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围剿李小冉了,《一路繁花》节目组才是最糟糕的。
看了两期,愣是没看出节目组的重点在哪。
把一群真姐姐聚到一起,能升华的东西可太多了。
要么像倪萍说的,宣传当地景点,深入了解人文历史,让节目更有内容。
要么像刘晓庆说的,把这些历经千帆的名老女人挖掘一遍,总能找到亮点,而且还是其他节目没有的。
姐姐们都这么说了,肯定是想让节目有个主线,总不能从头到尾都是一群老太太在那叽叽喳喳,烦人的很。
结果呢,节目组压根不接招,剪辑那叫一个稀碎。
两期节目,每天都是起床、吃饭、出去玩一下、回去吃饭睡觉,就这样一天过去了。
最有神秘感的摩梭人博物馆,多好的题材,结果全程只给剪出来三分钟。
篝火晚会,当地人盛装出席,多好的文化展示机会,结果唱几首歌就完事了。
金沙江大桥多么雄伟壮观,结果剪下来还没有几位姐姐在船上闲聊的时间多。
全程就像在走过场,文化不深入了解,景点也不深入介绍,最有含金量且打动观众的镜头还是倪萍自己找的题材——采访卖土豆的摩梭女人。
在摩梭族走婚风俗下,丈夫不养家,不参与家庭经济,一个家全指望妻子靠卖土豆拉扯两个孩子长大,这中间的心酸苦楚、背后的历史文化太值得探究了。
那么,能这么跟摩梭女人共情的倪萍,何尝不是在婚姻中吃足了苦头?
正当红时辞掉工作一个人带孩子看病十年,饱受精神与肉体折磨,最后抹开云雾见太阳,这个经历是否也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人生态度,然后传递给观众?
节目组没有这么去做,而是将更多的镜头放在姐姐之间的矛盾上。
从第一期“李小冉嫌刘晓庆吃得多”,到第二期“刘晓庆卸任李小冉气到发抖”,占用大量镜头与时间。
好像一天的行程安排,最后都是为了那点矛盾。
当然,一群性格迥异的名女人凑一起肯定会有矛盾,这是很难避免的。
但是把嘉宾当枪使,用后期剪辑来放大矛盾,造成舆论伤害嘉宾名声形象,也太有悖这个节目的初衷了。
两期节目,争议最大的就是李小冉与刘晓庆,李小冉性格直爱挂脸,刘晓庆咖位大性格好,这黑白形象就出来了。
节目播出后,李小冉就被贴上“尖酸刻薄”标签,个人社交账号评论区全是对她的吐槽。
网友吐槽的点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挂脸翻白眼,情商低。
第二个,就会说漂亮话,不干实事。
第三个,带头孤立刘晓庆,人品差。
该说不说,李小冉的情商确实挺低的,尤其是相比脸上笑嘻嘻心里烦的一批的向太,简直灾难。
但至于后面两条,还真是离不开节目组的剪辑。
李小冉嘴上一直说心疼贺峻霖牛在在,并为两个弟弟打抱不平,惹得网友觉得她是假仗义,因为节目中很少能看到她干活的身影。
这里就是问题了,既然自己不干活,怎么还好意思说七十多岁的刘晓庆呢?岂不是又蠢又坏?
混圈这么多年的李小冉,当然还没蠢到主动把矛盾引到自己身上的这个地步。
她之所以这么理直气壮的打抱不平,是因为她真干活了,只是被剪得没那么明显。
比如,预定泸沽湖酒店与丽江酒店时,都是她在打电话。
在张蔷不愿意跟别人睡一屋时,是李小冉说服她,才解决了房间问题。
到酒店后,她就跟老板娘沟通搬行李的事,解决行李的问题。
一群人去吃鱼,也是李小冉刷脸去要折扣。
包括刘晓庆不明原因的迟到,收拾好自己行李的李小冉也主动去搬行李,并帮弟弟想办法收拾刘晓庆的行李。
当然这些是相对比较明显的镜头,还有一些压根没剪进去的。
比如第一天行李被送错地方了,给到的镜头是李小冉得到消息后不急不忙在化妆。
而从张蔷跟贺峻霖去找行李的镜头中能看到,她早就到楼下跟两个弟弟商量对策了,只是没剪到正片中。
所以当她说心疼弟弟时,会让观众觉得,她只会说漂亮话却不干事。
还有,出发前怕钱不够,还主动提议自己去睡八十块钱的沙发,让别的姐姐们去睡贵的酒店,甚至提出去火锅店过夜。
李小冉都48岁了,在这方面却不矫情一心想着预算,也是很难得的。
可惜,这些镜头都被放在花絮里了,很多观众是不会注意的。
总的看下来,李小冉就如蔡明在发布会时说的一样,爱憎太分明,但人不坏。
这也是为什么她嘴上说着“不顶狗屎”,但还是安排第二天的行程。
刀子嘴豆腐心,还情商堪忧,自然是不讨喜的。
但看完第二期,她忙前忙后照顾贺峻霖,就能断定她这人没啥坏心眼。
否则,也不会在吵架第二天把口红借给刘晓庆用,还给拧好准备了小镜子,问满不满意颜色,哪里看得出有矛盾的样子。
至于孤立刘晓庆,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刘晓庆钝感力太强了。
迟到四十分钟,蔡明饿得发慌,倪萍寒风中等待,几个小辈在忙前忙后,她却在屋里悠哉游哉贴睫毛。
如果带入一下,跟这样的人去旅行,当甩手掌柜不安排活动,安排好了不去,你忙前忙后她在那贴睫毛,迟到了也不解释原因,确实很容易上火。
当然,刘晓庆有自己不得不迟到的原因,下期也讲了为什么迟到,李小冉还哭着给她道歉,这事也算翻篇了。
嘉宾性格迥异多面立体,争吵摩擦自然避免不掉,就是这个节目组真的握不住重点,总是用大篇幅来展现矛盾,再放大矛盾。
所以《一路繁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想给大众传递什么内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