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期的学生更青春 ——走进美中实验学校北维校区刘薏娟老师七年级的中文课堂 很多教师感叹:不大不小的学生最难教,不像年龄小点的学生好哄,不像年龄大点的学生懂事儿。七年级的学生就正处在这个既没告别童年,又没走进青少年的边缘地带。于是他们多动、好动、精力不容易集中,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又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合作;想发表见解,又不知如何流畅表达;想与同学交流,又不知如何切入话题……; 总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何引导他们在知识掌握和学习之中,避开青春期躁动,增加理解的知性意识,培养注意力集中的专注精神,锻造与他人合作的团队能力,铺垫人生优秀的认知性格,就成为美中实验学校北维校区七年级刘薏娟老师中文课堂上的始终不变的宗旨。 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一位这样的老师,她温和的语言,平静的态度,四两拨千斤地引导着孩子们合作、讨论、发言,在一股涓涓细流中,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是向阳花木易为春的智慧。刘薏娟老师陪伴着孩子们从小学一路走来,她现在还有一位得力助教汤燕老师。 七年级中文班上男生占多数,男孩子聚在一起喜欢谈游戏、讲小话,普通老师的作法是把他们分开,而刘薏娟老师却反而将这些孩子分到一个小组内,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就容易构建起紧密合作的小组氛围。 果然,刘老师的话题任务来了,三四个男同学就分工合作,一个查找网上资料,一个写下发言纲要,一个提供事实案例,完美的小组结合就这样诞生了。于是在话题发言中,每个小组之间是独立的,每个小组之内又是紧密团结的,组与组之间的互相交流便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刘老师和汤老师又注重激发互相欣赏、弥补的竞争意识,即便组与组之间的比拼,也显得充满了知性气息,而非剑拔弩张的火药味。走进这样的课堂,听这样一堂课,为刘薏娟老师巧妙而智慧的引导青春期少年的教学方法而颇感欣喜。 刘薏娟老师透过黑边镜框的眼镜,审视着每一个小组,当淘气的分子跳到任何一个孩子脑海中时,她总是能第一时间发现,及时来到这个小组,询问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该如何写这一段?你会怎样做总结?她游刃有余地行走在整个课堂中,好像青春期的野马缰绳始终离不开她的掌控,而多年来形成的教学经验和风格,才能使刘老师这样从容笃定,信步江湖。 有个男生用英文嘀咕:我刚想趁着电脑上完成了这段作文去瞄一眼电脑游戏,刘老师马上就过来问“你代表你们小组去看看其他小组的进度吧”,我的天哪!她太神了!此时,刘薏娟老师一个转身:请用中文说。这时,我看见,男生的眼睛里满是佩服和惊异。 是啊,俗话说,知子莫若母,对于这样一位智慧的老师,知学生者莫若刘老师矣! 刘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因势利导的老师,她说,“我知道孩子们离不开电脑,如果为了避开游戏而让他们拒绝使用电脑,这是很逆向的事情,他们不但会反感,而且会叛逆,我让他们的作业、作文、讲评都在电脑上进行,让他们在电脑使用中学习自我控制,学会理性对待,疏导比隔绝更重要。” 这就是一位智慧的老师运用智慧的教学方法,把这些青春期边缘的学生引向知性、理性的个性之路。有这样的老师,幸甚至哉! 再加上助教汤燕老师与刘老师如出一辙的个性特点,在与刘老师的教学配合中,两人无缝对接,如鱼得水,刘薏娟老师不但完成了教书育人的使命,还兼而有之带出一个如她一样出色的助教,可谓一举数得。 其实,一位好老师,本身就是一位通情达理的朋友,刘薏娟老师和助教汤燕老师正是与这些孩子们做共同的成长的朋友,但同时又注意引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个性品格培养,学习态度激发,探究精神塑造,才能让这些青春期淘气的孩子们,开始一步一步通过沉浸在具体课业实践中,敛收心性,明悟道理,从而顺利走向成长的下一个阶段。 在刘薏娟老师的眼里,青春期并不可怕,她用她的智慧和学识,让青春期的学生们更青春。 (美中实验学校北维校区供稿,撰稿:潘秋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