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隔多年,再次在大荧幕上以3D重制版的面貌上映与观众见面,带大家重新走向那个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一起开学。于是,又到了大家多年调侃的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全大英帝国注册演员只有十位没有出演过《哈利波特》。为什么这个话题这么被人津津乐道呢?主要还是因为这几个没有成功出演《哈利波特》的演员,时常耿耿于怀,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挂在嘴边。
就比如说,内地观众们很熟悉的科林费斯,粉丝亲切的称呼他为脸叔。他在拍摄奥斯卡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时,就说自己最惨了,因为他饰演的那个角色,爸爸是邓布利多,媳妇是贝拉特里克斯,首相是虫尾巴。不要说脸叔自己心疼自己,观众也都心疼这个被《哈利波特》剧组包围,唯独他没有成功参演的脸叔了。
还有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自从获得了小金人之后,人气大涨,成功饰演了《神奇动物在哪里》的男主角。可是,这依然没有平息他错过了出演《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愤慨”,有着红发基因的他,多年之前,总是在幻想着他会成为韦斯莱家族的一员。
这二十年来,有着这样“怨言”的不止他们两个,还有《神探夏洛克》、《霍比特人》的潮爷、《王牌特工》的梅林、《碟中谍》系列,血与冰激凌三部曲的西蒙等等,始终对没有能够出演《哈利波特》而感到遗憾。
这系列电影能够这么成功,除了小说本身的吸引力,更关键的环节是在小说影视化后在全球创造了巨大的成功,能吸引更多的粉丝们久久怀念。
纵观这八部电影,能够让大家这么印象深刻的主要原因,就是电影的真实感,就是电影里面的真实感,才能让大家沉迷于这魔法世界不能自拔。
从演员上来说,它的真实感建立在于当年的那些小演员和观众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三人帮哈利、罗恩和赫敏,还有周围的小伙伴们,没有一个演员被替换过,大家十年都是一起坚持拍摄,一起成长。观众很自然而然的感觉到了角色成长的真实感,每一年圣诞节时,每年个头都有变化的哈利和罗恩碎碎念自己到底该去哪里度过这个假期,有时候临行之前坐在宿舍的床上,等待海德薇带来韦斯莱太太给他们织的毛衣,这些逼真的剧情都真的有一种观众确实是在看着他们长大的既视感。
更难能可贵的是,小演员们慢慢长大,成年演员里面,除了在拍摄过程中因去世而换了一回演员的邓布利多,其他演员也都是一直跟着这系列电影拍下去。其中,饰演格兰芬多院长的麦格教授时至今日走在街上,还会被小朋友问道,她是不是一只猫。
另外,让环球影城在全世界疯狂圈钱的主题游乐场,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哈利波特主题公园。很多观众都沉浸在魔法世界,猜测自己能被分院帽分到哪个学院,用什么样子的魔法杖,会在对角巷买到什么好玩的东西,就是建立在电影道具给大家带来的逼真度。
费尽40个月搭建的城堡模型,让小演员们带自己真实的作业在拍戏的时候写,斯内普的魔药课上上千个瓶瓶罐罐都是真的装了东西,贴上了标签。能用真的东西,就尽量用真的,全剧组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才完成了这样一系列的经典影片。
这次重启魔法世界的大门,用着最新的科技改善了观影画面,一定会再次掀起一阵魔法热潮。到时候,估计不止是英国演员想去演《哈利波特》了,普通观众都在脑子里盘算怎么才能一睹魔法世界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