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9年中期)报告会上发表演讲。 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确实处于一个攻坚期,内部很多问题已经在过去两年陆续显现。过去我们在讨论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时,都会遵循三大逻辑来看待未来的一些变化。而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逻辑性壁垒,我们过去定义中国经济新常态,确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路径的时候,对世界经济的变化预期不够,也就是说,对世界经济在长期停滞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的格局性变化预期不够。我们没有想到中美贸易冲突会进展的如此迅速,对我们的影响,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如此之深刻。即使像华为在十年前就进行了布局,但是任正非也不得不承认他没有预期到冲击会这么迅猛。因此,今年6月份全球数据出来之后,大家充满了焦虑,世界性的焦虑。这种焦虑体现在下一步是新一轮的衰退?还是新一轮的崩溃?这两个词实际上是有差别的,这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讨论的很多,也就是说是新一轮的危机?还是新一轮的放缓?因为世界经济出现问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世界政治出现的这种大变局是不争的事实。 第一个焦虑是对技术的焦虑。我们经常提到新技术革命、新产业革命,认为新一轮的革命要爆发。但是技术的这种爆发和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难看到,经过测算我们看到技术进步对世界的贡献率越来越低,这就是学术界提出的索罗悖论。大家到处谈IT、3D打印、互联网、人工智能,都充满信心,但是看不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新技术并不能体现在经济增长之中,而是带来了更深刻的冲突,这种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大国之间的技术竞争会演化成全面白热化的政治冲突。中美贸易冲突,是两种模式、两种经济体的冲突,落脚点肯定是技术的冲突。一个很关键的点是我们对于5G技术的控制,标准的控制。因此,目前对于技术进步的苛求所带来地缘政治的变化和大国竞争、博弈的变化已经超出了传统的想像。 第二,从信息技术革命到现在,最为深刻的变化是全球不平衡、不平等。目前,全球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历史新高,很多人都在乞求创造不平等的一种因素——新技术,想用它带领我们走出这一个困局,这基本上是与虎谋皮,答案是南辕北辙。也就是说不可能乞求新技术改变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技术已经在几大领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未来30年技术会继续演进,不懂技术的人内心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因为他们认为2035年是技术革命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过去我们研究的经济可能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当人类的器官都可以3D打印,基因可以置换,什么东西都可以编码的时候,未来人类对权力的控制、对资源的控制,某种程度上对自我的控制,人们之间的贫富分化会更加迅猛。很多新技术资源的仅能被少数有权利、有财富的人获得。如果再极端假设一下,如果人类的技术进步产生了长生不老的药,那么长生不老的技术谁来掌握?那肯定是权贵阶层,肯定不是普通老百姓,因为这种技术和这种资源肯定是稀缺的。所以,技术加速了在未来所带来的经济冲击和对当前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而不是减速。过去我们总是希望每次大危机之后能迎来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带领我们走出萧条,重返经济增长的康庄大道,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第二个焦虑是从2008年到现在已经是11年,我们治理这种衰退和全球的大停滞的方法已经用得差不多了。而这些方法带来了什么?一是债务的高起,2018年底全球的债务总量2440万亿美金,占GDP的比重达到318%,成为历史上仅次于2016年的一个高点;二是央行资产大幅度的扩大;三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我们看到,欧洲央行、美联储以及我们央行所用的传统调控工具和超常规的工具已经用得差不多,要想真正的再来使用更新的工具,能不能治理当前的这些问题,答案是不能。更重要的一个就是,我们如果再使用这些工具,很可能会击破这十年里所积累的债务和泡沫,今年6月份所出台的很多数据就使大家很悲观。 第一组数据是全球的PMI,它已经下降到51点多,比去年同期下降4.4%,有60%的国家他们已经跌破红线。目前全球经济都在下滑,印度同比下滑1.9%,俄罗斯同比下滑1.4%,南非同比下滑0.8%,巴西同比下滑1.7%。金砖四国平均下滑是1.45%,欧元区平均下滑0.6%,全球经济平均下滑0.4%,这是今年6月份和去年6月份同比相比。目前我们的经济压力很大,但是跟世界兄弟们相比较,我们的降幅还算可以。 全球的这种同步下滑带来景气的下滑,会引发金融端的一系列扭曲,经济领域的同步下滑进一步激发逆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的影响,这是我们要看到的。因为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出现严重收缩的时候,外交震荡所导致的在强权政治下的谈判结果一定是负面的。像很多人预测的一样,非理性的结果一定会产生,可能下一步的世界经济比大家想像的还要悲观,甚至会发生一些格局性的变化。历史证明,很多逆全球化不是一年、两年、三年,而是有些是十多年,从2008年到现在是11年,那么贸易收缩将走出逆境了吗?但是我认为也许新一轮的回落才刚开始。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一方面,要看到中国经济的韧性;另外一方面,我们依然要对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格局,未来的状况,进行更好的前瞻性的研究。 关注我们 财经会议资讯 ID:fci0630 长按并识别关注 财经会议资讯:在这里,第一时间,发布中国最顶尖的,线下线上财经会议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