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该以市场化机制支持高新技术 1 一个国家的竞争, 说到底是两国企业家之间的竞争 企业家的格局 决定国家竞争的格局 企业家的眼光 决定国家竞争的战略层级 企业家的研发投入 决定国家竞争的底气 企业家才是听得到炮火的无冕将军 国家竞争有三个维度 思想和理念的竞争 基础创新的竞争 科技应用的竞争 纵观400年全球现代化历史演化进程 英国无疑是思想理念的萌发地 美国日本德国无疑是基础创新的策动地 中国无疑是科技应用的创新工厂 这也是目前全球竞争的基本格局 如果中国不能从科技应用大国向 基础创新大国转型 中国的崛起将面临更多贸易战风险 中国的基础创新存在诸多障碍 企业家对基础原创投入不足是最大问题 这其中税制和产业政策的老办法 捆绑了企业家心甘情愿投入研发的热情 2 中美之间的企业家竞争是不对称的 首先表现在税制上 美国企业家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甚至连社保都是选择性的 中国企业家要缴更高增值税 更高所得税,更高的社保费 税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增值税是在特殊改革时期形成 由于当时征税手段和技术问题 而增值税销项进项抵扣的设计 便于征收,也降低了征税成本 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得以稳定发展 对于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而言 增值税是高效率的税制选择 但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已经不是30年前了 他们正在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出发 税制已经捆绑了他们 从全球视野看 你不能征了增值税还同时征所得税 征了所得税还同时征增值税 就实质性来说,这是一种重复征税 企业家创造的价值所得即是增值 所创造的增值即是所得 不能先来一刀再来一刀 增值税和所得税并举 影响了中国经济转型 影响了中国企业家的资源分配效率 最新的一季度数据显示 GDP增长了6.8% 但税收收入增涨了17% GDP就是增值 税收远远快于GDP增长 这就是增值税所得税重复性征税的结果 世界上第一块微芯片长这个样子,你能想象这是高科技吗!基础研究的魔力在此,看似很粗糙简陋,这才是高科技密码! 3 中国税制里增值税和所得税并举 引发的最大问题就是 企业家普遍不愿意投入研发 研发的设备需要交高额的增值税 研发的科技人员需要交高额的所得税 企业研发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 但整个税制是扼杀原创和研发热情的 更不必说研发本身充满风险 研发本身九死一生 稍有不慎 所有的研发投入都会打水漂 而为了支持研发的投入 有相当一部分还得作为增值税上缴 中兴通讯作为全球前五大通讯集成商 为什么宁愿去买最贵的零部件 也不愿意投入巨资去做研发 因为零部件虽然很贵, 但可以进行增值税进项销项抵扣 可节约大量的税务成本 而且使用了全球最好的零部件 还可以提高作为通讯集成商的竞争力 久而久之 中兴通讯就没有基础研发投入的动力 一旦形成了买买买是更好的选择 那企业越大风险就越大 而且中兴通讯既是国企也是上市公司 那就更需要保持对利润的关注 国企技改投入高但基础研发不足 也是因为研发投入会侵蚀利润 而利润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要点 相比较之下 华为作为非上市的私人企业 保持了对研发的足够热情 但尽管如此任正非要要求 华为的研发主要是数理逻辑层面的 而不是新材料层面的 中国的企业在应用研究上是一流的 但在基础研究上总是退避三舍 基础研究并不是投入越大就有产出 基础研究最重要的是鼓励原创精神 原创精神绝不是发论文发出来的 是整个教育体系科研体系的 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 原创精神是需要对企业家和 企业家精神的真心支持 这其中就包括增值税对研发的束缚 你不能在企业投入研发的同时 还给企业砍一刀 世界上第一位发明微芯片的人Jack Kilby 4 我们的财税体系支持创新是反着来的 给你一个资质给你减免税收优惠 给你补贴或者其它支持 但这种补贴机制或者减免优惠 其效率并非市场化的 负责审批资质的部门和人员 没有这个能力来辨别 政府很自然又组织了一批专家评审 专家们很可能由此形成新的利益圈子 以至于前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说 很多好技术就是被专家给评审没了 技术好不好是由市场检验的 由专家检验的技术本身是一个悖论 美国企业家不需要去申请各种资质 什么火炬计划 什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美国对美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支持就一条 只要你产品有创新 军方会主动来购买或者政府购买 我给你订单你给我生产出来 企业就有极大动力把研发做好 更不必担心研发时就得交纳大笔税费 北方某省有一条高科技产业线 光设备进口就得花掉200多亿 按照现有财税体制 企业先把240亿设备关税和增值税交了 然后再根据政策申请逐步返还 这意味着什么呢, 企业还没投产呢就得先交几十亿税 政府啥时候把税退回来 企业又得耗费人力打报告去申请去沟通 这个流程涉及国家、省、市各个部门 Intel的三位创始人:安迪·格鲁夫、诺伊斯和摩尔 5 美国基础创新要么是高校要么是企业 企业和企业家大量资助高校科研项目 让科学家独立自由去研究 中国高校科学家经常要花大量时间 申请经费,申请下来还得想如何使用 如何去报销这些经费 有几位科学家没有处理好经费使用 甚至锒铛入狱的 再来看我们产业政策最大头是分配补贴 这是部门的权力所在 补贴有成功有失败但不总是有效率的 市场会因补贴诞生许多骗补企业 新能源汽车骗补触目惊心在此 以美国芯片发展历史为例 取代晶体管的微芯片刚刚诞生时 德州仪器仙童半导体是新兴科技公司 美国的战略空军司令部就来了订单 他们不需要任何关系和背景 也不因为成立时间长短 反正订单给你了 你产品好就用不好下次就不买了 非常市场化的逻辑 没有什么政府重点扶持一说 更不需要评为美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每一枚民兵二号新型路基导弹中 仅弹载导航系统就需要2000枚微芯片 空军介入后海军系统也跟进 美国微芯片就这样迅速发展起来 微芯片价格也从1962年1000元美元一枚 几年后迅速下降到1968年的2美元一枚 6 我们的政策制度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耗费在经费申请严格经费报销上 我们产业政策大量精力花在技术论证 花在补贴分配和关系沟通上 我们的税制束缚和捆绑企业家决策 让企业家更倾向于应用而非基础研发 这些非市场化机制环环相扣 最终扼杀基础创新阻碍中国经济转型 芯片行业最重要的是基础设计能力 而不是后面的封装生产 但在我们的税制下更加鼓励封装生产 因为芯片从原料进来到生产销售 每一个环节都有完美的增值税等着 反观芯片行业的设计 就一批科学家在电脑面前冥思苦想 增值税无法对科学家的脑子增税啊 可以想象的是 中兴通讯被美国封杀事件后 国家会加大对芯片领域的投入 但同样可以猜想的是 许多投入注定会打水漂 这些投入不会更多投向基础研发上 而是会大量上马那些看得见的生产基地 基础研发突破需要好的科研环境 需要好的科研人才 需要敏锐果敢的企业家的真心耐心参与 我们缺乏贝尔实验室这样的科学发动机 也缺乏像德州仪器仙童半导体Intel高通 这些以基础创新为使命的创新型企业 这些创新型企业不依赖补贴而生 依赖的是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依赖的是真正热爱基础创新的风险资本 依赖的是政府和军方的市场化订单 如果不能真心投入原创基础研发 芯片产业绕不过去的是专利 给的钱越多就越有造假动机 像当年上海交大的汉芯一号那样 雇佣民工磨掉人家芯片标志变成自己的 只有基础研究才能产生更多原创专利 才能有资格跟人家进行专利交叉授权 才能掌握主动谈判权力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拿中兴开刀 但还不敢对华为下手的原因 因为华为有许多通讯领域的独家专利 不要再把胡乱花钱胡乱产业政策补贴了 尊重科学尊重企业家尊重基础创新规律 改变我们的增值税运行机制 与其把钱征收了乱花 不如留下钱鼓励企业家投身基础原创 如果说中美贸易战有什么启示 改变我们支持基础研究的方式 改革我们的财税机制支持研发 让市场真正发挥基础创新的作用 就是我们最需要反思和尽快着手的! 投资了Intel的犹太风险投资家Arthur Rock 扫码关注商业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