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李傑信博士漫遊太空 作者:亮水珠 華府作協於2019年12月07日上午在華府華僑文教服務中心,邀請李傑信博士演講「太陽神的微笑」。此次活動是華府作協和華府中山女高校友會,北二女校友會,台灣師大校友會聯合舉辦。華府作協會長陳小青主持了演講會。作協會員和各界來賓幾十人從四面八方前來參加演講會。 古今中外,多少人仰望夜空,繁星點點,流星飛逝。人們思考著,幻想著太空的奧秘。多少文人墨客飲酒品茶,作曲唱詩,彈琴賦詞,產生了無數“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美妙傳說和神話。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執著地探索宇宙的前世今生,不斷地揭示生命的起源,努力去了解外空文明世界。他們被稱為科學家。而李博士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科學家。 李博士是美國航空暨太空(航太)總署(NASA)太空任務科學家。他畢業於臺灣大學物理系,獲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物理學博士,後獲麻省理工學院科技管理碩士。他負責管理太空科學飛行實驗任務。由於工作出色,他獲美國航太總署“傑出成就獎章”“傑出服務獎章”“銀斯努匹獎”等多項獎項。李博士管理的太空飛行實驗專案,有8位諾貝爾獎得主先後參與。在國際太空合作領域,他是一位具知名度及影響力的人物。他擁有9項美國專利、發表過90多篇科學及科技管理論文。 李博士長久以來關心中國的科普事業,在美國創立了“美國促進中國科普協會”並出任會長,致力推動中國青少年的科普活動。該會曾舉辦了兩屆“中國青少年太空梭科學實驗活動”,參與的中學生達一億二千萬人之多。經過他8年的不懈努力,中國青少年航太愛好者設計的太空實驗搭載,兩次成功地使用美國的太空梭飛上太空。 李博士還是一位熱情的科普知識播種者,常年受邀在美國和海峽兩岸學校及社會團體做科普演講,在廣播電視等媒體做科普講評。他並出版了多部科普書籍。同時是多家報紙的專欄作家。 講座一開始,李博士就用一張張豐富多彩的幻燈片,深入淺出的講解,將聽眾帶入了浩瀚的太空。 首先,李博士領著大家在太空中觀察太陽。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地球上的一切都與太陽息息相關。中文“智”字就是“知”和“日”的組合,“知日者”為“智者”。在人類歷史上,人們堅持不懈地觀察和研究太陽。科學家們在2010年和2018年分別發射了“太陽動力學天文台”等探測器,盡可能近距離地觀察太陽的奧秘。它們發回的海量信息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太陽的認識。李博士介紹道,太陽的核聚變持續不斷地向外提供巨大的能量。目前太陽正是它壯年的時候。但正如其他事物一樣,太陽也有生老病死。根據科學推斷,太陽壽命50億年,之後可能會耗光所有燃料而無法提供地球所需的能源,人類就會在這之前的10-15億年而消亡。 正當大家驚愕之時,李博士又領大家回到人類現在的家園,地球,這顆宇宙中美麗的藍色星球。從科學角度來說,生命是以碳為基礎,具有DNA藍圖,結構為左旋氨基酸的蛋白質組合產生。地球上有豐富的空氣,有取之不盡的水源,產生了無窮的生命。千萬年來,人類在地球上生衍成長,發展壯大,不斷建設美好家園。李博士談到,不少人在尋找天堂。縱觀宇宙太空,地球其實就是人類最好的天堂,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的存在像是蒼穹中一粒晶瑩的鑽石,為死寂的太空增添了無比的歡樂和活力。 探測未知是深植在人類基因中的原始呼喚。自古以來,無論是科學探討還是飯後茶餘,人們都在問,到底有沒有外星人?他們到訪過地球嗎?外星人是像電影裡那個小綠人的樣子嗎?世界上那些奇形怪狀的建築是不是他們留下的痕跡?人類是不是接受過外星人送來的電波信號?李博士一步步用科學家們辛勤工作的成果回答了人們的問題。
自從人類150年前發明了無線電之後,立即開始了探索外太空,尋找外空可能存在的文明世界。科學家們考察地球上怪異的地貌,設計建立了巨大的天文台無線電望遠鏡來接受外空信號。同時科學家們還發出信號,將語言,歌曲,圖形等人類文明信息發向太空,希望外空文明能理解人類的信息,同時與地球上的人通訊。1972年,科學家們發射了兩顆核動力的遠航者探測器,載有豐富的人類信息,飛向銀河系外的浩瀚太空。經過40多年的飛行,它們已經飛到了銀河系的邊緣,仍然持續地發回信息。 科學家們發現宇宙的壽命有138億年,宇宙大爆炸之聲餘音繞樑,138億年之後還被科學家們設法捕捉到。宇宙的直徑約930億光年。據估算,在宇宙中有大約100萬億億個太陽,每個太陽約有5個以上行星。因此,可以說,99%可能有外空文明存在。 那既然如此,外星人來過地球嗎?李博士說,科學家們至今在地球上,沒有發現任何外星人的行蹤。人們熱議的UFO是人類或自然界現象,與外星人沒有關係。那個小綠人的外星人只是人們和媒體的想像而已。他解釋道,類似於人類探測月球和其他星球,在前往地球之前,外星人一定對地球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探測。如果發現外星人訪問地球,說明他們具有比人類高超的文明和科技,能實現人類不能達到的外空旅行。對人類來說,這未必是件好事情。李博士補充道,這就有如當年歐洲移民到達美洲大陸,先進文明與古老文明相遇,結果不言自明。 根據科學研究,不但外星人至今沒有來過地球,人類也沒有接受到任何外空文明發來的無線電信號。宇宙中沒有發現高級生命,會不會有其他生命存在呢?李博士介紹說,科學家們把目光投向地球的近鄰,火星。火星有水的痕跡,地表下有冰存在,表面有四季,與地球形成的年代相仿。但當人類1976年開始把好奇號等多個探測器送上火星,提取了火星地表的土壤,用不同濃度的培養液長時間處理,卻沒有發現任何生命的跡象。每年地球有大約500公斤來自火星的隕石。有人因此推測,火星上的生命搭乘這些隕石,來到地球落戶生根。從這個意義上說,地球人可能是火星人的後代。 看來,探測外太空文明之路艱鉅而漫長,還需人類一代代繼續持久的努力。 李博士話鋒一轉,科學家們在探索宇宙的同時,還在研究未來如何避免地球曾經歷的災難。地球曾多次被巨大的隕石或彗星撞擊,造成了全球生物的毀滅。人類科學技術進步的今天,已經使避免這種災難發生變為可能,而不會像恐龍那樣坐以待斃。未來,人類可以定位對地球可能有危害的隕石或彗星,發射宇宙飛行器登陸其上,在幾年時間裡用巨大的動力,設法改變它們的運行軌跡,避免它們與地球相撞,挽救人類於滅絕的邊緣。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宇宙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人類對暗物質,暗能量,黑洞,引力波的研究還剛剛開始,對外空文明的研究和觀測只是起步。還有太多的疑問和不解需要人們努力破解。這不僅需要科學家們的持續努力,也需要廣大普通民眾的理解和支持。科普教育則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李博士多年來在科普講座和寫作上辛勤耕耘,取得了顯著成果。他出版了“追尋藍色星球”,“我們是火星人”“天外天”等多部著作。李博士介紹說,科普寫作最重要的是平時知識的積累,要做到從點到線,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而且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 李博士的演講受到了與會者的熱烈歡迎。演講在響亮的掌聲中結束。與會者與李博士合影後,很多人參加了與李博士的聚餐,並抓緊機會與他繼續討論各種探索太空的有趣問題,直到很晚才餘興未盡地散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