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天成解读国际热点与美中关系 启迪在美华人如何自处 2月25日晚,美国劳工部前副部长级财务总长、美国国家中国园基金会主席莫天成先生(Samuel Mok)受影响力联合会 (AFI,原华人咖啡俱乐部) 邀请参加了AFI影响力人物专访讲座。莫先生以“变化中的国际棋局与美中关系” 为主题,结合近期国际新闻与热点事件,就美中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与对在美华人的影响,英文发表了独特见解并回答了许多观众的现场提问,他的观点对在美华人颇有启发。 本次讲座由以线上问答形式进行,在zoom平台与腾讯会议平台全球直播,吸引了近千名来自全球观众前来收听。讲座由Angelene Huang女士与杨苹女士共同主持,来自西纽约中华联谊会、旅美科协大纽约分会等嘉宾也出席了会议并来聆听莫先生的解读。 从北京冬奥看中美现状 莫天成先生首先从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北京冬奥会切入,从体育竞技谈到美中文化差异与两国关系。他肯定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这也体现了中国在各方面的实力,像Nathan Chen, Eileen Gu等许多华裔运动员也有非凡的表现,我们应该为他们感到自豪。美国是一个尊重自由与个人选择的国家,就如中美两国,在疫情等方面都做出了各自的应对方式,而历史将是这些决断的最佳评判者,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美中贸易与商务往来 莫先生对中美关系展开分析,预测两国关系将持续到下一个减速带。由于防疫与旅行限制等原因,两国的贸易受到了重创,各方面交流也受到许多阻力和挑战。因此,他敦促尽快放宽旅行限制,但这个放宽的过程应是循序渐进的,假若突然地敞开大门会,大量被压抑的旅行需求不免会导致许多负面影响。 谈到中美贸易就不免提到“制造业回流”,莫先生用“森林大火”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过程,并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美国制造业正在重生。因为今后的制造业将会更多倚赖机器而非人力,机器会逐渐取代人力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会在将来给两国都带来机遇。 中美大国的科技竞争 对于全球化与大国竞争,莫先生阐述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其中,他着重提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随着世界各国正处于本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得机遇者得天下,在这个竞争中拔得头筹的国家将毫无疑问成为未来的超级大国。 莫先生由历史看当今,深入地从国际形势的历史变迁分析了美国当前的国内局势: 中国“东亚病夫”的形象已经一去不复返,而美国国际地位的巨大转变也导致了国内不同族裔与阶层间剑拔弩张的矛盾。他对此表示出了深深的理解,并再次强调了合法竞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乌克兰危机与中俄关系 对于当下时局,观众们就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危机、中俄关系、台湾问题等敏感话题提出疑问,莫先生在讲座中结合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耐心地一一进行回答。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莫先生的话也再次为我们响起警钟,当今世界的战争不一定是热战,还有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冲突。 谈到台湾问题,莫先生表示自己的妻子也是台湾长大的第一代美国移民,他非常幽默地以自己的婚姻为例,为观众们阐明了复杂局势中的朴素道理:与婚姻类似,妻子的未来自然与丈夫和其家族紧密相连,但是她也为自己的娘家而自豪。 在美华人的自我定位 作为移民,我们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母国中国都有深厚的感情,中美关系以多种方式影响了我们的生活,面对这样的情况,莫先生给出了明智的指导和建议。一代移民必须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身份定位,是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人,还是在美生活的中国人,由此自我定位恰当地开展生活,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注意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因语言沟通与文化的不同而产生误会。 多文化中成长的二代移民 许多观众在美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面对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常苦恼如何让孩子们从容面对中美不同的文化,莫先生为此分享了自己作为一代移民的育儿经。他以自己的生活为例,特别强调了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对于孩子们成长中的重要性,鼓励父母带孩子们去亲身体验了解并鼓励孩子作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我们无法将孩子们变成中国人,但必须教会他们批评性思考的基本技能, 这样他们才能面对不同的文化和信息作出自己的思考和选择。 莫先生的讲座不仅大受欢迎,还激发了听众们的思考。许多观众在线提出问题与莫先生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他们纷纷对莫先生的精彩回答表示赞叹并对本次讲座的组织者表示了感谢,真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组织方也对莫先生的精彩演讲表达了感谢,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再度邀请先生来开讲,为听众们带来智慧与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