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华盛顿华语电影节(The 4th DC Chinese Film Festival, DCCFF)于2018年9月30日在Landmark’s E Street Cinema举办闭幕典礼。《小玩意》和《驯马》分获最佳剧情长片及最佳纪录长片奖。主竞赛获奖名单如下: 《幕间休息》导演刘晓东荣获最具潜力新人奖 《卫星宝宝》荣获纪录短片鼓励奖,导演黄宛露领奖 《入戏》荣获评委会特别奖,导演董雪莹领奖 同时,电影节组委会颁出特别展映单元奖项,中法纪录片《宫·匠》荣获“最佳跨界文化创意纪录片奖”。 周大福中法纪录影片《宫·匠》获得“最佳跨界文化创意纪录片奖” DCCFF评委会成员廖庆松、杜海滨、邹时擎、Aliza Ma、雷磊、华盛顿特区市长办公室亚裔事务主任Dory Peters、周大福华南区品牌副总经理姜英女士等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本届华盛顿华语电影节以“解构折叠世界”(Folding World)为主题,重点关注世界范围内华人的生存状态。电影节希望通过今年所展映的30余部影片,为观众们提供直面彼此的机会,看到生活的各种模样,打破圈层与阻隔,发现彼此在精神层面的交集。 华盛顿华语电影节策展总监王诗宇表示:“今年我们的初复审评委经历了漫长困难的筛选过程才最终决定入围影片。可以很自豪地说,不论获奖与否,最终入选的这些影片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故事层面上也展现出多样性和丰富的内涵。我们处在一个脆弱且处处充满挑战的时代,DCCFF所选择的电影与我们所处的社会息息相关——移民(乃至非法移民)远离故乡外出打拼、校园中青春期女学生遭受暴力侵犯、人们在巨大的经济变革中仍然保持斗志。尽管观众们的文化根源并不相同,但这些故事将大家从人性的层面上深深联结在一起,试着以多元的视角去看待自己和我们身边的人。恭喜获奖的影片和选手,期待所有参与DCCFF的电影人未来可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今年的特别展映单元则遴选了七部影片进行展映:王兵导演2017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获奖纪录片《方绣英》,大胆地纪录了身患阿兹海默症的方绣英女士最后的日子;魏时煜导演追溯古巴“粤剧姐妹花”生平故事和哈瓦那华人历史的纪录片《古巴花旦》;纪录片《少年·小赵》,由本届电影节终审评委杜海滨执导,聚焦“90后爱国者”;剧情长片《外卖》,由本届电影节终审评委Shih-Ching TSOU与Sean Baker (曾执导《橘色》,《佛罗里达乐园》)共同导演,讲述了一个中国籍的非法移民以送外卖为生,但因欠下债务而陷入了疯狂的一天的故事;纪录片《宫·匠》,展现了周大福中法设计师在珠宝设计及文化领域的跨界结合;与中国经典文学同名的剧情长片《红楼梦》则描绘了一幅直白露骨的台北同志酒吧图鉴;纪录短片《见怪不怪》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女同志如何勇敢乐观地直面自己的罕见病。 而继谢飞、焦雄屏、周浩等知名电影人作为评委出席华盛顿华语电影节后,今年电影节再次迎来大咖评委阵容:评委会成员包括了台湾传奇剪辑大师廖庆松,伦敦国王学院教授及中国电影研究学者Chris Berry, 《橘色》和奥斯卡提名影片《佛罗里达乐园》制片人Shih-Ching TSOU,曾执导《铁路沿线》、《少年小赵》等纪录片的导演杜海滨、获奖动画导演及加州艺术学院讲师雷磊、以及纽约Metrograph项目总监Aliza MA。颁奖典礼上,DCCFF主竞赛评委、台湾剪辑大师廖庆松表示:“所有年轻的电影人、新的电影人拍的戏都应该来到这个电影节。” 他对这个电影节上热忱工作的志愿者感到深深的敬佩,也觉得这个温暖、可爱的电影节值得每个电影人的关注和珍惜。 廖庆松出席华盛顿华语电影节 颁奖典礼上,华盛顿华语电影节更宣布携手周大福品牌共同设立华语青年影视艺术家公益支持基金,推动华语电影的海外持续的展映,同时助力优秀青年电影人的电影创作。 此外,电影节举办关于中国艺术与独立电影制作的研讨会。DCCFF主竞赛评委杜海滨、邹时擎、Aliza Ma与主竞赛入围剧情长片《幕间休息》导演刘晓东共话中小成本电影的创作经验。 闭幕当天,组委会为前来华盛顿参与电影节活动的入围电影人与主竞赛评委廖庆松举办了小范围交流活动。交流中,影人们纷纷向前辈发问,从电影制作的经验,到对于各自电影风格的探索,每一位影人都通过这个机会得以与大师交流对话,也都感到收获颇多。 影人参与的放映后Q&A环节也吸引了大量的DC当地观众前来展映现场。 作为植根海外的非盈利机构,华盛顿华语电影节一贯秉承着电影内容至上的选片理念,着眼世界,以国际化的视野不断发掘优质的华语作品。除了落地展映以外,华盛顿华语电影节还将在未来逐步开启华语内容在北美地区的发行及宣推工作。 媒体联络:press@dccff.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