宇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这个说法已经在民间流行很多年了,随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不断加深,未来甚至还会有更多的奇思妙想。不过最近,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德卢斯分校的物理学教授维塔利范丘林(Vitaly Vanchurin)在接受一个媒体采访时发布了一个惊人的理论,称宇宙在最基本层面上可能就是一个神经网络,而且这就是我们周围世界运作的实际方式。
实际范丘林去年8月就在预打印服务器arXiv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作为神经网络的这个世界》,探讨了整个宇宙就是神经网络的可能性。之所以说惊人,是因为很少有科学家敢于如此大胆地发表这样的研究,毕竟宇宙是神经网络通常被认为是科幻或民科的范畴,科学家说出来就很不严肃了。
范丘林的核心思想很简单,整个宇宙中的每一个可观测对象,都可以用神经网络来建模,这意味着从广义上说,宇宙本身可能就是一个神经网络。而在适当的限制下,宇宙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完全可以用还在发展的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来近似。
范丘林确定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动态自由度,包括“可训练”变量(如偏差向量或权重矩阵)和“隐藏”变量(如神经元的状态向量)。在可训练变量的随机演化中,范丘林证明在接近平衡时,其动力学可以用马德隆方程(Madelung equations)很好地近似,而在远离平衡时,则可以用汉密尔顿-雅可比方程很好地近似。这意味着可训练变量确实可以表现出经典和量子行为。而在研究隐藏变量的随机演化时,同样发现神经网络的学习动力学确实可以表现出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所描述的近似行为。
所以范丘林得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结论,宇宙在最基本层面上可能就是一个神经网络,而且这就是我们周围世界运作的实际方式。他认为要推翻他这个观点很容易,只需找到一个无法用神经网络原理描述的物理现象即可,然而现在似乎还找不到这样的现象。
范丘林甚至更大胆地提出,自然选择可能在所有尺度上都会发生,宇宙神经网络同样遵循自然选择的原则。不管是大于10^15米的宇宙尺度,还是100米到百万分之一米的生物尺度,还是小于10^-15米的亚原子尺度,自然选择可能无处不在。
根据自然选择的观点,更稳定的结构才能存活下来。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原子和粒子,实际上可能是从一些非常低复杂性的结构开始长期进化的结果;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宏观观察者和生物细胞,可能就是更长时间进化的结果。
看来这硬是要把宇宙生生往一个巨大生物的路上逼了,那么宇宙都是一个生物了,我们又算什么呢?每个人都是巨大神经网络上的一个节点?我们存在的目的倒好解释,那么这个宇宙生物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当然,范丘林自己也认为,目前认为自然选择可能在所有尺度上都相关的说法还是推测性的,但把宇宙看成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似乎确实为观察者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新视角。
那么你的看法是什么呢?你要怎样证明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或者干脆就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