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安徽改变了区域经济版图。 记者金玲编辑报道:“以前看安徽,都是看农业;现在看安徽,都是看创新。” “过去,安徽是‘不东不西’的尴尬;如今,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一个后发崛起的省份,彻底改变了固有的区域形象。
(一)大历史的发端,往往都是在不经意间创造的。 1978年初冬的11月,当小岗村18位村名聚在一起,摁下“包干到户”的红手印时,芜湖市中山路上的年广久,正忙着炒瓜子。 此时,1000公里外的北京,中央工作会议正在召开。20天后的12月13日,邓小平在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又过了5天,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在改革的春风里,从1979-1984年的第一个5年,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全国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当中央决定经济体制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后,安徽的工业化大门被用力推开。
(二)40年, 踏在潮流鼓点上的安徽舞步。 从“轻工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用力推开工业化大门 1984年,海尔、联想、万科、TCL、容声等公司成立。同年,安徽家电产业也迎来两位领军者,一位是在合肥,张巨声进入合肥第二轻工机械厂并转产电冰箱,即后来的美菱冰箱;第二位是在滁州,扬子集团成立,宣中光任董事长。 他们在日后的中国经济界叱咤风云,1984年由此被称为“中国现代企业元年”。 当时,张巨声取名“美菱”,是希望产品能美过三菱,这个寄托着产业超越的名字,果真创造了中国冰箱产业的奇迹。1985年引进意大利生产线后,由于准确把握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到1989年,美菱冰箱进入全国行业第4位,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在滁州,宣中光走了一条全新的改革发展道路,撇开传统国企的束缚与负担,到1991年,扬子已成长为中国家电业的龙头企业之一。1992-1993年,扬子冰箱名列中国冰箱业排行榜第2位。 到1993年,在陈荣珍的带领下,“荣事达,时代潮”的广告语响彻全国;8月30日,美菱集团成为安徽省第一家上市公司。同样是在合肥,9月4日,姜万勐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VCD,这是消费电子产品有史以来中国唯一领先世界的成果。但由于没有进行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遭遇发展波折,如今的VCD,已经变成记载家电发展史的一种展品。 1993年,也是继1984年后,中国企业改革的又一个标志性年份。这年3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国有企业”正式替代“国营企业”的提法。国企改革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安徽工业企业也进入新阶段。 1994年4月,安徽省经济成果展在北京举办,国家领导悉数出席,美菱、荣事达、扬子等家电企业精彩亮相。在这次展会上,安徽宣布“冰箱、洗衣机、空调产量已分别位居全国第1、第2、第3位”,第一次打出了“轻工大省”的名号。当年,安徽省经济增长率超过20%,全国领先,被国家统计局称为地区经济的一匹“黑马”。 北京展览结束后,原合肥洗衣机总厂改制为荣事达洗衣机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安徽省第一家由外资作为发起人之一的股份有限公司。当时,中国的金融体制和投融资体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陈荣珍就玩了一把漂亮的资本运作。他把合肥洗衣机厂所有家当作价300万元,凭此作抵押,一举在银行贷款2700万元。陈荣珍以小搏大,在资本运作中第一次提出“无形资产”的概念,这在中国企业家中是最早的。 经过一番运作后,陈荣珍带领荣事达,建立起中日、中美、集团本身“三足鼎立”格局,提前一步实现混合所有制。一年之后的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混合所有制”概念。陈荣珍由此在家电行业被称为“资本运作的艺术家”。
(三)如今的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工业园一角 在“轻工大省”地位确立的1994年,安徽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9.99%,领先全国大多数省市。同时,安徽工业结构也在酝酿新的变化。 1996年,一篇发表在《决策》上的文章《轿车工业:把安徽载入新世纪》中有这样一段表述:“七五和八五,我们选择了美菱、扬子、荣事达、古井、芳草等一批轻工产品作为重点发展,使我省跻身轻工大省行列,改变了安徽的形象;如果九五再选择轿车作为支柱产业精心加以培育,并使其尽快形成规模,我省将会拥有一个全新的优势产业,以更加崭新的面貌跨入21世纪。”
(四)当时经过多方谋划,汽车项目成为“九五”时期的安徽头号工程——“951工程”。 1997年1月,奇瑞汽车公司注册成立,在“干不成就跳长江”的激励下,奋斗近3年后,1999年12月18日,奇瑞第一辆车下线。 从第1辆到第100万辆汽车下线,奇瑞用了8年。如今,奇瑞已进军新能源、无人驾驶等新领域。20年来,奇瑞高举自主创新的旗帜,改写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打破了两个存在已久的所谓“神话”,一是中国汽车工业不能自主开发轿车,二是汽车工业企业必须与外商合资。 就在安徽热火朝天的工业化浪潮中,两位轻工业界的“元老级人物”告别征战多年的沙场:2002年7月,张巨声和陈荣珍退休。安徽家电业“两巨头”转身离开。
(五)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此后在安徽,集聚了海尔、美的、格力、长虹、TCL、三洋、康佳、西门子、惠而浦等国内外家电业巨头。合肥成为家电品牌集中度最高、产业链配套最完整的城市,崛起为“中国家电第一城”,还带动形成了合肥—芜湖—滁州家电产业“黄金三角”。 不仅仅是家电产业,整个安徽的工业经济,从总量到结构,都在酝酿大变革。 两年后的2004年4月,安徽省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十多年时间里,“861”成为安徽高频词,每年推出一批大项目,壮大安徽经济筋骨。 努力终于赢得收获,2010年,安徽省第二产业占比首次超过50%。又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工业化,到“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标志着安徽正式跨入新兴工业大省行列。 但与工业化相对应的城市化进程,安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增速缓慢。怎样突围城市化,是安徽崛起的一道必答题。 这一次,省会合肥被寄予厚望。
(六)大合肥隆起:“最活跃的改变者”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区域发展的“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作为后发地区的安徽,却在二产比重超过40%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城镇化率长期在低位徘徊。统计显示,1995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仅为20%左右;2002年,刚刚达到30%,进入区域经济一般规律上的城市化提速期。相比全国1998年城市化率超过30%,安徽已是落后4年。 究其原因,缺乏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尤其是省会合肥的带动力不强,是主要因素,这成为安徽的城市化之痛。分析当时“省会间的较量”发现,合肥与周边的南京、杭州、济南、郑州、武汉、南昌相比,经济总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处在“谷底”,在全国36个大城市中排名第27位。 再从当时的省会城市首位度上看,武汉是44%,杭州是25%,南昌是22%,而合肥只有11%。首位度低直接造成辐射带动力弱,在周边省会南京、武汉、杭州“跑马圈地”构建都市圈的挤压下,合肥面临多重尴尬。 在安徽的战略棋盘上,“位皖之中”的合肥是举足轻重的棋子,占据“天元之位”,是其他城市无法取代的。安徽要发挥后发优势,做大做强合肥,是必然选择。 于是,2002年3月,合肥进行区划大调整,撤销饱受诟病的郊区这道城市化的“一堵墙”,重新划分成立四个区,城区人口与面积双双增大。与此同步,一个改变合肥发展轨迹的规划出炉,即“千亿合肥”。 以当时合肥自身的产业基础和空间承载力,到2008年实现千亿目标需要超常规增长,由此,建设面向巢湖的滨湖大城市,构建联动周边的合肥经济圈,作为两个策略被提出。
(七)合肥滨湖新区 转折性的改变,发生在“千亿规划”提出3年后。2005年,合肥开始大拆违;转年到2006年,大建设、大招商启动;11月,滨湖新区打下第一根基桩,“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第一次成为合肥的主战略,“141”组团勾画出未来大都市的空间布局。 就在2006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提前实现千亿目标规划,并首次超越太原,走出中部省会经济总量“谷底”的尴尬。 门槛一旦跨过,就是连续“跨栏”的加速度。 2011年,合肥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首次进入大城市行列;仅3年后的2014年,突破5000亿;又过3年,2017年突破7000亿。 从2006年开始的十年里,合肥连续赶超8座省会城市,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前十强,并以连续10年平均增长率全国第一,被称为“最活跃的改变者”。按照合肥的总体发展规划,2020年经济首位度将达到25%。 就在经济总量千亿合肥实现的2006年,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以合肥为核心的省会经济圈”;到2009年8月,正式确定为合肥经济圈,形成合肥、六安、巢湖、淮南、桐城的1+4格局,对整个安徽来说,是真正的“圈造天元”。此时,距离南京都市圈提出已过去8年,距湖北武汉城市圈、河南中原城市群提出已过去6年。 虽然是后来者,合肥经济圈的合纵连横同样精彩:2011年8月,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建设环湖临江的大合肥;2013年12月,滁州加入;2016年,升级为合肥都市圈,并列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2016年12月,芜湖、马鞍山加入,至此形成1+7格局。 经济圈建设,交通互联互通是基础。回望合肥10年来的变化轨迹,不管是自身产业集群的强壮,还是对外构建“势力范围”,综合性国家交通枢纽的确立,与大合肥的改变相互促进。从2008年4月,第一条高铁合宁高铁建成通车以来,合肥已形成对外8个方向的“米”字型高铁网,彻底告别“铁路盲肠”的尴尬,成为中国高铁时代收获红利最大的“高铁新贵”。 在省会合肥的带动下,安徽城市化进入加速期。芜湖跨入“3000亿城市俱乐部”,蚌埠、阜阳、安庆、滁州、马鞍山、宣城、黄山等地市,都实现了中心城区大建设。由此带动安徽省城市化率每年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仅用了13年就增长了20%,到2015年达到50.5%,首次突破50%。以此为标志,安徽进入城市型社会。 在中心城市的带动下,板块崛起显得尤为迫切,这进一步改变了安徽的区域经济布局。
(八)板块崛起:响亮的时代呐喊 一篇《明天的太阳从安徽和江西升起》的文章,在2004年时迅速传播开来。一时间“洛阳纸贵”,其背后是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在80、90年代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富起来后,1999年,国家为缩小区域差距,开始西部大开发;到2003年,又提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突然之间,包括安徽在内的中部省份,成为国家区域政策的空白地带,这直接造成中部地区与东部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与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逐年拉开差距,当时的说法叫“中部塌陷”。 听上去很沉重,但同时也孕育着上升的希望。 在这一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部崛起”的概念。尽管只是短短几句话,却给予包括安徽在内的中部地区极大惊喜。在人民大会堂里,当总理念出这段话时,现场爆发出一阵掌声。中部省份都意识到,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
(九)崛起,已成为安徽人心中的呐喊。 《决策》2005年第1期封面策划“政策中部” 大机遇恰好在此时与发展趋势相叠加,2005年,安徽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这是经济发展上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指标。改变安徽区域发展轨迹的事件,很多是从2005年起始的。 首先是政策利好。2005年,安徽提前全国一年,免收农业税,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在区域政策上,2006年4月,中部崛起的中央10号文件正式发布,“三基地一枢纽”的定位指明了崛起的路线图。在10号文件中,安徽皖江城市带与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河南中原城市群并列为中部四大城市群之一。 其次是产业转移加速,为安徽区域板块崛起提供了新动力。省会合肥与皖江地区最先受益,2008年10月,以京东方落户合肥为代表,产业转移的力量再次释放。到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这是安徽省第一个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 “一轴双核两翼”的空间布局上,包括了8座城市,如今,都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组成部分,更是安徽经济崛起的脊梁。 从皖江脊梁向南北两边看,却分别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势。 在皖南,1979年7月,邓小平登黄山,提出“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黄山由此成为中国现代旅游出发的地方。30年后,以黄山、池州、宣城为核心的皖南地区,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产业链日益延伸。2014年,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1979年7月,75岁高龄的邓小平登临黄山。 在皖北,地区经济却下滑为区域板块的“谷底”,特别是跟苏北、鲁南相比,不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政策支持上的力度也有差距。江苏从2000年开始,实施四大转移、南北对接,从观念、资金、产业、干部上全方位支持苏北崛起。山东制定“突破菏泽”战略,东西挂钩、产业对接、干部互动,发展态势明显好于毗邻的皖北。
(十)在内外挤压下,皖北怎么办? 实际上,早在2008年,安徽就出台了促进皖北地区发展的政策十条;到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