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三十了,有一件事值得提醒一下:
请珍惜这个大年三十,因为它将是未来5年的最后一个年三十。从2025年到2029 年,连续5年的除夕都是大年二十九,再想过大年三十就得等到2030年了。
未来五年的年三十都“不见”了
这不是大年三十第一次“消失”了。
从2000年算起,到目前为止有8年都没有大年三十,分别是2000年、2001年、2003年、2006年、2012年、2013年、2016年和2022年。但这些年份的大年三十只是“消失”了一年,第二年就又回来了,今年则不同,2024年2月9日是近年来最后一个大年三十,未来5年都只有大年二十九。
未来5年的大年三十,都去哪里了?
都是月亮惹的祸
日子的多和少,其实和月亮息息相关。
天文学上把月亮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称为“月相”,这种变化主要来源于月球、太阳和地球相对位置的改变。
月球和地球一样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全靠反射太阳光发亮。当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时,月球就以没有阳光的黑暗半球对着我们,此时的月相叫做“新月”或“朔”,这一天叫“朔日”,即一个月中第一个无月之日,相当于农历初一。此后,月亮就开始进行一个完整的周期运行。
图源:参考资料[1]
这月相一个完整的周期变化,也叫作一个朔望月。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朔望月周期并不是一个整数。
朔望月的变动范围比较大,从不足29.3天到29.8天多都有可能,为了方便计算日子,就要有一个固定数值,于是就使用朔望月的平均长度29.530588天。但是天数必须是整数,同时要兼顾农历每月初一必须为“朔日”,我国农历就规定两个“朔”之间的天数为一个月,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大月和小月分别占六个月,因而农历一年大约是354天。
农历大小月的排列不固定,连续两个大月或小月也是常事。如果遇到腊月的“朔”到正月的“朔”之间只有29天,即腊月是小月,那大年三十就会暂时“缺席”,如果有30天,大年三十就会按时出现。
例如,2024年1月11日这天是腊月初一,到2月10日正月初一中间一共有30天,属于大月,大年三十自然不会“缺席”;而2025年1月19日是腊月初一,到2月17日正月初一中间只有29天,属于小月,过完腊月二十九就直接进入大年初一了。
从2025年到2029年,腊月到正月之间的天数都是小月,所以才会出现连续5年的除夕大年三十“集体消失”的特殊情况。往后的2031年和2032年,以及2039~2041年的三年时间,大年三十也会持续“隐身”。
不断变更的除夕
大年三十的“消失”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在很多人心里,除夕就是大年三十。
实际上,如今除夕是中国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可能是大年三十,也可能是大年二十九,然而在古代,除夕不仅可能不是大年三十,甚至可能不在农历腊月。
这主要是因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较看重对岁首的规定,也就是以哪个月份当作一年的开始,加上每换一个朝代,历法也随之改变,这就导致新年的起始月份比较混乱,相应的,岁末年初的“交接日”(即除夕)也不一致。
具体说来,先秦之初,各国的历法还没有完全统一,岁首的起始时间也是由各国自行设定。据《史记》记载,夏朝以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到秦统一后,在全国颁行颛顼历,以十月为正月,这种用法一直持续到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重新修订历法,制定了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日的太阳历,同时纳入二十四节气,改革置闰方式,至此中国传统的农历才基本形成。
在那些岁首变来变去的年份,自然岁末年初的“交接日”也变来变去。
城隍庙大罗盘 图源:视觉中国
那么我们今天的除夕到底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呢?
“除夕”正式走进我们的视野则是到了晋朝。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首次提到“除夕”一词,说明自晋以后基本形成了“除夕”的概念。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
酒食相邀,称为“别岁”;
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
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由此可以看出,晋朝的除夕活动和我们今天的除夕大抵相似。除夕夜合家团聚,吃喝玩乐以及守岁的习俗也一直延续到现在。除夕作为节日发展到隋唐,成为全民参与的年终大节,和我们今天的除夕同义。
图源:视觉中国
那么,即使古时“除夕”专指哪天不确定,古时的人就不过“辞旧迎新日”吗?
虽然古时的“除夕”是否和现代一样,专指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尚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尽管在过去岁首存在差异,但古人会选择在新旧交接的时间点举行祭祀百神和先祖的祭祀活动驱邪迎福,算是“除夕”的雏形。
只不过那时候还不叫除夕,而叫做“蜡(zhà)祭”和“腊祭”。
先说蜡祭。蜡祭是比较古老的农业岁时遗俗,主要在郊外和田间进行。天子带领臣下和民众对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农神进行祭祀,欢庆农业丰收的同时报答包括益虫在内的众神对收成的保障。
蜡祭之后,就是全民放假了。人们不再劳作,可以享受过年的娱乐和清闲。从这个角度看,这和现代除夕之后人们迎来假期很相似。
再来说腊祭。这里的“腊”指的是腊肉,是古时用猎获的动物制成的祭品。腊祭主要是进行祭祖活动,包括答谢五祀(门神、户神、土神、灶神、路神)和各自祖先的保佑恩赐,祈愿来年风调雨顺。
新年祭祀的食物 图源:视觉中国
蜡祭和腊祭原本是两个独立的祭祀活动,分开举行,互不干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社会巨变、“礼崩乐乱”,加之蜡祭和腊祭日期相临近,两者逐步合二为一,统称“腊祭”,成为一个酬拜百神、祭祀祖先、欢庆丰收的年终综合性节庆。
《史记·天官书》记载:“腊明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可见腊日(举行腊祭的那一天)是年终祭祀的终点,相当于如今的除夕。如果要看各朝的腊日,就要根据岁首月份往前推才能得出。以周朝为例,十一月是正月,大致可以推断它的腊日的月份应该是孟冬十月。到汉代,官方就正式确定了腊日的日期,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现在年三十与大年初一在时间上前后相接,但腊日与正旦(正月初一)并没有严格遵循这一规矩,唯一相同和不变的是二者都有送旧迎新的性质。
我们也不必过于纠结大年三十的有无,即便有的年份少了“年三十”,但年味不会少,过年的习俗和欢乐团聚氛围也不会少。
参考资料:
[1]何仙群.月相及其变化中应讲清的几个问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10):55-56.
[2]刘雅卿.关于月相图的判读[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02):67-68.
[3]贾海燕,王秦江.“月相四分”新证——以晋侯苏钟铭文《日书》“禹须臾行日”比照[J].社会科学动态,2022(08):95-100.
[4]李翠华.先秦至唐宋时期春节习俗研究[D].广东:中山大学,2010.
[5]林文娟.唐代除夕节俗与诗歌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5.
[6]朱彦民.从“年”“岁”“祀”看先秦时期如何过年[J].中原文化研究,2022,10(01):7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