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今年7月允许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第一波喜欢周游世界的老外陆续抵达中国。对中文一窍不通,全凭孤勇的他们,将神秘的东方中国当作奇幻冒险地,让人捧腹的误会和挑战一桩接一桩。
网上流传的短视频里,有在北京被新疆拉条子的长度吓一跳的美国夫妇,学着本地人一口面就一口蒜,结果惨被辣哭;有在上海买煎饼的英国小哥,一本正经跟屏幕外观众解释“这个中国的早餐可丽饼”。还有一个加拿大中东裔小哥,去了重庆,看到抄手特别自信的说“I know this, this is dumpling (我知道这个,这个是饺子)”,结果被店员小姐姐义正言辞地纠正:“no dumpling, 抄手!”小哥被训得一片茫然。
视频看得多,也大概总结出初来乍到的老外对中国菜有着哪些共同偏好:
长相、口感接近薯条的狼牙土豆,比起上海特色粢饭团、炸糍粑更具诱捕力;肉夹馍和煎饼果子盲选率也高,可能是因为跟汉堡和可丽饼撞脸。饭点他们通常会在馆子里问有没有“面条”。实在半句中文都说不出来的老外,会去装潢洋气的咖啡厅,咖啡可颂来一发,然后对着镜头猛夸,说在中国吃到了家的感觉。
那些我们日常看不上的“白人饭”,成为这群老外眼中善解人意的“老熟人”,能把初来乍到的他们从吃不懂和吃不习惯的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我想起了前阵子被网友嘲讽得红红火火的把盖浇饭改名为“中式能量碗”:有没有可能,我们本地人觉得这样偷换概念是做作的噱头,但对于文化语言不通的“白人胃”老外,却是最好的饮食沟通使者?
毕竟门钉肉饼换个名字也不是不能叫中式pot pie、新疆拉条子重新包装一下也能叫做新疆style pasta、东北大拌菜更是直接改名chinese salad没毛病……
用老外们熟悉的方式,对他们实施味觉输出,然后把卖价提高到与欧元/美元/英镑的国际消费水准持平 ——这种中餐西化的玩法,换个视角看就不是把本地人当韭菜了,而是担当为国增光赚外汇的角色啊!
上个月我去了趟土耳其旅行,也算是当了一回土耳其的老外,在语言文化皆不通的国度,来了趟特种兵冒险。
土耳其距离北京11小时飞行时间,廉价航班就只能在经济舱歪脖子睡。等到伊斯坦布尔落地,身体已经被掏空了。机场空调冷风十足,人从里到外拔凉,只想来杯热水唤醒自己。但我知道,热水在国外是稀缺食品,一般只有少部分的餐馆有热咖啡和热茶,哪怕酒店房间也不会配备热水壶,所以不抱希望,只求自己肠胃能尽快入乡随俗,硬撑过去。
然而同行的朋友突然兴奋地奔跑起来,告诉了我天大的好消息。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远处的角落里,竟有两个红色的中文字在闪烁:“热水”。
此刻,“他乡遇故知”几个字,在伊斯坦布尔机场大大地具象化了!
中国人诱捕神器一现身,我对土耳其的好感指数嗖嗖上升。跟当地人了解了为什么土耳其机场会有热水,才得知土耳其人均年消费茶叶3公斤,不仅喝热水是日常,茶叶更是必需品,于是机场专门配备热水机。大概了解到中国人对热水的需求,也贴心地标识上中文,算是茶党民族的隔空互信。
有着热茶的解腻,我们以为可以肆意开吃,于是为了充分尊重和融入当地文化,顿顿地道的烤肉+糖油奶热量炸弹。但也才两天,我和朋友就开始大呼受不了:所有毛孔仿佛被奶糖塞住,灵魂不断呼唤一碗蔬菜靓汤、或者清粥酱菜回血。只可惜,偌大的伊斯坦布尔旧城区,找不到一个中餐馆。
直到我无意间在某家餐馆菜单上,发现一个长得极像西安酸汤饺子的食物,以及看起来很像“肉末茄子盖饭”的米食!
我俩中国胃亮了,冲进店里,手脚并用的点了一个“饺子”和“盖饭”。土耳其的这种饺子,当地人叫manti,词源显然跟中文的“馒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知道是不是从从东亚一路跑到西亚,从肉包子演变成厚皮薄馅的牛肉饺,然后与当地文化结合,才变成了这个仿佛陕西麻食+酸汤饺子+西亚风情的变形体。
朋友的肉末茄子口味也很熟悉,当地人叫musakka。油滋滋的厚茄子和香喷喷的肉末,属于中国胃都能接受的下饭神器。
这顿饭拯救了我。尽管不是中餐,但我的中国胃接受了它,它就像中餐在土耳其的变形,让我找到了一丝家的感觉。
后来在家刷144小时老外在中国特种兵探险,我也会时常想起这段经历。换位思考下,或许语言不通的老外面对北京爆肚、上海糟猪舌,重庆江湖菜,北京葱烧海参,内心震撼度与我们看到北欧拌牛宝、希腊咸鱼卷西瓜、拉美烤豚鼠等差不多,不是不想爱,而是太陌生,爱不起来。这时的他们,大概只想要一份肉酱意面、一杯玛琪雅朵,来唤回身体的安全感。
毕竟没有人想在异国他乡感受陌生而孤独的生活,胃也不想。我也开始理解为什么视频里的老外,最喜欢的中国城市往往都是上海。作为“白人饭”分布最多最广的城市,上海如今可能就是我们最拿得出手的超级国际牌。
上海是绝大多数第一次来中国的老外登陆地,也是他们对中国的第一印象:
日本社恐i人小哥osada,来上海前被外网各种逆向安利,说中国环境糟糕、治安糟糕、各种糟糕,原本惴惴不安,结果飞机上海后,发现城市干净又卫生,半夜逛街也非常安全;
英国Joel夫妇,感叹上海非常适合外国人生活,国际化且井然有序,无缝衔接的电子支付太方便了;而且进公园连实体门票都不要,刷脸就行。
德国旅行家Ken住进设计感无比前卫的主题酒店,不断赞叹中国人审美在线,铁路时速300公里难以置信……
这些习惯英镑欧元美元日元物价的老外们,来到上海后发现不仅环境语言无缝衔接,对比一杯咖啡5英镑(约人民币45)起的伦敦,一盘沙拉至少10欧元(约人民币78)的巴黎,同为世界一线城市的上海,物价也是无比良心。被我们总是拿来嘲笑的沪币体系,放在它们眼里,成了正常不过甚至感人的存在。
据在上海的朋友跟我说,今年暑假,“豫园跟捅了老外窝似的”,“思南公馆外面完全就是老外的世界”,在纽约读书的朋友也跟我说,外网的“小红书” instagram上,出现了不少直面老外的上海餐厅广告。
一家上海的意式冰淇淋gelato小店,将中药、养生这个与冰淇淋距离十万八千里的标签相结合,将小店做成中药铺的模样,用中英双语卖枇杷膏+五黑茶+八仙果三拼的gelato。不仅她刷到了觉得有趣,想立刻回国试一试,评论区里一些在上海的老外也露出了好奇,纷纷表示在哪里可以吃到。
这种跨界,乍眼一看怪力四射,仔细看就是中西合璧:外国人都知道gelato但不一定听过枇杷膏,但当枇杷膏被定位为“中国植物蜂蜜”,一种自带东方神秘气息的滋味,就成了可以走向国际市场的全新身份。或许未来纽约的某个鸡尾酒吧就会出现中国植物蜂蜜作为灵感的调酒,谁知道呢?
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也是世界的上海,沪币在这个视角下看,更是一种隐藏的国际支付体系。被重新标签上西方美食概念的中国饮食,也在努力地充当国际饮食文化的桥梁。
“番茄鸡蛋能量碗”的目标受众群体,大概从来不是我们这些土生土长,深知如何在街头小巷里寻觅老手艺好滋味的中国人。毕竟作为舌经百战的中国人,你可不会为改了名字,身价就翻了倍的“中式能量碗”埋单。
面对虚高的价格,吃不饱的消费陷阱和烟火气负感的沪式北欧菜,我们大概率会嗤之以鼻,然后昂首阔步走进上海隐藏的弄堂里寻找美味,那些路边看起来“邋遢”,但价格亲民味道新鲜的黄鱼面,老上海老方法做的排骨年糕,一般的老外吃不习惯,也找不到。
但上海从来不只是我们的上海。根据海关数据,今年五一期间境外客流超过10万人次,一季度上海外籍旅客达118.5万人次,比2023年同比增长6.9倍。前面提到的豫园,即使最酷热的八月,依然是老外扎堆,国际化程度堪比上海迪士尼。
其实豫园也是上海的一种缩影,既有东方风情,又足够现代,英语普及度高,让外国游客可以沉浸其中不会觉得难以适应。至于豫园是不是真·上海,上海本地人会不会逛,对于144小时的过境老外来说,不重要。作为游客的老外更追求的是能在自己的舒适圈内,感受古老东方神秘模样的谈资。如果让他们都去品尝带着鸡头的白斩鸡,火锅里的猪手,大概会把他们都劝退,回到自己国度里,跟去传播讲述的,就不是中国摩登现代化,而是让人“望而生畏”的饮食偏见。
我印象很深的一则视频里,上海街头卖生煎包的阿姨如今已能自信地跟老外对话。尽管语言体系不同,哪怕她只能蹦出twenty five这个英文,但笑容和肢体语言是共通的。虽然只是简单一买一卖几个生煎包,但仿佛能看见他们交易的是相互理解欣赏的文化传递。
世界已经很纷乱,我们要做的,大概不是让彼此更加割裂地成为一座孤岛。无论是土耳其的酸汤饺子,还是上海的番茄炒鸡蛋能量碗,某种程度来说,都是在给异乡的人,提供一种名叫熟悉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