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滴滴的话,我也会屡教不改1 滴滴出行又死人了,相信大家都知道,距离上一次的郑州空姐李明珠被杀案,才过去了三个多月。 大家愤怒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滴滴在事件中所呈现出来的低效、冷血和麻木。 这个遇害的20岁乐清女孩,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发出“救命,抢救”的求救信号后,受害者亲友、警方和滴滴客服陷入了一场扯皮大战中。焦虑万分的亲友希望得到司机的联系方式,客服却以保护司机隐私为由,拒绝了提供相关信息。 什么隐私会比人命更重要? 滴滴可以从后台调取到用户几乎所有的隐私,当最需要调取资料阻止犯罪时,却说司机的隐私需要保护,其实真要调取也只是几秒钟的事情。 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受害者亲友得到的最多的回复是“等待上级人员给您出的呢,亲”。这种机械式的客气,透着冷彻骨髓的恐怖,每一个滴滴用户,就是把自己的安全托付到这样一个缺乏人性的平台上。 根据警方的案情通报,犯罪嫌疑人本来要对受害者进行抢劫,后来因为抢劫地点信号不好,又把受害者拉到另外一个地方。在收到钱后,又把受害者拉到另外一个地方,进行了侵害,并用匕首将其杀害。 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滴滴客服反应迅速的话,及时联系上当地警方,也许这起悲剧就可以避免。但是从警方联络滴滴客服,到最终获取司机的车牌号和信息,用了足足92分钟。这个时间,司机都可以杀完人回家睡一觉了。 2 几乎每一次的血案,滴滴客服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乐清女孩被害之前的一天,曾有一位林女士被犯罪嫌疑人钟某拉到僻静处意图不轨,林女士脱逃后打电话反馈给滴滴客服,滴滴客服承诺两小时内给答复,后来此事不了了之,接下来就发生了这起命案。 2015年5月2日,深圳英语教师钟老师晚上9点打了一辆顺风车,钟老师的家人因为联系不上她,第一时间联系上滴滴客服,但是对方没有提供最关键的行车路线和定位,过了12点后,客服竟然打卡下班回家睡觉了。 在郑州司机刘振华杀害空姐李明珠之前,已经被一位空姐投诉“性骚扰”,结果,滴滴客服打了几通电话,刘振华没接,事情不了了之;于是很快李明珠就成了受害者。 李明珠案和乐清女孩案,有着高度的趋同性。 在过去的三个多月里,滴滴最该整改的其实是他们形同虚设的客服,毫不客气地说,三位女性的死亡,同滴滴客服的低效、麻木和冷血有着直接关系。 因为企业的规模已经很大,滴滴将自己的呼叫中心外包给了其他公司。有意思的是,其中的一家外包公司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这家公司的客户都是行业大鳄,除了滴滴之外,还服务于中国移动和联通,可见其体量有多大。 可是就是这样一家已经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它所能提供的服务就是这个水准,因为它只是一个服务提供商,并没有什么企业价值观;滴滴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在之前已经死过两次人的基础上,不可能不知道呼叫业务的问题在哪里,然而这个问题却一直得不到解决,更没有什么企业价值观,最终听之任之再酿血案。 所以说资本的力量,和它对社会的贡献,往往不一定成正比,不受约束的资本,就是一头洪水猛兽。 3 作为滴滴这样一家大公司来说,自己做呼叫中心的确勉为其难,但是他们可以效仿Uber做一个报警系统,直接同警方联网。他们在自己的软件里,加入了内置报警功能,如果乘客感到不安全,可以通过Uber里的安全标志拨打911,乘客可以根据软件显示的实时地点说出地理位置。 在一些大城市的Uber乘客,还可以通过软件自动将GPS定位、乘客信息、车辆外观和号牌分享给911调度员,相当于直接跟110系统建立联网。 现在的科技能力,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滴滴为什么不做呢,因为这可能比较麻烦,需要协调各方面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可能要花不少钱。 在滴滴接二连三出事之前,我一度认为,乘坐网约车要比传统出租车安全,毕竟司机乘客资料同系统联网,这对犯罪来说具有天生的震慑力。后来看到一份调查报告的数据,我才知道自己其实还是想当然了。 2016年到现在,出租车司机作为犯罪嫌疑人的强奸案有14起,过去四年滴滴司机的强奸案有20起。要知道滴滴司机的覆盖率总体上远低于出租车司机,这说明滴滴司机的犯罪率是要高于传统出租车的。 一方面,传统出租车接受了专业的行业培训,职业素养的确要高于滴滴司机;另一方面,就滴滴顺风车而言,其宣扬的互联网社交的逻辑,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性暗示和聊骚约炮的性质。
这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商业思维,但是在需要线下层面呈现的时候,往往就会孵化出让人惊悚的结果——强奸率直线上升,这种商业模式就是恶的。 究其根本,滴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资本市场看的,而不是为人服务的。 4 在滴滴眼中,人不是人,人是数字,是概率,是可以用钱就能弥补的麻烦。 滴滴的逻辑的确是,你尽管死,我尽管赔。 至于什么“让出行更美好”,那是商业模式的话术,围绕着这一切,都是为了赚钱,至于应有的商业愿景也好,道德也罢,在此基础上都可以忽略不计。 赚钱永远是没错的,但是用做恶来盈利,那就是绝对的错。就像纸永远包不住火一样,你对用户的诚意有多大,你就会收到多大的善果;你对用户的恶意有多大,你就会收到多大的恶果。 作为一个估值高达56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滴滴急需在资本市场获得真正的认同,接二连三的杀人案的出现,让他们焦头烂额。只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就是他们扭曲的企业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滴滴和上次的空姐遇害案时一样,再次道歉,并下线顺风车业务,其实隐含的逻辑就是就是对公众的绑架和威胁——少了我,你们都得歇逼。 这就是垄断,在一个国家的正常的商业生态中,一个行业绝对不可能出现如此一家独大的局面,任何大企业的并购,国家相关部门都会进行评估,但是在中国就是没有,这就是听之任之的恶果。普通人的安全成本急剧上升,政府的工作成本也急剧上升。 从某种程度上说,滴滴绑架了中国。 没人能拿滴滴怎么样,你还别不服,目前就是这样。 5 在滴滴的角度上,它就是中国互联网出行第一平台,因为同时期其他的竞争对手都基本上死光了,有一个美团吧还不成气候,所以有持无恐地做恶,尽管地收割韭菜,然后敲钟上市进一步圈钱,这就是这类企业的生存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