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学校还没有正式开学,但军训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始了。
对很多学生来说,一起操练、拉军歌的集体生活是结识新朋友的好机会。军训结束,大家身边已经多了几个亲密的伙伴。
但第一次住校的妮妮(化名)却看着乌泱泱的队列陷入了恐慌:我该找谁交朋友?他们会喜欢我吗?两天后,她哭着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带她回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临近开学,浙大二院精神科接诊了不少这样焦虑无助的患者。精神科陈巧珍主任医师说,开学焦虑的不止是学生,不少家长和老师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
第一次住校,
新高中生军训两天情绪崩溃
这周一,陈巧珍医师的诊室走进一对母女。女孩半躲在妈妈身后,眼神怯生生的,不敢直视医生的眼睛。
妈妈告诉陈医生,女儿妮妮今年刚升入高中,前段时间在学校参加军训,“但刚军训两天,她就哭着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学校看她。”
妮妮的小学和初中都是走读,从没住过校,这是她从小到大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军训休息时,周围的同学都三三俩俩闲谈起来,但性格内向的她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放眼望去,整个操练场一大片乌泱泱的学生,妮妮却觉得自己是置身汪洋的一片孤舟,炙热的太阳烤得她有些眩晕,一句简单的打招呼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回到寝室,其他小姑娘叽叽喳喳聊成一片,熄灯了还停不下来。妮妮内心很想加入她们,但总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最后还是默默无言。
这样熬了两天,她终于受不了了,哭着打电话让妈妈来学校。为此,妈妈特地请了一天假,一整天都在学校陪女儿。临走时,她又哭成泪人,说什么都不让妈妈走。
没办法,妈妈只好带上情绪失控的妮妮来到浙大二院精神科就诊。量表测试显示,她的抑郁和焦虑都达到中度,最终被诊断为“适应性的抑郁焦虑反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陈巧珍说,从妮妮的人格测试和问诊时的表现来看,她是典型的内向、敏感性格,这类性格的孩子通常在社交上比较慢热,有的会存在一定障碍。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和干预,有的可能会发展为厌学,渐渐更不愿意去学校。
“这种程度的情绪失控需要药物治疗,同时我们也会教这些孩子一些社交技巧,帮助他们建立社交自信。”
陈巧珍给妮妮支招:先不要想着在军训那么多人里交朋友,可以把范围缩小到排在身边的同学、寝室隔壁床的室友等,再慢慢扩大到全班;实在找不到话题也不用很有压力,适当回应别人抛出的问题也可以很快加入讨论……
转行当老师,
焦虑得连家长的信息都不想回
开学临近,除了学生出现焦虑,老师也感到了返工的压力。几年前从传媒行业转行当老师的李女士(化名)深有体会,每次开学前,她的焦虑感就会直线上升。
李女士是某所高中的老师,刚转行当老师没几年,还是一个不断摸索中的“教学小白”。她责任心很强,总担心自己经验不足会误人子弟,不知不觉中就给自己施加了过多的压力。
尤其每次听完老教师讲课,她都会陷入自我怀疑中,有时控制不住地想哭,有时又忍不住向身边的人发脾气。这种时候,家长发来的微信她都不敢看、不想回,消极躲避教学上的事务。
今年开学后,学生将重新分班,她被分配到某个实验班教学。这个班其他各科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她瞬间被压力包裹得喘不过气,甚至产生了轻生的想法,只好来到陈巧珍的诊室。
陈巧珍说,很多人都会在长假期后、开工前陷入焦虑和倦怠情绪,教师这个群体比较特殊,每年都有寒暑假两个相对较长的假期,虽然很多教师假期也在忙着工作,但新学期还是会周期性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压力。
另一个老师则和上初中的女儿双双陷入了焦虑。女儿这次重返学校,排斥情绪很重;老师本人平常就有些焦虑症状。作为教师,她为开学返工烦恼。作为家长,她为女儿担心,于是这次开学前焦虑升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陈巧珍建议,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缓解开学焦虑,情绪健康地迎接新学期
开学前:在有限的时间内预热,学生需将饮食、作息等生活规律调整回上学期间的规律;换学校的新生可以去新学校周边转转,家长也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及时向老师了解学校的信息,和孩子讨论对新学校的期待和顾虑,为开学后的角色转换作铺垫。
开学后:把握好节奏,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根据情况作调整。适度的焦虑可以调动机体的积极性早日进入学习节奏;当压力过大时可适当降低期望值,从认知上允许自己有个适应期,在行动上则需要将压力或目标分解并努力去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