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都是中国与世界关注的焦点。因为政府工作报告既是“成绩单”,也是“动员令”。 “成绩单”的说法并不难理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给出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比如,过去5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7.1%,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发生重大变革,经济增长中,消费贡献率提高到58.8%,服务业占比已超半数;中国的全社会研发投入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市场主体5年增加70%;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其中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 从这些数据可以窥见中国发展到了何种程度。尤其是在过去5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显难能可贵。 中国为什么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想从中一窥堂奥。过去40年,在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坚定地沿着改革开放的正确发展道路前行,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千千万万的市场主体、亿万的人民激发出了自己的创造才能和潜力,共同让中国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动员令”。这也不难理解:作为中央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报告对于各级政府自然都具有“动员”和“要求”的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充分体现着务实改革的决心:“决不允许执法者吃拿卡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各级政府仍要坚持过紧日子,执守简朴、力戒浮华,严控一般性支出”、“决不能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如李克强今天所言,“中国改革发展的一切成就,都是干出来的”。 哈佛大学学者裴宜理曾写道,“自孟子的时代开始,中国人的治国之道就为政府预设了一个更前摄的地位,政府被赋予推动经济福利和安全的期望。”当前的中国有13亿多人口,有9800万市场主体,再小的“小事”,在这样的基数下也会变成“大事”。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只有将4亿多个家庭、13亿多人民拧成一股绳,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3月06日 第 05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