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年古刹之書
紀念戊戍變法兩甲子 - 記書友會金慶松5月19日的演講
-陳小青-
「今天只講書,不講李敖,因為爭議太多。」這是金慶松的開場白。
一個有爭議的人,意味著受一些人否定的同時卻受另一些人的肯定。若能中立地客觀地抽取許多人認可的內容來展示給大家,當屬負責且科學的態度,無可厚非。 華府書友會2018年5月19日請到的前書友會會長、現華府作協會長金慶松,便試以這種科學態度,客觀地介紹了李敖的長篇小說《北京法源寺》,認為這本描述戊戍變法的歷史小説,是李敖思想最集中的一本書。作為開場白的一部分,金慶松説明今講此書之因,一是李敖3月17日剛剛辭世,二是正值戊戌变法两甲子、亦即整整120年。他還對此次演講所採用的版本,及此書今年改編為話劇在北京以及台灣公演等情況,均做了介紹。他還特別指出他今日穿的衣服,正仿的是當年譚嗣同的服飾。 與會者竟有多人讀過此書,華府作協讀書會三個月前也剛剛進行過討論。但鑑於更多聽眾未曾讀過此書,金慶松仍將書中一些內容與特點做了大致交代。歷史角度的從憫忠寺到法源寺、從袁崇煥守棺人到戊戍變法的百年英雄;地理角度的法源寺隨北京城變遷而變遷與定位;文字角度的由上章過渡到下章,標題轉換的契機與上下内容的承接;情節角度的將戊戍變法英雄人物的逐一引出與推進;故事角度的對人物與心理活動做了以史實為據的推理及憑藉想像的演繹;思想理論上的對人鬼、善惡、忠奸等等,尤其是生死的深入闡發。正如李敖自己所説,「《北京法源寺》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廟為縱線,以抽象的、煙消雲散的史事人物為橫剖,舉凡重要的主題: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隱、朝野、家國、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強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變、去留、因果、經濟等等,都在論述之列。」金慶松對各部分内容都以書中摘錄、圖示和史實為證來進行解說。對此書作者以嚴謹紮實的科研態度闡述有關法源寺的歷史變遷等題材,以及縱深思考一些人文理念的思維方式本身,金慶松認為應當予以肯定。 這部李敖上世紀70年代在獄中構思、歷經20年寫成的歷史小說,時間跨度長達上百年,圍繞晚清時期推行新政、103天變法失敗的故事展開。從法源寺到戊戍變法,從袁崇煥、康有為、西太后、梁啟超、翁同龢、光緒、袁世凱,直到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金慶松均以書内的綫索作了簡單的交代。而針對人們議論最多的谭嗣同之主動赴死,金慶松將書中所涉緣由詳細總結出了十大條,每條都標明了在書中出現的頁數。這十條立即引發了許多與會者的反饋,有人贊同、有人反對、有人補充,而且都詳細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在充分占有資料的基礎上,金慶松最後談到文壇對此書的評價。一些人說此書令人「頭痛與失望」、其「把(李敖自己的)許多思想硬放在這些歷史人物的頭腦中」,另一些人卻說此書「提供了新的詮釋之路、昇華為對國家及自身的關懷」,等等。金慶松進而將「李敖自己的說法」告訴了大家,諸如史實儘量在與歷史相符;作為歷史小說,講究的是「寫實的真」與「意求的真」,而且加入了思想性的東西,所以「500年後還會有人看」……。金慶松指出,李敖認為小說目前已經走不出創新的路,若要「殺出血路」,須「該破就得破」,所以他是「詳人所略、略人所詳」地創作出了此本小說。 會議進入答疑階段,人們一個接一個提問異常熱烈。有人對此書「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產生了疑問,有人追問金慶松在與李敖的個人接觸中是否得知其對中國未來前途的想法,有人對法源寺以及寺中人物在整部小說中的作用希望有更明確的瞭解,有人對此書的寫作年代以及李敖寫此書的背景大感興趣,有人請金慶松講李敖在世時做過的一些好事,亦有人請他還談談李敖關於文、史方面的評價或定位,更有人問及李敖監獄生活的經歷對該部長篇的影響……。金慶松此時進一步顯示出對李敖其人的瞭解、社會對李敖不同看法和各類評價的認知,對這些問題均能當即予以中肯的回答,有的答復相當具體、並輔以佐證。 然而時間所限,討論無法盡興,有人索性提議書友會日後組辦一個「李敖討論會」,以令大家得以盡情爭論。
散會之後仍有人圍在金慶松周圍,在提問、在議論、在想法借閱,多人明顯對此書和此書的作者產生了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