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杰拉尔德福特”号航空母舰。(图源:新华社)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日援引军方匿名人士的话说,为了应对中国迅速崛起的军力,美国国防部正在考虑向东亚部署海军陆战队远征队(MEU)。美国为此将减少在中东地区的驻军。报道称,美国1月公布新国防战略报告,将与中国和俄罗斯的长期战略竞争作为首要任务。这是新报告公布以来,国防部加强美军亚洲存在的首批具体步骤。 美国海军上将、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森2017年12月称,可以调遣东太平洋的舰艇增援美国在亚洲的海军力量。他表示,美国为应对中国在南海和亚洲其他地区日益提升的军力的行动,加重了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负担。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的新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已经明确,认定美国当前国家安全的首要关切是国家间的战略竞争,而非恐怖主义。这就意味着美国政府眼中的国际关系已经回归传统的大国政治,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地位下降了。在美国的对外战略思维中,世界重新演变为两个对立的阵营:美国的一方和反对美国的一方。按照2018年1月出台的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中国是一个战略竞争者,利用掠夺性的经济手段来恐吓邻国,同时在南中国海推进军事化。俄罗斯侵犯了邻国的边界,并对其邻国经济、外交和安全决定进行否决。”因此,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修正主义强国”是美国新的主要对手。 这一新的安全战略,与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奥巴马认为,小布什政府错误地把打击恐怖主义作为国家的主要目标,在阿富汗、伊拉克打了两次旷日持久的反恐战,消耗了大量的国力、财力,反而忽视了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的崛起。因此,奥巴马政府一方面强调要“巧实力”,减少军事开支和对外负担,通过多边方式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提出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即增加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存在,平衡中国的崛起。 尽管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已经开始从小布什政府时期的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型,但是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是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兼具的,即力图避免与中国的直接冲突,继续强调接纳一个“强大、繁荣的中国”,想要将中国纳入现存的国际秩序之中。因此,这一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属于一个名不副实的状态。例如,围绕着南海问题,奥巴马政府推动的自由巡航行动,属于时不时来一次,被美国国内视为软弱的表现。尽管奥巴马政府强调要将60%的海军力量转移到东亚太平洋地区,但是海军力量处于萎缩的状态,被特朗普政府认为并不足以应对这一地区的挑战。 特朗普政府的东亚太平洋政策或许可以被视作是真正的“亚太再平衡”或者“印太再平衡”战略。原因在于,特朗普政府已经明确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主要的对手,并决定“以实力求和平”。相应地,美国将会全面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并将它们部署到这一地区,以及对盟友出售更多、更先进的武器装备。2月10日有报道指出,美国可能部署更多的海军陆战队远征队到这一地区。在可见的将来,美国在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将驻扎更多的兵力。同时,美国正在向日本、印度等出售先进的武器装备。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将会大力推进印太体系的构建。所谓印太体系,建立在印太地区的概念基础上,但两者并不一样。所谓印太地区的概念,是“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缩小,表明的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表明两者之间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当然也表明了印度的重要性。而美国着力构建的印太体系,则是要将印度拉入到原有的东亚太平洋事务中来。从包括了印度的东亚峰会机制,到目前正在推进的美日澳印四国安全合作,很明显,印太体系的构想是拉着印度一起平衡中国的一个战略框架。 在经历了将近十五年的东亚区域合作之后,在特朗普政府“以实力求和平”的思路下,东亚地区可能重新返回到冷战结束后20世纪90年代的军备竞赛状态。东亚地区整合和分裂两种趋势并存,前景趋向不确定。对于东盟国家和印度来说,它们并不会完全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去充当美国对抗中国的马前卒,但这一地区可能会趋向于分裂和对抗。 (宋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