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婚恋一向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最近,相亲市场又涌入了大批年轻人,不是冲着找对象,而是去给别人兼职当媒人。
早在2022年,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就以《年轻人热衷当“兼职红娘”,有何好处?》为题展开了一轮全网讨论。同样是灵活就业,白领兼职当“红娘”似乎满足了打工人想要摆脱虚无感、接触现实的需求,听起来还挺攒功德。就这么着,本文的主人公小红入了行。
小红入行是为了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下找个副业赚钱,几天前退圈,是为了防治气出来的乳腺结节。
她的客户大多是90后同龄人,据她观察,相亲早就不再只是过年回家的限定节目,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主动相亲。不久前,Soul App与上海大学社会学青年研究团队联合发布的《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里也显示相同的趋势:
当代年轻人对婚姻的期待并不像舆论预设中那样低,在不确定性增强的当下,坚定的不婚或独身主义,会部分被婚姻制度带来的稳定感所动摇,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渴望早婚;与此同时,近年来以兴趣社交为基础的“轻相亲”也正在逐渐流行,越来越多工作繁忙的男女愿意通过一盘密室逃脱或腰旗橄榄球认识新人,随后水到渠成地牵手成功。
而落实到具体做法上,促成一段婚姻越来越像“完成一个项目”,在个人精力也“降本增效”的时期,连兴趣社交也会成为能量消耗,于是,想在婚姻市场试试水的年轻人开始主动投向相亲机构,几万乃至几十万的相亲套餐换来他人代劳的“精准定位诊断”和“通往幸福的人选匹配”,红娘在其中牵线搭桥,“遂成一段佳话”。
现实当然不是佳话。在需求和需求裹挟的情绪下,相亲机构所见的真实很赤裸。相亲有时像人逃避倦怠躲进的胡同,有时又是人寄托幻想的许愿池,得偿所愿的只能是少数人。回到起初那个问题,年轻人希望“找个伴/生活搭子”,但一个人真的可以通过“整合资源”“补足信息差”的付费相亲,“认识”另一个人吗?
以下是小红的红娘见闻。
1
你图啥
——灵魂拷问之人为什么要相亲?
来花钱找相亲机构的,多数真正想结婚,少数是来献个艺,也有个别纯粹来现眼。通常,男女嘉宾加上微信后的前三个回合是这样的:
男嘉宾说你好,然后点评一下女嘉宾的照片(你很好看/可爱);
女嘉宾说谢谢,然后肯定一下男嘉宾的事业(你年轻有为/条件优秀);
男嘉宾说哈哈,然后奔向主题(介绍自身情况/询问对方情况匹配度/询问是否外出见面);
硬件条件匹配的前提下,他们告吹的理由也有规律可找:对男嘉宾来说,多半是对女方的外形不够满意;对女嘉宾而言,多半则是对男方的性格/细节习惯等无法忍受。
进了这行之后,小红对如何分类顾客也有了自己的答案。甭管年龄多少,会来相亲机构尝试购买自己姻缘的人大致不出三类:
一类并没有明确的婚恋诉求,但知道自己并非坚定的不婚主义,无法与强大的家庭压力持续顶牛;
另一类有明确的诉求,但也明确不想花精力从头建立长期关系,找结婚搭子像做项目,需求拉通,颗粒对齐,只求以最高费效比解决问题;
最后一类是仙子扎堆区,基数不多,但个个致命,男女皆有,男的居多,他们是俗话说的“正态分布最两头的人”,除了找机构,也不指望能靠自己找到对象。前两类在近年逐渐增加,最后一类遵循宇宙公理始终守恒。ta们往往也会成为奇葩戏台上最璀璨的明珠。
让我们首先欣赏一段VCR。
男嘉宾1号,赐名“风纪哥”,见面后女方提出AA账单,风纪哥潇洒表示“哥不缺钱”,但作为回馈,希望女方放弃美甲,理由是“怕她干活不方便”。
《世界名著:你和很多做美甲长指甲的女的不一样,很贤惠的》:后续进展,风纪哥收下了AA后的转账,并补充“还有奶茶一人19”
男嘉宾2号,赐名“梦哥”,梦哥的特长是说梦话(梦话部分可见下章),在小红的不懈努力下梦哥匹配上一位女嘉宾,女嘉宾家境优渥,由于一些特殊自身原因,愿意接纳男方“入赘”,但梦哥并不满意,开始与女方的狗争夺生活费。
《世界名著:她把钱花给狗,我不就没钱花了吗》:据说后来梦哥和女嘉宾出来吃下午茶,非赖着让女嘉宾掏钱买甜品塔,买来他一人吞了大半。不愧是定位清晰的捞男,好一个蓝颜祸水。
这两位路数邪魅,明为相亲找伴侣,仔细琢磨又好像不尽然。而接下来的两位则纯粹是来搞抽象。
男嘉宾3号,赐名“大富翁”,这位“丸跨”子弟从前呼风唤雨,每月拿着父母发的8k巨额零花钱奢糜风流,他坚信自己可以并且值得找到京津富二代女孩。
《世界名著:我以前富二代,女友人手一只coach》:大富翁目前每月靠自己挣来的4k月薪度日,常给小红打电话,痛骂前女友们不肯把自己以前送的coach还回来。
女嘉宾1号(总算有女嘉宾了),赐名“雌竞姐”,如名所示,她首先发难小红不该在上班期间化妆,有勾引她的潜在相亲对象之嫌;在与小红分享完前男友伤心往事后,雌竞姐表示,都是狐狸精去倒贴导致她分手,之后她也要“斗”过这帮红颜知己。
《世界名著:红娘化妆上班,勾引我的潜在相亲对象》:后来,雌竞姐带上了让她念念不忘的前男友一同前去见相亲男嘉宾,小红建议她为了之后关系正常建立,如果带人最好也只是带闺蜜,雌竞姐表示,“老师,防火防盗防闺蜜”。
红娘这份工作帮小红显著拓宽了对奇葩的认知。在她不算长的职业里程里,她还依次经历过男嘉宾希望直接和红娘谈,省下套餐费;女嘉宾的妈妈希望她假扮成自己女儿去找百万高富帅网恋,搞杀猪盘;女嘉宾来给自己读大二的儿子找对象,因为觉得儿子那读大一的女朋友乱花钱,想要给他找个姐姐包养......
令人道心碎裂的事迹多如牛毛,可能也是因为,太多人的诉求并不真正在于相亲。换句话说,相亲并不是他们面前困局的解法。
这也许和你我、和小红同温层里的故事走向太不一样。物质基础当然是婚姻的重要构成因素,但两个人手拉手去结婚的动力里,“感情”这个词似乎已经丧失话语权,或者说,在相亲故事里,“感情”早就被祛魅了。小红见过不少年纪刚过30岁的女嘉宾,29岁时还无法容忍的东西,一夜之间忽然就变得不再重要。资产看着不错,外形没有硬伤,性格貌似也还行——经机构这么一撮合,一个月后,就可以考虑正式领证了。
推进到这步,小红望着奔向婚姻的同龄女孩的后脑勺,偶尔会想,这样进程下的结合到底是为了什么?它真的比你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时候要好吗?
正常来说,一个月只够恋爱中的三次迪士尼约会。但话又说回来,什么是正常?如果10个人里也只有3个在谈这“正常的恋爱”,那还叫正常吗?
2
麻烦报下条件
——当我们谈论门当户对,在对齐的是什么?
时间往前顺,得先聊聊我为什么会认识小红。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盛宴”。这不过是一段小红随手挂出的聊天记录,以及小红书上某个叫做#吃蘑菇中毒看见小精灵的话题标签。没想到几天内,这条吐槽在奇葩相亲界一举夺魁,收到破万的点赞与互动,将话题下的嫡出帖子“云南吃菌子奇遇”直接逼下榜首。一位崩溃的红娘火了,人们发现这场“抽象艺术”果然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让小红一炮而红的大恩人是位来自外省的在京公务员,让我们称他为魅力哥。魅力哥自我介绍“江西户籍,北京公务员,双一流本科,月收入尚可”,他的需求开门见山:
《世界名著:我的魅力可以打动她的心》
这段魅力发言在评论区姐妹们的群策群力下,被翻译为如下陈述:
“北京流动人口,长得丑,身材圆润,家庭不好,长处是现在没啥钱,要找一位工资高、学历高、长得又美又高又白的京户独女陪它吃几年苦,而且大概率以后也没钱。”
目前评论区的置顶回复是:“买不起镜子就算了,尿也是磨砂的吗?”
撇开这位男嘉宾的魅力行径不表,参与和打量这段对话的每个人怀里想必都揣着一杆秤,秤砣上那个关键词叫做“条件”。
进这行前,小红做了不少功课。市面上,大头永远被世纪佳缘、珍爱网等牢牢占住,中腰部属于区域性或者小体量的连锁相亲机构,再往下就是自发组织运营的小型相亲社群。这几年,相亲流程大部分都挪到了线上。参与者共享同一套话语体系,拿某个在珠三角运营良好的相亲社群来举例,这个社群发祥于985高校,他们的理念是“高效、可靠、经济的相亲模式,倡导抱团相亲,自我营销,自我推广,自我服务,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可靠的资源。”据公众号的官方介绍,创立至今9年间,这个社群已经撮合了数千对良缘佳偶。
如何测试你在相亲市场的竞争力?业内有一套通行的打分标准。按这个社群公开分享的指标来看,条件维度会包含:五官(这个指标在女生填写栏里换了个表述叫“颜值”)、年龄、身高、学历、年收入、消费观、BMI指数、房产、车产、是否211或985、是否港澳台或海外求学经历,以及BRA(这项是女生独有)。一分一操场,说的也许不止是高考。
走向婚姻的那条路,路基是用一种名叫“条件”的耗材铺的。房子、车子和原生家庭情况这样的经济硬实力不必说,男生的身高和女生的年龄会成为双方的争分项。当然,把客观完形填空做成主观表达也是常见的答题思路,比如“年收入15w,但我是公务员”,“身高体重算下来我是个坛子,但我长相吴彦祖”。红娘在其中多少也扮演同谋,“性格比较木讷迟钝”可以翻译为“成熟稳重”,“偶尔开个火”可以表达为“热爱生活,厨艺精湛”,流通着的相亲简历份份“量身定制”,但又各个似曾相识,网上流传着一句略显刻薄的描述:一眼望去,皆是一帮落入凡间的仙子仙女在寻找真爱。
仙友们来自青丘还是昆仑小红其实不在意,相亲机构赚的是信息差,嘉宾档案是她们手上最值钱的资产,她的工作是筛选、包装和动态匹配这批活资产。她自觉做得不错,和相亲看重的物质基础一样,大厂培养出来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是职场硬通货。
但再硬的凡人底子也经不起仙术,等考程来到面试环节时,便是拆天庭盲盒的时间。
熟悉的男嘉宾“梦哥”,自称985硕士,年入100w,名下两套房,要求女方有对等条件。小红跟进审核所有条件资质时,梦哥开始表演惊鸿舞。
《世界名著:我比较吃香,女的又不一样》:在后续电话回访中才得知,房产所在小区基本问一次在一个地方,硕士不是全日制,年收入100w...是对自己未来的期待。
男嘉宾4号的父亲,赐名“傲叔”,家中长子在央企做合同工,每月收入8k,以下是傲叔的赛博墨宝:
《世界名著:好女识英雄,有缘不怕等》:傲叔坚持认为,虽然儿子月薪8k,且家中父母双方仅一方有退休金,还有一个在上高中的弟弟,但配他起码要年薪50万的独生女。
小红的心态很微妙,往重了说,条件一项项摆上台面,总有种入局即被物化的不适;但往实了说,物质基础很重要,“门当户对”已经是在这个神魔乱舞且人人有所图的现状下最低的自保标准了。人人都把筛选婚伴当飞升,于是筛选本身成了历劫。
如果还要多说一句的话,筛选围绕着条件,却不止与条件相关。人与人正通过聊天记录彼此打量,渴望得知,t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经由对话,你为那个屏幕后的人物补足一段叙事。那些经不起审视的沦为小红书上一篇篇爆火的“相亲遇到的奇葩”,在相处中露出破绽的成为“那些年相亲上过的当”,这一切都建立在,无论渺茫程度,相亲是通往你内心某个奔头的一线机会。
你也许会对相亲“累觉不爱”,但渴望真正认识与看见他人,进而贴近他人、建构亲密的冲动,是埋没在无意义信息里的当代人,想要揭发与冲破的本能。
比较沮丧的是,透过相亲我们发现,经不起审视的个体原来真不少。人类的悲喜果然很难相通。
3
当大龄成为问题
——关于匹配的大实话
如果把一次相亲拆解成三个核心动作:梳理条件,排列诉求,最后那个关键步就是付诸行动,即参与匹配。而无论从匹配意愿还是社会现实上来看,这都不是一个女性友好的环境。道理很浅显:无论什么年龄段,女性总偏向寻找比自己年纪略大的男性,而男性永远偏向寻找二十出头的女性。“剩女”是个被男性诉求先行而塑造出来的伪概念。
然而现实情况是,80%以上的相亲机构付费会员仍是女性,其中70%以上是年龄超过30岁的“剩女”,她们被称“在婚姻市场身价暴跌”。根据世纪佳缘2024年的数据,线上相亲市场的男女比例目前是1:5.6,一线城市比例更为悬殊,而男性适婚人口实际比女性多出1700万。
在这样的背景下,已辞职挂印的小红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姐妹们)的忠告是:莫斯科没有眼泪,相亲市场没有捡漏;不要轻易相信婚介的推销。遇到让你贷款去办相亲套餐的那种机构,赶紧跑;认清自己的定位,在任何关系里都不要低估或高估自己,彼此交往时感到不被尊重,赶紧跑;遇到让你觉得不尊重或有侵略性的那种相亲对象,别犹豫,也赶紧跑。
如果仍要说回每个相亲参与者的痛点,大多数男嘉宾的痛点笔直生长在条件上,而大多数女嘉宾的痛点总暗暗长在软处。很多来找小红寻求帮助的女孩,或多或少都对相亲机构抱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期待,她们希望那个共建婚姻的男士除了“合适”,也是个“好人”,例如懂得尊重,体贴,有自己的三观。通常来说,得是个“很不错的正常人”。但半年时间里,在小红服务的所有客户中牵手成功的不错的正常人也只有三对。
被那么多奇葩相亲经历环绕,作为红娘的小红比我们多得知的信息是,在“姐妹们谁懂啊”之后,相亲圈中那些聊天记录里的双方,许多最后仍会选择走到一起。
现实没有太多爽文结尾,优先级永远是“过日子”。人在关系里的容忍程度有时不可思议,女性在其中的表现尤其超出想象,往往临近收场,她的故事中已经积累了十几个放到小红书里会瞬间冲榜的炸裂事件。但对她们来说,最后说出口的,可能就只是最近播出的脱口秀节目里,选手鸭绒讲的那个段子:不要去骑那辆地铁站门口唯一停着的共享单车。
这个当代相亲观察里的人在奇葩的外袍里多少都表露出一点贪,也许不到恶的程度,那点小贪是种独属于当下、为我们所共有的匮乏感。
哲学家韩炳哲最近出了本新书《叙事的危机》,他在书里这样解读这种匮乏:当今是一个人人都在谈论叙事的时代,矛盾的是,叙事话题的泛滥暴露了一场叙事的危机。在“故事化”的喧嚣中,充斥着一种既无意义又无方向的叙事真空。
“讲述创造出共同体(Gemeinschaft),而故事化只催生出社群(Community)。社群是共同体的一种商品形式,由消费者组成。
“存在与信息相互排斥,因此,存在的缺失,对存在的遗忘,是信息社会所固有的。信息只能进行叠加和累积,不承载意义。讲述才是意义的载体。”
相亲角的青年才俊们各个都是活在A4纸上的精神小伙小妹,而那些纸片与本人早已毫无关联。聊天与真正的讲述貌合神离,于是也就不存在两人的共同体。条件能砌出安全感,但感情的成分比安全复杂。
这可能是为什么年轻人对相亲的态度如此微妙,又总热衷于发掘#吃蘑菇中毒看见小精灵 这样妙榜的原因。
不久前,我的一位相亲爱好者朋友又去参加了一个trash for treasure的相亲交友活动,规则是每人携带一位对自己来说性张力等级为trash的异性好友,去碰撞一下能不能成为在场某个别人的treasure。
搞得挺玄乎,我说,这能行吗?
她说,害。各取所需,各凭本事。那句话咋说的?相亲无罪,爱是勇敢者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