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所以归来》 - YN - 华盛顿音乐会合唱团(Concert Chorale of Washington,简称 CCW)2025 年“春的旋律”无伴奏合唱音乐会将于 5 月 10 日在华府精彩上演!这次演出将是CCW首次全程采用无伴奏合唱(A cappella)的形式,实现了建团八年来的一大夙愿。作为团里的“新生代”,能参与这场演出,我感到非常荣幸和开心。我也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加入 CCW 半年来的点滴经历与感受,让大家对我们这个可爱的团体有更多的了解。 我是怎么找到 CCW 的?又是什么促使我决定加入?这说来话可长了…… 年少时,我曾参加过几个高水平的青少年合唱团体。那时我经历的许多高光时刻,都与合唱团密不可分。合唱团成了除了家和学校以外,最让我感到开心、放松、又有归属感的地方。成年之后,虽然生活被各种“常规操作”填得满满当当,但那颗热爱合唱的小火苗从未熄灭,只是静静等待着重燃的那一刻。 多年以后,当我落脚华府,发现这里的业余艺术团体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光是合唱团的数量,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当然,选择多了也未必是好事,尤其对我这种有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的浏览器窗口里始终开着几个标签页,里面是我反复比较后进入“决赛圈”的几个合唱团简介和视频,其中就包括 CCW。那到底是什么让 CCW 从“决赛圈”中脱颖而出呢?这得从彭指挥说起…… “彭瑜指挥”这几个字反复出现在不同合唱团的介绍中。他是华府观众熟悉的合唱指挥,拥有多年合唱指挥经验。标准的科班出身,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和美国俄亥俄大学取得声乐学士和硕士学位,还曾是上海乐团的抒情男高音演员。没有什么比一个既懂歌唱又精于指挥的人更适合带领合唱团了吧?OK,就是他了! 但问题又来了:像他这样的“妙人”,肯定是各大合唱团争相邀请的对象。看介绍,他同时担任几个团的指挥和艺术指导,那我该选哪个?这不是对我们选择困难症患者又多了一层折磨么。好吧,那就再仔细盘盘…… CCW 是彭指挥在 2017 年亲自创建的。以他的专业背景和业务能力,我相信他在选人上一定是有标准的。如果完全没有门槛,那可能也不是我理想中的团体。我好歹也是个有追求的人,不然也不会为了选个合唱团花费这么多时间。我不只想要一个优秀的指挥,也想要厉害的团友。 就像网上那个热议话题:支撑起名校的是名师,还是好的生源?结论是:二者皆是。合唱团亦是如此——出色的指挥和美妙的声音缺一不可。 好巧不巧,我居然搜到了一个 CCW 的日常排练视频!这对即将做出抉择的我简直是“雪中送炭”。相较于其他团只上传完美演出视频,这个排练视频让我眼前一亮。不仅让我看到了排练中指挥与团员们真实的互动,提前了解了排练氛围;也让我听到了脱去舞台音效包装之后,团员们依然悦耳动听的原声!与此同时,视频中提到 CCW 的曲目风格多样:从华语、英语到意大利语、拉丁语;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到意大利的田园小曲,再到英美二十世纪的合唱歌曲。这样大跨度的选曲对我来说既新鲜又充满挑战,也给了我一个机会跳出“只唱中文歌”的舒适圈。是时候行动了!这个机会我等得太久了! 在和彭指挥及合唱团管理者肖老师进行了沟通与了解,并接受了声音评估后,我被分配到了 CCW 的女中音声部。 我至今还清楚记得去年 9 月第一次走进排练室时的情景——心里发怵,脸上挂着尬笑,身体僵硬得像机器人一样在排练室里挪动,眼神迅速扫过几十位陌生团友,企图找到一个落脚点……就在这时,一位气质温柔娴静的姐姐朝我指了指她旁边的位置,我立刻像抓住救生圈一样奔了过去。她就是我在 CCW 正式认识的第一位团友——王丹姐姐。 那天的排练,她一边唱,一边见缝插针地为我讲解乐谱上指挥给出的各种标记,帮我尽快跟上大家的节奏。第一次的排练,我是在“紧张、感动和开心”中度过的。排练结束那一刻,我就决定:以后每次都要“抱紧”王丹姐姐的大腿,这样就可以暂时躲开与新人社交的压力。谁成想,我们的排练座位并不固定,我每次都“被迫”和不同的团友坐在一起。但让我非常感动的是——每一位第一次和我坐在一起的团友,都像王丹姐姐一样,对我释放出满满的善意。局促感,就这样被迅速化解。 “你新歌学得真快。”“短时间能学这么多首歌,很厉害。”“我坐在前面听到你的声音特别好听。”……一句句来自团友的鼓励,给了我内心极大的安慰,也让我感受到了被一个团体迅速接纳的幸福。半年过去,我早已放下最初的羞涩与拘谨,在女中音声部姐妹们的关爱下混得如鱼得水。确实,一个团队是否适合你,很大程度上就看你是否能尽快在其中释放天性。 对我们团了解的越多,我就越觉得:当初加入 CCW,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从专业角度看,团里的好声音太多了!每个声部都有“隐藏大神”:高音的清亮穿透,中音的饱满圆润,低音的浑厚磁性,组成了一副完美的声音拼图。指挥的专业能力更是毋庸置疑。他从不把我们当作一个“业余团体”来对待,在处理曲目时,从背景、曲风、唱腔的把握,到气息、吐字、外文发音的精细打磨,力求将我们的声音整合到最佳状态。 在团队氛围上,大家更是全情投入、默契配合。指挥是整个团队的灵魂,他的引领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是情感上的纽带,让我们的团队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高音部的姐妹们是团里的“学霸担当”。作为合唱结构中的顶梁柱声部,她们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不仅在排练时积极提出问题,和指挥一起探讨解决方法;排练后,还会为大家收集各种与歌曲相关的信息。在不断精进自我的同时,她们也带动着其他声部共同成长。 高音部的哥哥们是我们的“团宝”,团里的“气氛担当”。除了贡献出好声音以外,还个个都是段子手,一开口就能逗笑全场,时不时地在我们紧张的排练中撒下一把松弛剂,是团里最具人气的声部。 低音部的哥哥们沉稳持重,就如他们浑厚的声音一样,是团里最让人安心的存在。特别需要提一句的是,团里几乎所有非华裔团员都集中在男低音部。我们唱外文歌已属挑战,他们唱中文歌更是难上加难!幸好,男低音部有位非华裔但精通中文的 Steven 哥哥,他会逐字逐句帮大家纠正发音、讲解歌词。每首中文歌都是低音部的哥哥们一字一字啃下来的。现在他们唱中文歌已然字正腔圆,不论山歌还是小调,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最后说到女中音部。相较于普遍偏高的女生音色,真正具备浑厚低沉嗓音的女中音其实非常稀少。为了更好地诠释歌曲中角色的需要,我们声部的姐妹们都在努力的调整音色,贴近角色,力求能贡献出更和谐的声音,在合唱中发挥好“起承转合”的桥梁作用。 另外,除了每周一次的排练,我们有时还会因演出加练。这个时候,总有姐妹愿意无私地把自家开放出来,作为加练的场地。每次的加练都更像是一场小型派对,有歌声、有美食、还有大家叽叽喳喳的欢乐。 我现在特别能理解刚加入合唱团时一位姐姐对我说过的话——她说,每周最盼望的,就是排练的那两个小时,身心愉悦。我现在又何尝不是这样想?CCW 就像一个温暖又欢乐的大家庭,有超专业的“大家长”,有天赋异禀、志同道合、团结友爱、风趣幽默的兄弟姐妹。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除了家以外最让我感到开心、放松又有归属感的地方。
以下是关于CCW的各项信息,我们热切期盼更多热爱合唱表演的朋友们加盟! 排练时间:每周五晚8:00——10:00在CCACC排练 CCACC Address:9366 Gaither Rd,Gaithersburg,MD 20877 联系人:肖苇(240-426-8169)、Tina 张(240-388-6216) 2025年5月10日CCW年度音乐会信息: “Harmony of Spring Concert”——A Cappella Night l Saturday,May 10,2025,at 7:30 PM Pathways Baptist Church 200 W. Diamond Ave. Gaithersburg,MD 20877 华盛顿音乐会合唱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