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音乐会合唱团(CCW)2025 年春季无伴奏音乐会专访 胡晓初 华盛顿音乐会合唱团(Concert Chorale of Washington, CCW)成立于2017年,是大华府地区的一个民间业余合唱团,由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和男低音四声部组成,其指挥为彭瑜。CCW的演唱涉猎中文、拉丁文、法文、英文、意大利语等歌曲,曾受约在肯尼迪艺术中心、美国国会图书馆、马里兰斯特拉斯莫尔音乐中心等演唱,用合唱艺术搭建文化桥梁。 CCW合唱团现有注册团员50人,来自不同业界和不同族裔。团员平均年龄五十八岁,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成员是在2017年CCW成立的时候加入的“元老级”团员。九成的团员在加入CCW之前有着其他合唱团体的活动经历,平均活动经验为六年。CCW每周的排练地点在美京华人活动中心。 今年五月十日(周六)母亲节前夕,CCW将奉献一场无伴奏合唱音乐会。这是自从CCW成立以来,上场团员最多的一次,将有46位成员参加演出。在音乐会前,笔者对指挥彭瑜和CCW的团员们进行了访谈,请他们分享音乐会幕后的故事。 **************************************指挥访谈************************************** 问题1:华府地区有很多歌唱爱好者的团体,华人为主的合唱团也很多。您能谈谈组织成立CCW的初衷吗? 彭瑜(指挥):我参与了多个本地艺术团体的活动,接触到了许多才华横溢且积极进取的声乐爱好者。同时,我也认识到这些团体和声乐爱好者在合唱技术和曲目选择方面存在着扩展空间。成立CCW是为了自我挑战,尝试实现一些一直以来的愿望,例如举办全无伴奏合唱音乐会。这个合唱团的成立给予我实现这一目标的自由;另外一个动机,是希望能够引领声乐爱好者们探索他们未曾涉足的曲目,并提升合唱技术,共同实现音乐理想。 问题2:五月十号的这场音乐会的关键词是“无伴奏”,无伴奏合唱的特别之处在哪? 彭瑜(指挥):无伴奏是一种最原始的合唱形式,从我个人的喜好来说,这种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人声的和谐美。这种没有任何乐器辅助的演唱方式,能够使作曲家创造的各个声部的层次和主次关系清晰地呈现给观众。这也完全展示了人声的音质和和声的魅力。我们CCW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练唱无伴奏的曲目。在2023年秋季的音会上,我们有一半的曲目是无伴奏合唱。那之后,我们又准备了一年半的时间,才使得我们团的曲目库里有足够多的高质量的无伴奏歌曲以一整台音乐会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问题3:无伴奏合唱跟其他形式的合唱相比,难度在哪儿? 彭瑜(指挥):在无伴奏合唱中,没有任何乐器帮助我们纠正或维持音准,歌者完全扔掉了拐杖,完全靠自己控制音准。而且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齐唱,我们的歌曲中常常有四个、六个、甚至八个声部同时在不同的音阶上演唱,时刻都要做到音准的定位,这对演唱者来说,难度很大。另外,每个歌者在歌曲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对音高的感觉有可能会出现偏差,指挥需要把大家统一起来,保证纵向的和谐,这对指挥来说(尤其是我本人不是学乐器出身的)也是巨大的挑战。 问题4:五月十号的音乐会都有什么曲目带给大家? 彭瑜(指挥):整个音乐会分为三大分部——第一部分由三首拉丁文歌曲组成;第二部分我们将献上三首英文歌曲;最后一部分由三首中文歌曲组成。我们团的男声和女声也会单独献上同声合唱歌曲。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很荣幸得请到了华府杰出的钢琴艺术新星,高中生Zack Lam来为我们演奏,穿插在音乐会中。 问题5:您是如何挑选这些歌曲的? 彭瑜(指挥):我的想法是,尽量呈现不同风格歌曲的魅力。第一部分的三首拉丁文歌曲虽然在时间上跨越了五百多年,但是均采用了经文(motet)的艺术形式。这种音乐的特点是用复调音乐的对位法写成,给人一种很严谨的感受。观众可以听到音乐在几个声部之间有纵向的和谐、又有横向的流动。 英文歌曲部分的第一首是美国现代作曲家创作于伊拉克战争时期,反映了作曲家对战争,权力的争斗及人类的疏忽而造成的破坏的失望,非常感人且具有现实意义 这次我们精选的中文歌曲包括广为流传的汉族传统旋律《茉莉花》和《沂蒙山》,以及两首萨克族的民族歌曲《玛依拉》和《燕子》。尽管大家对这些曲调非常熟悉,但我相信,这些歌曲的无伴奏改编以及我们的演绎将会让大家耳目一新。 问题6:您觉得做业余合唱团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彭瑜(指挥):长期保持团员稳定是最具挑战的一环。由于每位团员都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再加上一些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如新冠疫情,我们的节奏被打乱了。团员的频繁更迭和不稳定,导致许多已经掌握的内容需要重新学习,这也是我们直到今天才首次推出无伴奏音乐会的原因。 ************************************CCW团员们如是说****************************** 问题1:您觉得CCW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于佳(女中音):我们团把所有的精力都专注在打磨声音的质量、提高合唱的艺术性上,这一点最为难得。 周云(女高音):我非常珍视能够跟着彭老师学习的机会,他带领我们接触到了很多以前在大陆的合唱团没有唱过的西方古典音乐,在团里我能学到很多音乐知识。 小燕(女高音):指挥的要求精益求精,尤其讲究声音质量,我很享受在这个团里唱歌。 何华(男高)和娟辉(女中音):我们在2022年观赏CCW音乐会后,对其选曲风格、指挥和团员素质深感惊艳,当即决定加入。 问题2:在这次音乐会的12首歌里,你自己觉得最具挑战的是哪一首?最偏爱的又是哪一首? 于佳(女中音):女声合唱《燕子》这首歌曲里,我们女中音有很多的半音,学习和演唱的难度都非常大。《Earth Song》是我觉得最特别的一首歌,如果你仔细看歌词,当下的感受都可以被映射在歌曲里,有一次排练我居然把我自己唱哭了。 何华(男高):最挑战的那应该是《Sicut Cervus》,这首歌由我们男高声部打头开唱,在全场安静的时候,对我们男高声部十个人的音准、音色、和谐度要求都非常高。 娟辉(女中音):我觉得《Alleluia》对我们女中音来说最难。每一段非常相似又不同,充满了半音,在刚拿到谱子的时候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但是后来经过了一遍一遍的练习,终于合起来听到了完整的效果。困难越大,成就感越强,所以它也恰恰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周云(女高音):三首英文歌的发音非常难。正像彭老师说的,相比之下,拉丁文和中文发音更相似,但要做到英文发音精准对我们(中国人)更具挑战性。 大庹(男低):我最喜欢的一首是《We Shall Walk Through the Valley》。这首歌象征着人们对光明的向往,唱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走过山谷,来到了另一种境地的美好。 问题3:您参加CCW的活动最大的收获或者挑战是什么? 何华(男高)和娟辉(女中音):我们夫妇每个周五都非常期待来唱歌的时间,对我们俩来说,在临近退休的年纪,找到一项共同的爱好,又能跟一群热爱声乐、认真做事的人们在一起制造音乐,就是非常大的收获。 大庹(男低):在团里我有很多朋友。比起演出和活动,我最乐在其中的还是每次的排练,每一次排练对我来说都是享受和放松,如果一直不演出,我也愿意。 笔者(女中音):唱歌对我来说,是自我关照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的情况下,保证排练出勤是一个挑战。学习新曲目的过程与孩子们学习乐器相类似,他们看到我也需要完成“作业”,并在某些时候感到吃力,这使他们理解学习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并应以兴趣为导向。我的排练跟他们的活动经常会有时间冲突,他们并不享有绝对优先权,而是我们彼此协调时间,这对他们是很重要的一课。当孩子们问我希望得到什么母亲节礼物时,我说你们来看我们演出就是我最好的礼物! ***************************2025年5月10日CCW春季音乐会信息****************** “Harmony of Spring Concert”—A Cappella Night Concert Chorale of Washington Saturday, May 10, 2025, at 7:30PM Pathways Baptist Church 200 W. Diamond Ave. Gaithersburg, MD 20877 Free admission (免费入场) 以下是关于华盛顿音乐会合唱团(CCW)的各项信息,我们热切期盼更多热爱合唱表演的朋友们加盟! 排练时间:每周五晚8:00——10:00 排练地址:CCACC ,9366 Gaither Rd,Gaithersburg,MD 20877 联系人:肖苇(240-426-8169)、Tina 张(240-388-6216) —华盛顿音乐会合唱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