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和鳕鱼干一样,三天不打就没味道”——这是上世纪60年代韩国流行的一句俗语。当时还是少女的崔末子就生活在韩国东南部的小城里。
在那个年代,男性对女性施暴被视为理所当然。所以当崔末子咬断企图强奸她的男人舌头时,这个18岁的姑娘反被指控故意伤害罪,锒铛入狱。如今78岁的老人正在为洗刷罪名奔走——在跻身发达国家却依然男权思想根深蒂固的韩国,她希望自己的平反能为更多性犯罪受害者照亮道路。
最初崔末子申请重审的请求被釜山法院驳回,但她坚持上诉至最高法院。最终最高法院裁定发回釜山重审,未来数月将重新调取证据。法律专家指出,此案判决可能改写韩国司法史上的性别暴力案件判例。
崔末子在请愿书中写道:“法院必须承认,当年不公正的判决彻底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现在是时候用公正的审判来承担责任了。”
01
1964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当时还是少女的崔末子在庆尚南道金海市,好心给一个问路的男人指路。
她带着对方走了几米指明方向后转身回家,却被突然扑倒在地。“当时我头晕目眩,就像被人用锤子砸了脑袋”,2020年崔末子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这样描述。
虽然短暂失去了意识,但老人至今清楚记得:那个男人压在她身上,试图把舌头伸进她嘴里。最终她拼命咬断了对方1.5厘米的舌头才得以逃脱。
事发两周多后,这名在法庭文件中被隐去姓名的男子,竟带着同伙强行闯入崔家,以“咬舌之仇”威胁要杀害她父亲。更荒唐的是,对方完全无视性侵事实,反而起诉崔末子“故意致残伤害”。被逼无奈的少女只能反诉对方强奸未遂、非法侵入和恐吓。
尽管警方认定她的正当防卫主张合理,但釜山检方却不这么认为——法庭记录显示,检方不仅撤销了对施暴者的强奸未遂指控,反而以重伤害罪起诉了受害者崔末子。
1965年法院作出令人瞠目的判决:崔末子因“重伤害罪”获刑10个月加2年缓刑,而施暴者仅因非法侵入和恐吓被判6个月加1年缓刑。加害者的刑期竟比受害者还短!
在去年提交最高法院的重审申请书中,78岁的老人写道:“性犯罪受害者变成加害者,这个过程既不需要漫长时间,也不需要动用多少人力。”她更揭露当年司法系统的二次伤害——调查期间竟被戴上手铐,甚至被迫接受贞洁检查,检查结果还被公之于众。
02
当时的韩国社会,女性被默认要为家族男性奉献。比如1950年代战后经济腾飞时期,无数女孩辍学进工厂打工,只为供兄弟读书。首尔大学社会学名誉教授郑振成指出:“那个年代女性被视作社会建设的‘人肉砖块’,而非被爱的个体,性暴力发生时根本无人考虑女性权益。”
直到1980年代,韩国仍深陷战后重建与殖民伤痕中,争取女权竟被看作“奢侈行为”。转机出现在1983年——韩国妇女热线正式成立,这个组织在宣言中掷地有声:“我们要摧毁一切强加给女性的非人道制度与习俗,建立公正和平的社会。”
妇女热线负责人金秀贞向CNN透露:“打老婆、性侵妇女普遍到连专门词汇都没有,这就是八十年代的韩国。可想而知崔末子在六十年代遭遇了什么。”
崔末子控诉,当年检察官和法官竟在庭审中提议:“要不要嫁给那个男人了结案子?”他们的逻辑是——嫁给他就能补偿他的损失,毕竟舌头残缺的男人不好找对象。
韩国女律师协会会长王美洋痛心指出:“1965年的判决赤裸裸暴露了韩国社会对性暴力受害者的偏见,这种‘性暴力受害者有罪论’至今仍在蔓延。”
转机出现在1990年代,韩国掀起了反性暴力运动浪潮。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是为“慰安妇”讨公道——这些二战期间被日军强征的性奴隶受害者,半个世纪来因耻感深埋创伤,最终勇敢站了出来。社会学家郑振成将其称为“韩国第一次MeToo运动”。
郑教授感慨道:“慰安妇老人们背负秘密活了大半辈子,因为说出来只会被指责……如今她们站到阳光下,恰恰证明社会真的进步了。”
03
2018年全球反性侵运动席卷韩国,多名权贵被拉下马。政府随之修法重判性犯罪者。正是这些改变,让崔末子看见了翻案的曙光。她在给大法院的信中写道:“那个还没绽放就被践踏的少女,在冤屈中煎熬一生……国家必须赔偿我被剥夺的人权。”
妇女热线的金女士坦言,虽然前路仍长,但社会观念已翻天覆地:“现在大家都知道错在施暴者,政府有责任严惩罪犯、保护受害者——这种共识正在形成。”
2020年在妇女团体支持下,崔奶奶提出重审申请。没想到釜山法院以“当时社会环境使然”为由驳回,称原判是“时代的必然”。老人愤然痛斥这是“司法之耻”:“奔波半生精疲力竭,真想一了百了”。但去年她仍向最高法院递交了沾满泪痕的请愿书。
在妇女团体发起的联署获得1.5万人支持后,崔末子开始了更壮烈的行动——78岁的她孤身一人在最高法院前静坐抗议,要求撤销拒审决定。这场“一人接力示威”持续整整一个月,最终共有42人轮番举牌声援。
最高法院去年12月作出历史性裁定,认为崔末子关于“检方调查不公”的指控真实可信,且没有任何证据能推翻她的主张。得知消息时,老人激动得对着直播镜头大喊:“这就是滴水穿石啊!”案件将发回曾驳回重审的釜山地方法院再次审理。
04
令人震惊的是,崔末子案早已成为法学院《刑事诉讼法》教材案例——被当作“防卫过当”的典型。妇女热线金女士指出,此案重审若成功,将重新定义正当防卫边界,为未来性暴力受害者筑起保护墙。
2017年仁川某案与崔案如出一辙:女子咬断施暴者舌头却被判刑6个月。法院虽承认男子有过错,却以“伤情严重+未达成和解”为由定罪。这印证了金女士的担忧——正当防卫认定标准仍如铁幕般冰冷严苛。
妇女热线的金女士指出,如今调查人员与法官中仍存在可怕思维定式——“受害者去加害者家、一起喝酒或处于私密空间,就是自找的”。这种偏见直接导致许多性侵案中,女性自卫行为反被定罪。
2023年韩国警方数据显示,全年发生超过2.2万起强奸与猥亵案。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至今没有官方统计显示多少自卫女性反成被告。金女士痛心表示:“不承认女性自卫权的案例,依然堆积如山。”
崔末子在请愿书中字字泣血:“若想真正保护女性,司法系统必须做到三件事——重新厘清施害者与受害者的界限、承认正当防卫、废除过时的法律条文。”
这位历经半世纪屈辱的老人坚信,唯有司法刮骨疗毒,才能让韩国女性免于性暴力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