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电影圈发生了一件怪事,让人摸不着头脑。
美国知名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在统计2023年全球票房时,榜单内竟然没有一部中国电影。
那按照实际票房,中国电影到底能不能入榜呢?
我们比一比就知道了。
去年内地票房最高的《满江红》,全球票房达到6.67亿美元。
这一数字超过了《小美人鱼》的5.69亿美元,应该替代它列入第7位。
而《流浪地球2》全球票房5.98亿美元,紧随其后,应该排在第8位;
《孤注一掷》票房5.41亿美元,应该排第11位;
《消失的她》票房4.97亿美元,应排第12位;
《封神第一部》的全球票房也有3.73亿美元,应排在第21位。
也就是说,全球票房榜TOP21,中国电影应该占据5个席位。
现在是直接给你从全球整“消失”了。
有趣的是,当我们细看《芭比》、《奥本海默》、《银河护卫队3》这些电影,会发现内地票房又被自动纳入全球总票房了。
好一个“薛定谔的全球”。
无独有偶。
不久前第96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入围名单公布。
我们中国内地报送的《流浪地球2》,未能入选。
当然这事其实咱们也无所谓。
也犯不着和日本、乌克兰、墨西哥、英国、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争来争去。
不过这两件事放一起,确实令人笑而不语。
美国一位普通网友,一语道破了其中奥秘。
“我昨晚看了中国电影《流浪地球2》,它比最近的任何一部好莱坞电影都好。
美国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在他们狭隘的西方节目之外,存在着一个丰富的艺术和媒体世界。”
这番话,可谓苦口婆心。
其实道理很明白。
别看全年票房榜,美国电影依旧能包揽前六,雄踞霸主宝座。
但细看之下,已是千疮百孔,刀山剑林。
而美国的主流圈层,仍然保持着不可一世的高傲。
不仅看不到危机,反而在另一条路上,越走越远。
01、
2023年,美国电影的票房门面,有两部。
14.4亿美元的《芭比》,13.6亿美元的《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
但这两部电影,放到历史票房总榜上,只排在第14位和第17位,表现并不出色。
更大的问题在于,好莱坞电影目前的票房收入,已经越来越依赖本土市场。
比如上面这两部,本土票房基本占到一半。
对照2019年的《冰雪奇缘2》,全球票房是14.58亿美元,其中本土票房只占三成。
到了中国市场,好莱坞这三个字,也正加速跌落神坛。
2023年中国市场票房前10名,都是国产电影。
往下拉到第12位,才看到《速度与激情10》,也只赚到9.84亿元,完全没了前几部的风采。
范·迪塞尔肚子在“横向发展”,俗套的剧情已编无可编。
但继续从IP榨取金钱的心,却不肯放下。
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7》也是如此。
以故事庞大为由,将电影拆分成上下部。
剧情也因此变得冗长乏味,观众在电影院里如坐针毡,内地票房最终只有3.49亿元。
比起2018年《碟中谍6》的12.45亿元票房,差距实在太大。
迪士尼漫威和华纳DC两家的超级英雄电影,如今也走到了拐角。
超英电影的崛起,仰仗的是美式英雄主义+顶级视效。
但随着角色和演员阵容的更替,故事的俗套和模式化,观众也逐渐审美疲劳。
如今再提起超英电影,多数观众都不再像以前那样狂热了。
回顾2023年,好莱坞电影的招数并没有减少,来到我们内地,也并未受到太多的限制。
但这些电影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02、
其实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不外乎做到这几点:以足够多的卖点吸引观众,再用新鲜的故事留住观众。
就拿张艺谋的《满江红》来说。
该片的豆瓣评分只有7.0,现在你随便问那些看过的观众,多数都会说不好看。
因为故事本身的漏洞和硬伤太多,难以称为好电影。
但《满江红》的上映赶上大家都“有钱又有闲”的春节档;
其“剧本杀”结构的故事足够曲折、反转多;
再加上沈腾、易烊千玺 、张译、雷佳音、岳云鹏众星加盟,以及全军朗诵《满江红》的卖点,能够拿下45.44亿元的高票房就不奇怪了。
再说《流浪地球2》。
确实是一部成熟的,从故事剧本到演员、服化道、特效打造都近乎完美的商业大片。
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电影分别从周喆直、图恒宇和刘培强三个人物的视角,展现了末日状态下,从上层、科学家到军民的众生相。
其突出的特点在于,电影既着力塑造了为了全人类甘愿付出的平民英雄,又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突出了自我牺牲的主题。
这些属于东方文明的主题,都明显区别于好莱坞电影宣扬的那种个人英雄主义,也让全世界看到了我们中国电影的思想高度。
而且《流浪地球2》作为中国内地影片也被报送参选奥斯卡,让西方国家看到属于中国的科幻片。
金鸡奖的最佳故事片《封神》,则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输出。
其故事改编自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和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
服化道,以元末明初的水陆古画作为参考,融合商周青铜器的图案元素和宋代山水画的美学元素精心设计,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东方艺术之美。
选角和演员阵容上,导演乌尔善用海选+培训的方式,选中了一帮形象气质俱佳的青年演员。
在电影中,如于适、陈牧驰、此沙等男演员,既呈现出东方男性的阳刚之气;
像娜然、那尔那茜、袁泉等女演员,又呈现出东方女性柔媚的美感,这些都是电影的卖点。
《封神》在暑期档也拿到26.34亿元的高票房,豆瓣上有100多万人打出7.8分,这都能说明电影的优秀。
在网上的2023年底十佳内地电影评选中,《流浪地球2》和《封神》是观众最为喜爱的两部电影。
一是代表中国科幻电影的新高度;一是代表中国神话电影的最高水平,两部同样优秀的作品出现在同一年,足可证明中国电影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
到了年底,还出现了像《三大队》这样的,以真实人物事件为蓝本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口碑好片。
在审核尺度有所放宽的当下,《三大队》让我们看到了内地电影在现实题材方面能够挖掘到的深度,也看到了这一类型片的发展前景。
国外网友盛赞我们内地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和媒体世界”,去年也确实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国产电影。
我们有理由相信,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以后还会出现更多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百花争艳的国产好片。
03、
也许有人会说,《封神》三部曲还不是模仿《指环王》三部曲的创作模式;
而《流浪地球》系列虽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其工业制作流程,也都是“偷师”好莱坞电影的那一套。
这话说得也没错,长久以来,我们都把好莱坞当作老师,我们的电影工业化过程,也正是学习好莱坞模式的过程。
早在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国门的打开,就有许多好莱坞大片以音像制品的形式,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内地,让我们看到那些“火爆”的视觉大片。
当时,就出现过一些探索性的犯罪动作片,比如《疯狂的代价》、《最后的疯狂》、《银蛇谋杀案》等。
这些电影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制作粗糙,故事的逻辑性也不强,但其诚意十足,动作场面都是实景拍摄,特技演员都需要冒着很大风险,才能完成镜头。
到了90年代,随着统购统销模式的结束,“好莱坞大片”迎来内地市场开放的曙光。
《亡命天涯》、《红番区》、《真实的谎言》闯进国内,迅速占领内地市场。
1998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票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6亿元,成为无数观众心目中的经典好片。
与当时还在学习如何讲好故事的内地电影相比较,好莱坞电影在故事创作上,早已非常成熟,其特效制作和服化道水平,更是要高出一大截。
1991年的《终结者2:审判日》,已经在用CG技术打造液态机器人,而当时的中国内地根本没有CG特效技术。
这种差距如鸿沟一般难以抹平,因此当时我们才会对好莱坞电影那么追捧,潜移默化间,也受到其镜头之下的思想灌输。
比如《独立日》,虽是一部讲述外星人入侵的商业大片,其片中所宣扬的以美国为核心领导全世界的霸权主义,何尝不是一种“糖衣炮弹”呢?
这个时期的内地电影人,也一直抱着谦恭的态度,创作上包容和学习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模式;内容上兼顾艺术性和通俗化,认真打磨剧本;资金投入上则尽量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像专注于抗战大片的冯小宁,就拍出了《战争子午线》、《黄河绝恋》、《红河谷》、《紫日》等高分作品。
不仅在故事上做到还原历史,情节扣人心弦,其实景拍摄的,密集而宏大的战争场面,也令人印象深刻。
1997年张艺谋推出了《有话好好说》,冯小刚推出了《甲方乙方》,都是内地导演在商业喜剧类型片上的探索和尝试,也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
1998年冯小刚的《不见不散》,更是以4301万元的票房,成为当年票房最好的内地电影。
2002年张艺谋集结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陈道明、甄子丹等众明星拍出了《英雄》,如今被认为是中国内地电影走向商业化的一个标志。
其实这部电影,也是跟风两年前李安拍的好莱坞武侠大片《卧虎藏龙》。
但从《英雄》的制作能够看出,随着电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电影在制作水平上的差距也正在缩小。
《英雄》中服装、道具、场景的设计,打斗场景的打造,比起《卧虎藏龙》也并不逊色。
香港回归后,随着港圈电影人北上,为内地电影市场注入新的血液,带来了经验和技术;
世界电影文化和CG技术方面的交流变得频繁,也加快了内地电影制作水平上的发展和提高,使东西方电影在拍摄技术上的差距日渐缩小。
然而此消彼长,中国的电影在进步,以前被当作“老大哥”和学习对象的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潮流的冲击下却在墨守成规,变得固步自封,反而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创意不足,“续集”电影越来越多。
每部商业电影的成功,都意味着开启一个新的电影IP,其后便会接二连三推出续集电影,直到把这个IP的剩余价值榨干。
甚至一些80年代的古早IP,都被翻出来继续推出续集。
比如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系列,在80年代曾经风靡全球,4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被挖掘出来,推出了《夺宝奇兵5》。
男主角哈里森·福特已经80出头,老得打不动了。
为了让年迈的福伯匹配这部冒险动作片,导演詹姆斯·曼高德不惜花费高额CG制作费用来为他“减龄”,打造出片中的年轻版琼斯博士形象。
好莱坞电影的剧本创作,都有一套“公式”和模式。
比如众所周知的“三段式”故事结构。
电影开头几分钟之内需要有小风潮;电影的中段到哪里需要一场重头戏;后半部分剧情该怎么推进,又该如何收尾,都严格按照一定的“公式”进行。
像华纳、迪士尼这样的大公司,管理层往往会频繁介入电影的制作过程,使创作剧本的编剧,和执导电影的导演,每段情节、每个镜头都按照他们的要求来,丝毫不敢造次。
这样无孔不入的干预和介入,都会对电影创作造成巨大的影响。
像才华横溢的温子仁,拍摄《海王2》的过程就遭遇多次“场外”干预,故事情节和镜头一改再改,上映前风波不断,最终呈现出来的电影,也没能迎来好口碑。
更严重的是,以往好莱坞电影赖以生存的普世价值和文化意识,也一步步被带偏。
如今的主流商业片中,往往不管剧情本身是否合理,强行加入许多非裔、亚裔、拉丁裔角色。
这些“政治正确”的骚操作能够得到美国观众的认同,却不能使全世界观众都接受。
譬如今年上映的迪士尼电影《小美人鱼》,就因将女主角小美人鱼爱丽儿换成留着脏辫的黑人女孩,而受到全网质疑。
这些选角的争议,不仅影响了电影的观感,也使部分难以接受改变的观众,失去对电影的兴趣,伤害的还是电影本身。
04、
1971年,李小龙在美国访谈节目《皮埃尔·伯顿秀》上说过这样的话:
“中国一旦打开大门之后,人们就会更加了解中国,外国人就会觉得很多东西,嘿!不一样哦!在这样一个新旧对比之下,新的事物就会产生,因此未来是一个很有趣很多元的时代。”
半个世纪以前的李小龙,就早已预见到这个时代的来临。
李小龙被视为第一位“闯出去”的中国电影人,他在美国参演《青蜂侠》的时候,拿到的片酬只有450美元,是全剧组最低,甚至只有那些临时演员的一半,所受到的歧视和排挤可想而知。
但当时的李小龙仍然充满自信,他以超越常人的眼光,看到的未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以及“多元的时代”的到来。
好莱坞电影的“傲慢”由来已久,但时代已经变了,固步自封、停步不前,对新生事物缺乏包容心,只会被时代淘汰。
巨星汤姆克鲁斯们,救不了它,大导演卡梅隆,也救不了它。
未来是一个世界电影百家争鸣的时代,好莱坞将不再是“世界电影中心”,我们中国的电影,也必将走出国门,以文明古国的文化魅力影响全世界。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