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58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即廊房头条17号,与天安门广场零距离,与国家大剧院遥相呼应,是一座融合当代文化、先锋艺术和科技创新展示的复合型文化艺术场馆。 据介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京师劝工陈列所”,为官办的工艺局产品展销场,承担民族工商业的展示功能。1936年更名“北京劝业场”,意为“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1949年劝业场改为产销结合的个体经营场所,汇聚22个行业,180多个货摊,吃、穿、用、玩俱全。1956年 改为国营商场,主销珠宝玉器、金属器皿、丝织刺绣、棉麻织品及土特产品等,同时出售日用百货、皮货、五金电器等。1995年 劝业场旧址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 北京劝业场重开门户,重担开文化风气之先的旗帜。 北京劝业场是清末民初时期京城首幢大型综合商业楼,首设厢式电梯、游乐场、开敞式卖场。与王府井的东安市场、菜市口的首善第一楼、观音寺街的青云阁并列为京城四大商场。 陈宗藩先生这样描述北京劝业场:“层楼洞开,百货骈列,真所谓五光十色,人目迷”。另有竹枝词曰:“放学归来正夕阳,青年仕女各情长,殷勤默数星期日,准备消闲劝业场”。北京劝业场的游艺场曾经是名角大家的舞台,架冬瓜演滑稽、郭筱霞说梅花大鼓、郝寿臣唱勾脸、连阔如说评书的地方。 重开门户的北京劝业场,重担开风气之先的使命,以大栅栏为母体,正成为中国文化复兴的见证,展现当下民族精神及艺术生活共生的潮流,再次成为中西交互的实验场。 北京劝业场致力于国内外各类文化、艺术和创新思想的传播,输出当代中国的文化艺术思潮,开启下一场文化艺术复兴的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