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佳音,嶺南瑰寶 – 半杯清茶社廣東音樂講座後記 十一月九日,時值初冬。半杯清茶社假波多馬克社區中心舉辦半杯論壇,特邀鄧家齊先生介紹中國音樂史和廣東音樂,吸引了三十多個民樂愛好者前來參加。 半杯清茶社社長邵立榮教授主持了講座。 詩歌同源-
中國古代的詩詞都是可以唱的,從《詩經》、《楚辭》、《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元雜劇》到明清戲劇都是可以唱的。講座開始,鄧家齊先生首先播放了一首廣東樂曲《漢宮秋月》,接著從《詩經》開始講述中國音樂和詩詞的關係。他介紹說,《詩經》中的“風、雅、頌”,“風”是各諸侯國的民歌,“雅”是各諸侯國貴族用的歌曲,“頌”是帝王用於祭奠和禮儀的樂曲。他以《召南
. 殷其雷》為例,指出這是一首主歌-副歌結構的詩歌。接下來,他又用唐人薛用弱《集異記.旗亭壁畫》中所描述的唐朝邊塞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巧遇歌妓名伶演唱他們三人詩詞的故事為佐證,闡述了唐詩與音樂的密切關係。他還談到,東漢蔡邕的《琴操》和宋代郭茂倩的《樂府詩集》都保留了大量歌詞,而保留得最完整的樂譜是南宋著名詞人姜夔(白石)的《白石道人歌曲》
。 鄧家齊先生在演講中。 鄧先生指出,中國的民族音樂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音樂不斷交融和變化中發展出來的,特別是兩晉南北朝時代,由於北方五胡亂華的歷史原因,造成了各族音樂的大融合。從南北朝到兩宋,由於南北中國長期分而治之,造成南北政治、文化的不同發展和異化。到宋元時期,北有雜劇,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南有南戲,如《拜月亭》、《琵琶記》。此外,還有南曲、北曲。南曲中的弋陽腔,由於其熱情奔放,形式靈活,為各地高腔戲以及新興劇種和聲腔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礎,也與廣東音樂的產生密切相關。到了明清時代,南北曲融合形成崑曲和崑劇,最著名的有湯顯祖四部與夢有關的劇作《四夢傳奇》(《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崑曲興盛於清康乾時期,道光以後衰落,逐漸被京劇所替代。京劇則是“皮黃腔”,脫胎於西北的“西皮”和湖廣的“二黃”,經安徽的藝人加工而成,並帶入北京,從此在北京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鄧先生談到,廣東音樂主要有三大來源: 一是由秦漢、兩晉南北朝、兩宋、明末四次大規模中原移民嶺南帶來的中原古樂;二是明清時代流傳到廣東的弋陽腔;三是江南小調。中原古樂長期在珠三角地區流傳,受當地語言、風俗習慣熏陶,已經完全本地化,衍化成了優秀的廣東音樂曲目,如《昭君怨》和《漢宮秋月》。一些牌子曲也被改造成廣東音樂,如《雁落平沙》。大量的江南小曲在流傳過程中,逐漸被融合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廣東小曲”。在廣東音樂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一大批演奏家和創作者,代表人物有何博眾、何氏三傑、呂文成等,為廣東音樂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鄧先生還談到,與其它地方的民樂相比,廣東音樂的一大特點是其開放性和包容性。珠三角地區是中國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嶺南文化開放、多元而兼容。廣東音樂也繼承了這一文化特色,博採眾長,形成了亦中亦西、亦南亦北、亦古亦今,亦雅亦俗的音樂品格。另外,在演奏樂器上也有很多改良和創造(如高胡),增加了有別於其它民樂的優美音色。最後,鄧先生還分析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後廣東音樂的衰落原因,以及目前廣東音樂面臨的挑戰和希望。 演講過程中,鄧先生還播放了經典的廣東樂曲《雨打芭蕉》、《漢宮秋月》、《秋水龍吟》、《賽龍奪錦》,並分享了他自己創作的樂曲《菊花引》和《紅船舊話》,旋律優美,餘音裊裊,足見廣東音樂特色鮮明,不僅是嶺南瑰寶,也是中國民樂的奇葩。 (文:漁樵子;圖:丘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