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内战还是革命? “太平天国战争符合‘内战’的定义,而非一场(具有进步意义的)革命运动。”在半杯清茶社5月12日举办的太平天国讲座上,梅尔清教授如是说。
梅尔清教授在讲座中
太平天国运动起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以“拜上帝教”为名在广西起事,创建太平军,攻陷了中国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并在南京建立太平天国。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被湘军镇压。这场战争清史称“洪杨之乱”,更为现代读者熟知的名称是“太平天国起义”。
梅尔清教授(Dr. Tobie Meyer-Fong)介绍,根据中西方学术界的研究,这场战争是清朝历史上最大也是最惨烈的一场战争,死于战乱的人数约在2-3千万。通过研究地方史志,梅教授发现,战争经过之地,有多达50%的人口消失。然而,有关太平天国的历史研究,大都着眼于发生这个阶段的历史事件本身,很少涉及战后的重建和平民的感受。那么,在草根层面和地方层面,对于失去家园和亲友的人民,这次战争意味着什么呢? 5月12日,半杯清茶社特邀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梅尔清介绍凝聚着她多年研究心血的新书《何者留存:太平天国战后疗愈与十九世纪中国》,探究在太平天国战争中幸存百姓的创伤愈合,以及他们在废墟中重建家园的心路历程。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平民的视角,向读者介绍这场战争给十九世纪中国民众带来的痛苦和损失,及其深远影响。
梅尔清教授曾在北京、南京、扬州、上海、台北等城市工作过并做过研究,在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台湾中研院近代历史研究所、和东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做过访问学生或访问学者,现任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部主任、兼《晚清帝国》(Late Imperial China)杂志编委。她已经出版了两部专著 -《清初文化重建》(Building Culture in Early Qing China)和《何者留存:太平天国战后疗愈与十九世纪中国》(What Remains: Coming to Terms with Civil War in 19th Century China),并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
洪秀全创建“拜上帝教”,自称是耶稣的弟弟。但西方传教士访问天京后否认了它的基督教属性。太平天国战争的双方在政治层面上强调的是儒教与拜上帝教之争,而非满汉之别。据此定义这场战争为类似美国南北战争的内战是合理的。其后孙中山以新洪秀全自称,其性质实非宗教之争,而是民族之分。自民国以降,太平天国被定性为有正面意义的“运动”或“起义”,相应的学术研究也有失偏颇。
在被问及太平天国战争的定性时,梅教授再三强调,她所关注的,是平民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和感受,至于这场运动是革命还是内战姑且不论。一定要她站边的话,她选择谴责任何一方对平民的屠杀。这与传统的非好即坏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她研究太平天国的最初动机是愤怒,因为战争中平民的遭遇被忽视了。
关于明末清军扬州十日屠城和太平军的比较,梅教授说,扬州曾是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但在太平天国战争后衰落了。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曾经的安徽首府安庆,至今未恢复往日的繁华。而苏州则完全被毁。这场战争造成的人口大逃亡,甚至还改变了战乱地区的方言结构。
梅教授与听众交流
有听众问,当时,高度帝国化的英国曾讨论过站边的问题,美国当时正处于南北战争时期,不清楚美国政府是否有过讨论。也有听众希望比较洪秀全与孙中山的区别。还有听众指出“战后重建”这个主题似乎仍未研究透彻。对于听众提出的问题,梅教授都一一予以解答。讲座结束后,半杯清茶社社长邵立荣(渔樵子)向梅尔清教授颁发了感谢状。
(文 大勺 图 晓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