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回「寫·閱·評·聚」 「AI與寫、閱、評」圓滿成功
⋯⋯新聞稿⋯⋯
為了鼓勵寫作閱讀、磨練評論技巧、欣賞多元意見、提升寫作能力,「寫·閱·評·聚」於4/7舉行第二四五回聚會,聚焦在熱門的「AI與寫作、閱讀、評論」上,如何利用AI來協助寫作,別被它牽著鼻子走,領著AI的智能隨我們的靈魂而走;或許最佳的策略是:「樂觀地小心嘗試,𧫴慎地積極擁抱,與AI共存共榮,創造雙贏。」 寫作人如何利用AI(DeepSeek、ChatGPT等)幫助寫作、協助閱讀、輔助評論?請DeepSeek各列出八項如下:【AI幫助寫作】1.靈感激發:輸入關鍵字或主題,讓AI生成故事梗概、角色設定或情節點子;2.大綱構建:提供初步構想,AI協助整理邏輯框架,生成章節大綱或論述結構;3.草稿擴寫:根據片段擴充內容(如「這段對話太短,請延伸成300字場景」);4.風格模仿:指定風格(如魯迅的諷刺、張愛玲的細膩、李敖的狂妄犀利),可模仿語感輔助創作;5.潤色修改:優化句子流暢度、調整語氣(正式→口語化)、刪減冗詞;6.多語言寫作:直接撰寫或翻譯外語文本,保留文學性(如中譯英時維持詩意);7.標題與金句:生成吸引人的標題、摘要或金句(尤其適合社群媒體文案);8.寫作障礙突破:卡頓時用AI自由聯想(例如:「幫我列出10個關於『孤獨』的隱喻」)。 【AI協助閱讀】1.摘要濃縮:上傳長文或書籍,提取核心論點、章節重點或摘要;2.難懂文本解析:解讀文言文、學術論文或複雜理論,用白話解釋概念;3.提問式互動:針對閱讀材料提問(如:「這本書的第三章反駁了哪些觀點?」);4.比較閱讀:輸入兩篇文章,分析觀點異同或寫作手法差異;5.知識脈絡整理:梳理文本中的時間線、人物關係或概念演變(適合讀小說或歷史書);6.語言學習輔助:標註外語文章的生詞、文法,並提供例句;7.閱讀筆記生成:自動從劃線段落整理筆記,歸納成表格或心智圖;8.推薦關聯閱讀:根據當前文本推薦相似主題的書籍、論文或金句。 【AI輔助評論】1.評論文章架構:提供論點建議(如「從象徵、節奏、主題三方面評論一首詩」);2.客觀分析:解析作品優缺點(角色塑造是否生動立體?劇情邏輯是否合理?);3.情感基調判斷:識別文本中的情緒傾向(憤怒、憂鬱、希望),輔助評論切入;4.引用與佐證:快速查找相關名言、理論或數據支持評論觀點(如「有哪些後現代理論可套用?」);5.仿寫評論:輸入優秀書評範例,模仿其結構與風格撰寫新評論;6.爭議點挖掘:指出作品中可能引發爭執的內容(政治隱喻、文化偏見等);7.跨領域連結:將文學作品與哲學、心理學等領域結合,深化評論深度;8.反饋優化:將您的評論草稿輸入AI,檢查邏輯漏洞或建議強化方向。 左手DeepSeek、右手ChatGPT的主持人金大俠強調,AI肯定可以成為寫作人的創意夥伴、效率工具和靈感來源。AI的腳步不會因為少數人的拒絕使用、不願接觸而停止腳步;它已在各個領域展露頭角、擁有多席之地,例如,中醫師黃書澐利用AI來為病人把脈,當然也包括藝術界,67歲的藝術家蔡國強利用AI在煙火爆破藝術的創意創作;75歲的民歌之父楊弦利用AI把舊歌詞以類似內涵寫出一首詩,再透過AI音樂軟體協助編曲,舊詞新詩新曲的新意創作。 時常使用AI的詩人黃志堅表示,AI是佛是魔,掌握在使用者的手上心中。AI對人類亦師亦友,是工具、更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文友們也談及寫作道德問題,真是大哉問,但是目前尚未有解答。如何定義AI所做、或AI輔助、或AI協作、混搭?即百分之百是AI所作?還是90%、80%⋯⋯?允許與否?如何有效界定,目前莫衷一是,是科學確認、法律界定、道德標準上待決定的問題。 也觸及哲學上的價值論,蕭兄問:「當AI寫作的能力遠遠超越人類時,人類寫作的價值是什麼呢?」主持人金大俠提到,這已有先例,2017年AIphaGoZero在圍棋棋盤上將所有人類棋士打敗、打趴在地上時,當時的圍棋界也曾有質疑,人類還為什麼下圍棋?至今,圍棋棋士、棋友仍然下圍棋,還多了好多個AI圍棋老師,何樂而不學?人類下圍棋是為了自己。汽車跑得比人類快,人類不是繼續跑步鍛練,追求跑步的過程與樂趣。同理,既使AI以後寫文章寫小說寫文學藝術作品遠遠超過人類,人類照樣提筆寫作,人類寫作,是為自己,是磨練自己的思考、分析、組織,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各體,都有話要說,有文字要寫,有胸臆待舒發,欲攜古刃新火,與君剖字見骨,要「晨起攬衣坐,有言欲告君」、或「拔劍擊柱心茫然,十年積鬱吐向天」、或「今日剖心肝,生死付君看!」 關於AI文學寫作,有文友寫下:「AI可以給您您想要的,您必須告訴AI您是誰(AI can give you what you want;You must provide AI who you are.)」有文友怕使用了AI致使自己倚賴、上癮、懶惰,最終易患老人癡呆症,另一文友建議他趕快寫一篇<避免老人癡呆拒絕使用AI>。有一位朋友說:「上帝創造人類是最完美的VR(virtualreality,模擬實境)」,另外一位反說:「上帝是人類創造最完美的VR。」總之,寫作人宜追求人類獨有的創作視角。 有文友分享使用AI的實用技巧:1、精準提問:越具體的指令(如「請用300字分析《圍城》的諷刺手法」),效果越好。2、迭加修正:AI初次回答不理想時,追補條件(如「幽默一點」、「減少學術用語」)。3、人工把關:AI可能出現幻覺或泛泛而談,需結合您的專業判斷調整。
當晚有17人上線交流分享、討論學習。很高興寫作旅程上有文友相伴,提㩦互助互學,有AI增添方法、創意與助力。祝福文友們寫作靈感如泉湧,理性、感性、靈性皆自由奔放!「願君筆底山河,終成自家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