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需耗时8分钟)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是北京交通大学2018届的一名毕业生。 在2014年入学的时候,我们所有人怀着期待与兴奋在西操场上参加了开学典礼。 我记得,当时您在台上讲话,期待我们在大学四年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没想到,四年之后,“优秀” 这个词,竟成了我们参加毕业典礼的门票。 但是,在我毕业的时候,我深爱的交大告诉我, 只有 “优秀毕业生” 才能去天佑会堂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现场听到校长的讲话,而剩下的人,需要坐在教室里观看毕业典礼的直播,父母甚至需要坐在另一间教室观看直播。 我开始担心当我的父母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时,问我为什么要在教室里看直播, 我该怎么说出“因为我不是优秀毕业生”这句话; 我开始设想如何安慰父母听到“优秀毕业生去天佑”但看到我蜷缩在教室的失落; 我开始后悔去年学长学姐失落无奈抗议时我只扮演了一个看戏的路人,袖手旁观,而没有勇敢地为他们争取平等的权利发声。 从2017年开始,学校便将往年全校毕业生在西操场参与毕业典礼的制度,改变成仅有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干部进入天佑会堂(占全校人数10%)参与毕业典礼。 那剩下的90%呢? 剩下无缘进入天佑的90%,顶着若隐若现的“非优秀”标签,分散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里,或教室,或体育馆,或报告厅,隔着电视屏幕听您毕业前最后一次讲话。 在被您及校友的发言打动的同时,毕业生们也上了交大的最后一课——即便是在自己最深爱的校园里,在无数次教我们“人生而平等”的大学里,人也是会被分为三六九等对待的,绩点不够高、没有达到学校对于”优秀“的标准,连选择现场聆听校长及优秀校友讲话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的父母远道而来参加对于自己的孩子意义重大的毕业典礼,却被安排在教室里,看着天佑会堂的直播,听天佑会堂的优秀毕业生们随着您和校友们的演讲致辞或欢呼或唏嘘。 在孩子毕业的那一刻被迫承认:我的孩子不优秀,至少在学校看来,他不优秀。 去年毕业典礼结束后,许多学长学姐在朋友圈里表达失望与无奈,也在知乎上抒发对于毕业典礼采取分会场制的看法。 我们都以为,在尊重学生、以学生利益与诉求为出发点的交大,下一个毕业典礼一定会有所改进,然而现实狠狠地扇了我们一巴掌。 在即将到来的6月24日,相同的故事又将上演。 大学四年,无论我们有没有高绩点,毕业典礼都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美好记忆。 在毕业典礼上,我们应该有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相伴,有校长对我们讲最后的祝福,这些陪伴和祝福将是鼓舞我们踏上新征程的动力,也是我们日后或宦海沉浮、或独守青灯时内心的灯塔。 这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变得优秀。 我感谢交大,不仅因为这里有我四年的青春, 还因为这四年里交大的老师们一直教育我们要秉承“知行”校训,要有批判思维,要敢于说“不”,要勇敢,要坚持,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我无比敬畏我们的”知行“校训,并且时时提醒自己,“知易行难”,要把“知”化为“行”。 从没有任何一位老师告诉我,我如果拿不到高绩点、评不上优秀毕业生,我就不优秀,我就没有现场聆听学校领导致辞的权利,我就要在毕业的那一刻被学校打上“不优秀”的标签。 这并不是一个只以绩点和思测等指标论优秀的时代。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清华大学2018年推出的宣传片告诉我们,帮助每一个学生成材,让他们变成更好的自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在清华不谈百年历史、大师大楼、科研实力以及世界排名之际,在清华关注所有宏大叙事与光辉成就的背后,每一个平凡学生之际, 交大是否也可以给90%的我们多一些鼓励与支持,而不是区别对待呢? 评选优秀毕业生是每个学校都会做的工作,但是把“优秀毕业生”头衔当作参加学校举办的毕业典礼的门票,除了交大,恐怕没有其他学校了吧? 我认为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除了拥有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外,还有它应该具备的广阔的包容性。 优秀这个词从来不是单方面定义的,进入大学后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每个人也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散发热与光,每个人都在为心中的那一份优秀而努力着。 大学四年,是一段自我磨练的时光,最后的毕业典礼应该是用来公平对待每一位毕业生的仪式和总结,因为每一个人都在这四年里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如果用所谓的“优秀”来区分不同选择的好与坏, 那这样的行为本身就不是优秀的。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时刻被教育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其中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 任何一个毕业生都不应该被区别对待。 任何一个毕业生也都应该被尊重。 我从没见过任何一所有担当、有胸怀的名校,是用区别对待、矮化自己的毕业生,来作为送别毕业生的最后一课的。 我深深爱着交大,所以也希望交大能够给我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学校在决定让优秀毕业生去天佑、其他学生在各分会场举办毕业典礼时,并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无论是对于优秀毕业生,还是剩余的同学,都是一种不尊重吧? 在天佑会堂参加毕业典礼是一种荣誉,但是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优秀毕业生也许想与自己的朋友、老师以及父母在一起,参加这场盛大的具有仪式感的毕业典礼,但是学校直接决定在天佑会堂为这部分人颁发毕业证与学位证,有给过这部分人选择的权利吗? 尊敬的校长,五年前,您在毕业典礼上说: “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由于学校条件所限,由于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失误,给同学们带来了诸多不便、无奈,甚至引起你们的不满,在此,作为校长,在你们离开母校之际,我向你们郑重承,我们会不断地努力改进工作,同时,也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五年过去了,这些年来,在学校大大小小的事情上,我们一次又一次对学校报以最真挚的期待,然而结果却并不那么如人所愿。 今年抽签让小学院(语传、建艺)前往天佑,也只是为了填满空余座位。 被抽中的”幸运”的语言与传播学院直接拒绝前往天佑。 校长,您觉得是为什么呢?您及其他领导人,在做这个决定前,是否考虑过这个小学院的“非优秀毕业生”的感受呢?难道非优秀毕业生在您及领导人眼里,就只是可以用来充数的道具吗? 校长,您在2017年毕业典礼上说: “初心,源于忠于自我的真心。” 您说,“青春的你们,拥有张扬的个性和纯真的情感, 你们会为了心爱的人在嘉园楼下大喊, 会为了冬天消失的明湖神兽担心不已, 会因为老教授倾毕生所有设立奖学金的事迹而感动落泪, 会因为社会中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而义愤填膺。 但是,时光流转,你们是不是渐渐收起了自己的真诚、压抑了本有的个性? 你们言不由衷的话是不是越来越多,发自肺腑的话是不是越来越少? 你们是不是越来越不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乐于做一个随波逐流的‘吃瓜群众’?” 校长,我们没有让您失望, 我们面对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依旧会站出来大声地说“不”,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的同学向领导们发的邮件都石沉大海。 校长,我们真心地希望,您能慎重考虑,是否要更加尊重学生的意见。 我们想争取的只是平等,只是被同等关爱的可能性、选择的权利,一言以蔽之,是作为这个学校的一份子的被尊重。 校长,非常对不起,我们没能成为那10%,在此给交大丢人了。 但是作为学校眼中不优秀的90%,我们好歹也是交大的一份子,也是参与毕业典礼的一员, 我们的希望向学校提出如下诉求: 一、 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不统一举办毕业典礼的解释。并且对今年的毕业典礼的形式做出改进。 官方给出的分会场举办毕业典礼的说辞是“场地不够”,但是在2017年以前,咱们的毕业典礼都是在西操场统一举办的,本硕博的毕业生自愿参加,交大招生人数并没有明显上升,并且每年军训、开学典礼,都是在西操场集合;除了场地上的理由,学校甚至还在两个月前就预测到当天要下雨,要知道北京下雨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还希望校长及领导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声明和通知。 二、 请学校对没有征求学生意见就对毕业典礼改革、在去年招致不满后对学生的意见熟视无睹,今年依旧不征求学生意见、并且“优秀毕业生”和“非优秀毕业生”区别对待的行为作出道歉。 三、 让优秀毕业生自主选择在学院或是天佑参加毕业典礼。 四、 对明年的毕业典礼形式作出承诺或说明。建议明年是分会场举办毕业典礼还是统一举办,由全校毕业生投票决定。 五、 请学校提供全校师生意见可以得到畅通表达的渠道,而不是每次反馈意见都只能石沉大海或得到“接上级通知”的反馈。 亲爱的校长,作为交大的一份子,我们深深爱着我们的母校,希望能够与母校好好地告别,不被歧视地告别。 因此,如果您觉得需要尊重规则,优秀毕业生才能进天佑面对面接受您的谆谆教诲是交大应有的作风,如果您觉得我们90%是应该被交大抛弃的90%,那么我们会拒绝参加毕业典礼,并在学校某处自己举办活动以示抗议。 据我们了解,毕业典礼当天,有自主招生的高三学生前来交大参观。我们真的不想给高三学子留下交大并不是一个尊重每个学生的学校的印象,但是我们真的别无他法。 最后,再次向您道歉,因为我们不是那10%。 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毕业典礼的相关事宜能够得到您的重视,希望学校对毕业典礼的形式能够慎重考虑。 我们更不希望,在多年后,每当提到本科毕业典礼,我们想到的是逼仄的教室、卡顿的直播画面以及学校对我们的嫌弃。 由于本公众号开通时间较短,暂时不能留言,希望大家可以踊跃回复后台,提出你们的意见。 以便学校在约谈我的时候,我也能向学校反映大家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