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播的《光荣与梦想》中,王劲松凭借对蒋介石入木三分的精彩演绎,在网上博得一片好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饰演过蒋介石的演员不下十位。
既有孙飞虎、马晓伟这样的 " 专业户 ",也有张国立、陈道明、王劲松这样敢于挑战的 " 非特型演员 "。
但在众多蒋介石的饰演者中,最深入人心的一位还是" 初代蒋介石 " 赵恒多。
关于赵恒多,我们对他的了解多是停留在影视作品中的蒋介石,其实他 70 多年的人生经历,有太多故事可以讲述。
1930 年,正值中国兵荒马乱的年代,赵恒多在河南确山的一个村庄降生。
赵恒多两岁那年,父亲突然离世,不久后大哥参加新四军也牺牲在战场上,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虽然日子过得很难,但从小学到中学,赵恒多的学业没被耽误过。
多年后,赵恒多谈起在县城读中学的那段时间,仍是十分感慨。
每周课程结束后,他都会步行 60 里路回家,离家时带上够一周吃的干粮,再徒步 60 里回去上学。
青少年时期的往事充满太多心酸,但也是在这段时间,赵恒多和 " 文艺 " 两个字结下了缘分。
生长在 " 豫剧之乡 " 河南,赵恒多也耳濡目染爱上了戏曲。
他打小就喜欢跟着母亲和乡亲们去听戏,慢慢自己也能哼唱几句,唱得还有模有样。
直到 1949 年 1 月的某一天,赵恒多的文艺天赋,被路经他们村的解放军部队所挖掘。
看着眼前这个瘦骨嶙峋却爱唱会跳的大男孩,他们都觉得假以时日,这男孩必定是宣传队的好苗子。
他们问赵恒多愿不愿意跟着部队走,赵恒多一点犹豫都没有地说了一句:走!
倒不是因为有多高的思想觉悟,这个在贫苦生活里挣扎许久的小伙子,当时所求的不过是想有碗饭吃。
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个看似单纯的决定将会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跟着部队走南闯北,着实让生长在小山村的赵恒多开了眼界。
跨过长江直捣总统府,到后来一路向南辗转于两湖地区,部队生活不断丰富着赵恒多的阅历和经验,这些经历也都成为他日后表演的宝贵积淀。
闲暇时间,他就跟着部队的演员们苦练表演,没用多长时间就跃升为宣传队里的文艺骨干。
几年后,表现优秀的赵恒多调入了刚成立不久的总政文工团,成了一名正式的话剧演员。
剧团的那些年,赵恒多参演了不少戏,尽管戏份都不算重,但他尽心尽力去做好准备工作,力求把每一个角色都诠释到位。
一直到 40 岁那年,赵恒多到了退伍的年龄,面临着转业回家的可能,但他想继续留在北京从事热爱的演员行当。
但造化弄人,赵恒多最后确实留在了北京,但由于十年特殊时期文艺阵线全面凋零,他被派到工厂去做学徒工。
从剧团的老演员到工厂的学徒工,巨大的落差让赵恒多一时间难以接受,但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赵恒多慢慢也接受了现实的安排。
对工作一窍不通的他在进厂后,跟着工人认真学习经验技术,平日里谦逊和踏实的做派,很快就和工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后来工厂领导了解到赵恒多原来当过演员,专门把他调到了工会负责文体工作,就这样他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回归了文艺圈。
十年动荡结束后,赵恒多回到了熟悉的舞台,继续自己的演员事业。
但当时赵恒多怎么也想不到不久后他会去拍电影,还成了蒋介石的特型演员。
1978 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筹拍革命战争片《大渡河》,寻找合适的特型演员。
《大渡河》的导演是曾拍出过《甲午风云》等经典影片的林农,为了找到饰演蒋介石的演员,林农跑遍了大江南北,最后看中了朋友推荐的赵恒多。
之所以选中赵恒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赵恒多在外形上实在和蒋介石太像了。
但除此之外,赵恒多有两个明显的劣势。
首先,离开舞台已经 10 年之久的他,还没有完全找回正常的表演状态。
其次,虽然是有着 20 多年表演经验的老演员,但对于演电影,尤其是出演这样一个角色,赵恒多心里没什么底。
因此在准备角色的过程中,赵恒多费了很多工夫去了解和揣摩如何塑造这一历史人物。
在政协的帮助下,赵恒多先后拜访了杜聿明、宋希濂等前国民党高级军官,从他们那里了解蒋介石的秉性习惯和为人处事。
此外,他翻阅和观摩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包括各种国内外关于蒋介石的传记,都买来仔细研读。
一番功夫并没有白费,《大渡河》中的赵恒多,很大程度上还原出了几分蒋介石的神采。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蒋介石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
《大渡河》成为赵恒多进入电影圈的敲门砖,此后他也得到了更多电影的邀约。
《吉鸿昌》、《四渡赤水》、《陈庚脱险》…… 随着在更多影片中出演蒋介石,赵恒多的表演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作品里的蒋介石几乎都是以阴险、残忍的反派形象出现,脸谱化的塑造也限制了赵恒多的发挥。
真正让赵恒多的表演得到大众认可的,还是电影《血战台儿庄》。
在此之前,不少人都觉得赵恒多的表演逊色于另一位蒋介石的特型演员孙飞虎。
但《血战台儿庄》改变了很多人的看法,赵恒多用沉稳的表演,展现出蒋介石更为多面的性格层次。
比如在烈士王铭章的追悼会上,虽然日军的轰炸机不断飞过,但蒋介石没有退缩,而且向手下的将士们发出 " 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
的呼吁。
这是大陆第一次对这一人物进行了客观的影像呈现,这也引起了台湾当局的关注。
在看过这部电影后,蒋经国禁不住点头称赞:" 大陆没有抹黑自己的父亲,也承认了我们的抗战 "。
《血战台儿庄》成了打通两岸关系的 " 桥梁 ",而赵恒多对蒋介石形神兼备的诠释,也是影片得到蒋经国认可的重要原因。
也是得益于本片,赵恒多在几年后的《大决战》三部曲中再次出演蒋介石,这一史诗级的主旋律系列也成为赵恒多表演的集大成之作。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浸淫政坛几十年的老狐狸刚愎自用的一面。
当多年的老友陈布雷向蒋介石提出整顿国民党的建议,蒋介石从笑脸相迎到一脸阴沉,绵里藏针的表演将蒋介石的形神拿捏得十分到位。
而最后国民党部队溃败逃往台湾,蒋介石一句 " 此去无葬身之所 ",语气中掩饰不住悲凉和无奈。
赵恒多在《大决战》中把蒋介石复杂的性格和心理揣摩得相当精准,其表演也得到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可惜的是,赵恒多本来可以提名金鸡奖,却因为没有参与影片的后期配音不符合评奖标准,遗憾错过了拿奖的好时机。
后来金鸡奖为了弥补遗憾,还是给了赵恒多表演特别提名,足可见业界对赵恒多的认可。
不只是在大陆,台湾方面也对赵恒多的表演持很高的认可。
1997 年,台湾的东森电视台准备筹拍一部关于蒋介石的电视剧,有意邀请赵恒多出演。
为此赵恒多特意到台湾参加了一场文化交流活动,许多台湾当地的名人明星,比如林青霞等人都慕名前来拜访,可见赵恒多塑造的蒋介石多么深入人心。
但这场合作终究没能实现:赵恒多因为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身体,没想到却查出来肺癌晚期。
2001 年,在病魔的折磨下,71 岁的赵恒多离开了人世,而拍摄于 1999 年的《肝胆相照》,成了他最后一部作品。
斯人已逝,如今我们唯有通过作品,再来瞻仰其精湛的演技。
尽管在此之后,又有不少人饰演蒋介石,但饰演蒋介石 " 第一人 " 的地位,却难以撼动。
文 / 皮皮电影编辑部: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