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生调剂」?,一个久远的词汇,最近又浮出水面。
对于年轻一辈来说,或许很难想象。
30 多年前,一些孩子竟然要被迫离开亲生父母,统一分配给他人抚养。
没有任何记录可溯,寻亲无门。
这些「孤儿」,有的被领养,有的至今下落不明。
一边是无数个被丢进福利院,送到异国他乡的「弃儿」。
一边是生生被夺走骨肉,四处打听下落却不得的母亲。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了个人的身上。
无数家庭,被迫分崩离析,可能一辈子都互无音讯。
11 年前一部电影,正拍出了这样的悲剧——
《橙子与阳光》
本片是英国导演吉姆 · 洛奇的银幕处女作。
延续了父亲肯 · 洛奇对于社会民生的关切。
取材自英国社工玛格丽特 · 汉弗莱的非虚构作品《空摇篮》。
起底一桩举世震惊的由政府主导的跨国儿童贩卖丑闻。
1986 年,玛格丽特在英国诺丁汉的一个互助会上。
为一群长大成人的「孤儿」做心理疏导。
结束后打算回家时,却被一个女子拦下了。
对方向她求助。
但要求却远远超出了玛格丽特的职责范畴。
「我想知道我是谁。」
她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姓名、出生日期。
只知自己出生于英国,打从记事起就被告知父母双亡,只能在福利院生活。
4 岁那年,她和几百个孩子一起被送上船移民到了澳大利亚。
对此,玛格丽特深表怀疑。
如果是正规途径的领养,必然都有合法的手续。
几百个孩子被送上船,却无人陪护,听上去更像是人口贩运。
作为一名称职的社工,玛格丽特决定先调查清楚再下结论。
她借职务之便,去了档案馆。
想通过女子进入福利院时的记录,查出其母亲的死亡时间。
但没想到,这一查就出了问题。
她的母亲还活在世上。
带着种种疑惑,玛格丽特找到了女子的母亲。
母亲解释道,当年,自己因未婚生子,孩子被强行带走。
多年来,她苦苦寻找,但都查无音讯。
「她们说她被领养了。她怎么去了地球另一端的儿童福利院呢?」
紧接着,玛格丽特发现,不止一个成员出生成谜。
孤儿互助会中,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出身满腹疑惑。
一位年长的女士,原本也是无亲无故的弃儿。
突然有一天,收到一封认亲信,凭空多了一个哥哥。
而且,她的哥哥居然也有被送上船的记忆。
「五岁到十三岁的孩子 满满一船 都被送到澳大利亚 」
依凭稀落的资料,模糊的记忆,玛格丽特带着兄妹俩在英国寻亲。
回到他们并不熟悉的出生地。
找到对他们有印象的邻居。
对方笃定告诉兄妹俩,你们的母亲太爱你们了,绝对不可能将你们抛弃。
「她若是知道,一定伤心欲绝。」
社工,秉持着利他主义的信条。
互助会,以帮助成员解开心结为目的。
然而,玛格丽特意识到,这不是一件通过精神抚慰就可以解决的事。
她决定,帮「孤儿」们开启寻亲之路。
玛格丽特飞往澳大利亚,参加了当地一家福利机构的例行聚会。
借机询问,有没有人是从英国坐船来的「孤儿」?
并告诉他们,你们或许并不是像记录的那样「父母双亡」。
此话一出,全场悄然无声,所有人陷入沉默。
但随即,人们一拥而来,沸沸扬扬。
这些早已成家立业的成年人,突然都变成了迷途的小孩。
他们露出惶惑又期待的目光,不断追问玛格丽特。
「我的母亲真的在世吗?你能帮我找到她吗?」
玛格丽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
她不得不向自己的工作单位申请资金,请求专职详查此事。
本以为会受到阻挠,但上司却看中了舆论价值,给了她两年时间。
还帮她找到记者,写出「帝国弃儿」报道,登上了多张报刊的头条。
消息一出,人皆哗然。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弃儿」看到这一消息,写信向玛格丽特求助。
人数早已上万。
如此惊人的规模,怎么可能没有书面记录?
她在英澳两地各种相关机构搜寻资料、寻消问息,试图找到官方的定义。
但得到的回应都是,无可奉告。
玛格丽特只能用最传统也是最费力的方式,实地调查走访。
与一个个当事人见面,探寻他们早年的记忆。
去相关机构,逮住知情人士旁敲侧击。
翻阅当年的报纸,不放过任何一条蛛丝马迹。
所有碎片拼凑起来,才看出了这起悲剧的全貌。
这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官方盖章的移民活动。
从 19 世纪开始,直到 1970 年。
地方政府与慈善机构合谋,组织了大规模的儿童移民。
以提供优质的生活为借口,将家境贫困的人或是未婚女子产下的孩子强行带走,送往其他国家,最主要的是澳大利亚。
丑恶的事件包裹在一个又一个精美的谎言中。
亲生父母被告知,孩子送去了领养家庭。
孩子被告知,父母去世了,只能呆在福利院。
再长大一些后,孩子们又被灌输:可以去澳大利亚过一种完美生活。
那里有香甜的橙子,和煦的阳光。
但实际上,他们得到的是饥饿、强迫劳动和性虐待。
有人年仅 8 岁就成了清洁工,40 年的人生全都花在擦洗地板这一件事上。
有人路还没走稳,就要学会铺水泥地,被滚烫的水泥烫伤皮肤。
10 岁后被告知必须偿还抚养费用,使其还没成年就负债累累。
有人被带进教会。
等待他们的是施暴、虐待、性侵。
他们无人关心,自嘲猪狗不如。
但却不知,在 50 公里以外,他们的母亲正日夜思念着他们。
这一切罪恶的渊薮,是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
即向澳大利亚输入白人,增加殖民地的白种人比重。
20 世纪以前,澳大利亚曾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遭受过种族主义者的残暴清洗。
但 20 世纪后,种族主义依然残存。
据不完全统计,13 万英国儿童,被当作种子一样随意播撒,成了历史的牺牲品。
玛格丽特完全是以一己之力,撕开了这不为人知的血泪史。
但和大部分揭示社会黑暗的影片不同。
这部电影并不是言辞激烈的檄文。
女主也并没有被塑造成一个反抗强权的斗士。
相反,她无力地告诉这些受害者:
「你失去的,我补偿不了。」
她一开始仅仅是为了认真工作,养家糊口。
但当她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把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她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在她终于挖掘出真相,并将其公之于众后,反而彻底垮了下来。
她被外界质疑是别有所图,她遭到福利机构的毒手。
但更严重的是,她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
和研究南京大屠杀后严重抑郁的张纯如一样。
玛格丽特原本拥有一切,幸福的家庭,乖巧的孩子,深爱她的丈夫。
她是一直习惯被爱和被照顾着的。
直到无数人的苦难一齐涌入她的内心。
她患上了 PTSD,会在半夜忽然心脏加快,呼吸急促。
她没有勇气去藏污纳垢的教会,即使那里并没有自己的回忆。
正如导演所说,他想讲的不是受害者的故事,而是幸存者的故事。
我们大部分人和玛格丽特一样,拥有平凡又安定的生活。
但那些「弃儿」所遭受的一切,让我们看到——
我们没有遭此劫难,仅仅是因为侥幸。
出生地点,出生时间 ……
任何信息稍有偏移,我们就可能被无故打入牢笼,成为时代的弃儿。
13 万遭受了无妄之灾的人们,终其一生也难以治愈。
他们从小陷入身份认同障碍。
长大后母亲二字依然是软肋。
奋力赚钱来弥补自尊,但仍学不会直视旁人的眼光。
即使有了配偶、孩子、新的家庭,还是不得不用药物维持正常生活。
对此,玛格丽特所能做的仅仅是——
复原真相,保持记忆。
她为他们还原了语焉不详的过去。
她让他们个人的历史线得以完整。
影片最后,有的人幸运地找回母亲,续上了被拆散 40 年的母子情。
也有人来得太晚,只能在墓前相见。
虽然遗憾,但也已经可以坦然接受。
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自己是被深深爱着的。
看清生命的全貌,才能最大程度上卸去重负,实现和解。
本片拍摄过程中,英国当局承认了这一历史错误,并公开致歉。
2009 年 11 月 15 日,首相布朗就此事件公开发声。
「我们花时间倾听幸存者和那些错误政策受害者的声音十分重要。」
在电影之外,给这个故事落下了一个亡羊补牢式的句点。
而这,也正是影片的主旨。
既成的事实无法更改,扭曲的人生难以重置。
但至少可以选择直面,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伤痛会淡去,记忆有力量。
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抵抗遗忘,负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