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马老师,体验不同凡响的交响乐之旅 ——听马老师讲述“交响乐的故事”之名曲赏析 或许有人会觉得,交响乐高不可攀,难以靠近。殊不知,它就像写文章一样,可以由浅入深,只要学会了欣赏的方法,入门其实并不难。我们相信,这也是6月11日晚,一同走进“马老师开讲——交响乐的故事”之名曲欣赏的大多数朋友们普遍的共识。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更是一段难忘的音乐旅程,当百余位交响乐爱好者在大华府著名音乐人和指挥家马国富老师的引领下,涉过湍急的河流,越过辽阔的草原,跨过陡峭的山峦,最终登上交响乐之巅的神奇体验,让大家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 还是让我们简单重现一下这次奇妙的旅程吧! 十六世纪,荷兰民族革命的统帅艾格蒙特伯爵率领万千民众,反抗西班牙统治者的专制统治,最终以失败告终,并被处以极刑。目睹他悲壮的死去,人们潸然泪下,他的故事不仅具有浓烈的莎士比亚式悲剧色彩,更唤起无数后来人的前赴后继。1788年,德国文学大师歌德根据艾格蒙特的故事创作了同名戏剧,之后,世界音乐巨匠贝多芬被艾格蒙特的故事所打动,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为歌德的作品配上了音乐。其中最为著名是序曲部分,被誉为贝多芬灵魂的真实写照和英雄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当晚,大家在马老师的引领下,聆听了由世界著名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小泽征尔的老师)率领纽约爱乐乐团演奏的这部经典作品。随着马老师的精彩讲解和生动描述,不知不觉中,那些原本生涩的音符忽然跳跃起来,我们仿佛看见,成千上万的荷兰民众在艾格蒙特的率领下,不为强权,拿起刀枪,与西班牙统治者展开殊死搏斗的激烈场面,以及被镇压后,他们痛苦的呻吟。特别是艾格蒙特面对死亡,高昂着自己的头颅,从容赴死的悲壮与英勇,深深地打动了所有听众,有些人甚至鼻子酸酸的…… 《荒山之夜》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其构思出自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小说《圣约翰之夜》中对巫婆安息日的描写,这是一部杰出的交响音画作品。在马老师不急不缓的描述之下,神奇的音乐犹如一组奇特的油画,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荒山幽谷的阴风、妖魔鬼怪的狂舞、远方教堂的钟声、黎明前群魔逃之夭夭、田野恬静祥和的晨景……原来音符是有灵性的,不同的效果源于不同的组合,不同的组合竟可以产生如此魔幻的情景,实在是太神奇了! 1892年9月27日清晨,51岁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乘坐的邮轮抵达纽约,他将出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一职。当金色的朝阳洒满哈德逊河面,德沃夏克仰望鳞次栉比的楼群和自由女神像,故乡波希米亚低矮的农舍和乡村气息轰然而至,泪水顿时噙满了作曲家的眼眶。不久,一部惊世骇俗的音乐巨作《e小调第九交响曲》诞生了。 在马老师的讲述之下,大师抵达美洲新大陆后的激动心情,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两种情绪相互交织的矛盾心理通过音符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大家面前,特别是当美国黑人灵魂音乐出现的时候,大家被震撼到了,原来这些被诋毁的音乐竟可以孕育出了如此优美的主题。 《自新大陆》共分为四个乐章,当马老师轻轻推开第二乐章的大幕,那无比优美,无比熟悉的旋律响起的时候,每个人的眼前已不再苍白,而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音乐大师心灵的撞击,我们居然听懂了! …… 尽管精彩的讲座已经结束,但大家依然沉浸在奇妙的旅程当中,久久不愿离开。大家赞赏马国富老师的导游艺术,并呼吁,“马老师开讲”能够一直办下去。马老师借此机会,也在呼吁大华府的爱乐人士出钱出力,献计献策,为大华府第一个华人交响乐团——华盛顿黄河爱乐乐团的建立贡献一份力量,来完成既是他本人,更是大华府许多爱乐人士心中的夙愿。 本次讲座由华盛顿黄河爱乐乐团、华盛顿地区同乡会联合会共同主办,有意为乐团出钱出力的朋友,请联络:马国富(240-660-8295)、孙殿涛(202-320-0750)、许纲(202-384-4489)、谭成(202-361-5238)、张乐(410-926-5845),黄河爱乐乐团提前向您表示由衷地谢意! (撰稿:孙殿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