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陈杰 摄 8日上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受邀在梅地亚中心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以“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为主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会上,王毅外长在回答印度记者提出如何塑造2018年中印关系的问题时称,中印关系保持着发展势头,也经历了困难和考验。在此过程中,中方既坚定维护了自身的正当权益,也积极顾全了中印关系的大局。对于中印关系的发展前景,两国领导人已经达成了重要战略共识,那就是中印要龙象共舞,而不是龙象争斗;中印1 1不仅等于2,更等于11。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曾在中国南海新闻网刊文称,2017年中印关系经历过跌宕起伏,印度对华外交的两面性也在加强,客观上为2018年的两国关系埋下了消极的伏笔。首先是2018年的印度大国外交,更可能呈现出对华“遏制”的一面。其次,印度加紧对中印边境地区的管控,客观上导致再次爆发对峙的可能性提高。再者,印度2019年要进行人民院的选举,2018年算是大选的预热季,“中国问题”在印度国内政治中可能被炒热。这些因素都为2018年的发展埋下不良预期。 林民旺同时表示,当然,2018年的中印关系发展也有很多积极的因素。首先是中国的对印政策,整体而言是理性的,希望搞好中印关系,希望探索出共同发展中的新兴大国相处之道。与此同时,2018年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中国召开,这是印度正式加入上合组织之后的第一次亮相,也有理由期待届时会呈现积极的信号。 更重要的是,保持中印友好符合中印两国的共同利益。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面临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为此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印度是中国外交对象中唯一兼具大国、邻国和发展中国家三重属性的国家,有理由相信中国将继续保持对印友好的政策。 王毅外长表示,面对当前国际局势的百年变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两个超过10亿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大国相继走向现代化,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最应该避免的是相互猜忌、相互消耗。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印之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互信。 林民旺也分析称,洞朗对峙给中印双方都提供了反思和吸取教训的机会。另一方面,洞朗对峙也让彼此的互信程度大幅削弱。中印两国亟需建立互信。他同时表示,2018年的中印关系总体而言并不是特别乐观,但是相信会比2017年更好。 林民旺指出,未来的中印关系发展要寻求出更多的“正能量”。更重要的是,中印关系发展要坚持“不忘初心”。尼赫鲁曾提出“亚洲复兴”,明确称“只有中印共同崛起,才是真正亚洲世纪的到来”。随着两个发展中大国的崛起,坚持这份初心更显珍贵。 正如王毅外长所说,中印之间共识远多于分歧,利益远大于摩擦。中方愿意同印度继承和弘扬友好传统,同印度人民交朋友、做伙伴。希望双方打开心结,相向而行,用信任代替猜忌,以对话管控分歧,靠合作开创未来。(中国南海新闻网 姚凌) 更多南海问题专业资讯与权威解读,尽在海外网中国南海新闻网(www.nanhai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