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寫文章 -文學風骨 2021年3月14日是大家熟知的「3.14国际圆周率日」,也是人们常说的「派日」。 华府作家协会工坊班却在今日,首次有幸请到了纽约法拉盛图书馆的邱辛晔馆长。 他给我们讲授了一堂题为「古代文章学研究及其对现代写作之启发」的高端大课。 读到邱老师课前发来的上课大纲重点,「文章学研究概述 --- 诗与文;文与言;文与笔。文章学的定义和内涵和范围。文章学与古代文章学: 作文学 (关于文章之格法)与文学理论学 (文章之学的学术)。 学术中的文章学: 道与艺(技)。 新文学运动与文章学: 文言与白话。 时代潮流背景下的语、文之争到文学革命。 言、文合一对现代文章的影响」。 顿觉高深莫测,也充满好奇。 再读邱老师的简历,又由衷佩服。 他八十年代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学士、中国古典文学硕士, 曾任上海三联书店编辑。 九十年代留学美国,又获得圣约翰大学东亚研究、历史学和罗格斯大学信息与图书馆专业的多个硕士学位。 2005年以来,他开始从事公共图书馆服务,一直担任法拉盛图书馆副馆长。近年,他又担任法拉盛诗歌节执行委员,纽约华文作家笔会副会长,《纽约一行》杂志编委,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长和纽约易文出版社社长。他多年撰稿,发表专文,获得不少褒奖。 2014年,他获得美国国会嘉奖,国会议员孟昭文宣布该年11月12日为其第六国会选区「邱辛晔日」。 在文学和文化领域裡,他孜孜不倦耕耘,做出不凡贡献。 邱老师从理论著手, 把博大精深的中国语言文字、作文、写文章和文学风骨给学员梳理了一遍。 提出问题?带著大家思考。「不为考试,不为名利,至少对中国文章学有所认识」。了解历史脉络有助于学员提高文字修炼和文学休养,在落笔之前,丰富认识和思维。 他从古文运动,古代儒士和经士到文人和诗人,从《文心雕龙》寻找源头和依据,为现当代写作教学提供依据。 到白话文运动,再到现代的作家。 又提到学术界关于文章学和语言学、文学认知的关係演进,中国古代的 “文” 与西方文学概念引进后的 “文”(散文和文学)的异同。同时点到八十年代中国很多师范大学开始成立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培养文书和秘书,以及自己的老师,复旦大学王水照教授领军的中国古代文章学学会,并提到海外写作大家木心、鼎公、刘荒田等对其的启发。让我们对这些学者的思考和研究有所了解。 从注重背功,死读书,到强调真才实学。从作文,到文章的审美功能取代意识形态,论理、抒情、叙事到文学风骨、格力和文德的展现。受西方语言影响,白话文出现不伦不类,长句难懂等问题。「政治正确的词汇,冠冕堂皇,虚假,繁复冗沉。写作者,则是写的浮躁,实用主义,名利当先的风气或如潜流或如浪涛。人文和修养,与写作分离; 人格与写作分离」。对半路出家,喜爱文字文学,又非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科班出身的学员,有的是纯文科背景,有的纯理科或文理混合背景,可谓大开眼界。一堂课下来,学员重新对文章的态度,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字文学底蕴产生敬畏。 邱老师打开学员的作业进行点评。 从行文造句,文彩运用,抒情叙述,逻辑安排,标点符号,结构佈局,细节处理一一点到。 精彩的点评和严谨细緻的注解让学员听得心服口服,获益匪浅。实实在在传达出「我手写我思,我手写我想,而非我手写我口」。 可谓深入浅出,给学员上了一堂学术性强,实用价值高的工坊课。他鼓励学员从古代经典裡吸取养分,培养深厚的理论素养,读点唐宋八大家,《古文观止》,《汉书》,《战国策》《左传》,「不为功名,没有科举,是对文字的修炼,对文字精髓的掌握体验,是精神力量和休养的过程」,「惜字如金」放开思路,勤练笔多实践。「追求精緻化,不等于华丽铺陈。 精緻,也可以是最朴素的;有时,最简单的也常常是最好的」。 我也思绪万千,脑中浮现从小到大上语文课的情景。还记得八十年代,读高中时, 教我们作文的语文老师。 他的普通话裡带著浓浓的湖南口音,一字一语铿锵有力告诫教室裡坐得满满的学生,「语不惊人誓不休」。 台下年轻的面孔,听得兴奋不己,甚至有点热血沸腾。 多年来我写文章难改作文的气息,再加上北美生活20多年,一边忙著学习英文融入主流文化圈;一边还得提高中文文学修养,为中美交流塔桥;一边还得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实属不易!「勤能补拙」,大华府也是藏龙卧虎之地。我坚持参加作协工坊课,有幸听了不少当地名师,像韩秀老师,龚则韫老师,张纯瑛老师,张凤老师和已故于梨华老师等的精彩授课。 如今疫情期间,我们又因祸得福,远程云端上课,可以请到大纽约的邱老师。前三堂课我们还请到远在台湾的吴钧尧和林黛嫚老师,还有纽约的曾慧燕老师。接下来,为工坊上课的是朱小棣老师和非马老师。 工坊学员刘嫄,也是作协资深会员课后发表感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原本三个小时的课, 邱老师锁定近四个半钟头。 云端听课,兴致盎然。因为时间关係,还有不少问题无法让每个学员一一提问。 我给邱辛晔老师鼓掌,期待再次聆听,还想问一句「何日君再来?」 高霞 2021年3月18日 写于马里兰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