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特寫:鄧小平訪美歷史再現 台胞感懷 新任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致辭稱,中美建交和改革開放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李兵攝 電影招待會現場 李兵攝 影片透露鄧小平訪美曾險遭刺殺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美媒當時說,美國小朋友唱“我愛北京天安門”是毛澤東版的“代我問候百老匯”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影片中有許多歷史鏡頭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6月5日晚,包括蔡德梁在內的部分來自台灣的僑胞,與其它150多位大華府地區的僑界人士,受邀到中國駐美使館觀看最新出品的紀錄片《旋風九日》,重溫1979年1月29日到2月5日鄧小平訪美的9天行程故事,當時多家美國媒體稱美國“刮起了鄧旋風”。 《旋風九日》結合珍貴的歷史紀錄鏡頭和對當事人的採訪回憶,再現了鄧小平訪美九天的歷史。其間包括白宮歡迎儀式遭遇干擾,布熱津斯基家宴鄧小平,肯尼迪藝術中心美國小朋友合唱“我愛北京天安門”,鄧小平險遇刺殺,鄧小平參觀宇航中心、福特汽車廠、波音飛機廠時的驚奇與震撼,得州看牛仔表演戴上牛仔帽等經典場景,有些畫面對於中國大陸觀眾而言是第一次披露。紀錄片也沒有避諱當時有不少親台人士到處集會抗議鄧小平訪美,還有人揚言要給鄧小平“一點顔色看看”;紀錄片還簡要講述了中美之間在美國對台軍售問題上的角力。 《旋風九日》目前正在中國大陸各地影院公映,同時正在上映的有美國大片《復仇者聯盟》。剛從中國來美履新的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對僑胞觀眾說,《復仇者聯盟》講述的是超級英雄拯救人類的故事,這種電影在美國很容易看到,而《旋風九日》講述的是另一位英雄--鄧小平先生開啟中美關係新紀元的故事,這種電影在美國不容易看到。 李克新指出,這次非常成功的訪問,為中國爭取到歷史性的合作與發展的機會,奠定了中美兩個大國30多年來外交關係的基礎,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現在回顧這段歷史,不管是對於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還是當代的年輕人,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中美發展健康穩定的雙邊關係是一個必然的選項,對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表示,今後幾個月有一系列重要的訪問,包括即將舉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以及習近平主席9月對美國的國事訪問,相信並期待這些重要的事件,將對中美關係的發展帶來深刻影響。 這部一個半小時的電影放映期間,看到一些或熟悉、或有趣的場面,觀眾中發出陣陣笑聲,影片結束後全場熱烈鼓掌。許多僑胞感慨:如果沒有當時的中美建交,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恐怕在座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在美國。還有年輕的記者感嘆:看過這段歷史,那麼困難的年代都走過來了,再看今天的中美關係,這點波折又算什麼? 30多年前中美之間實力差距懸殊,兩國為了共同的戰略利益走到一起。當時鄧小平看到美國的太空模擬機、福特汽車、波音飛機,或像小孩子般好奇驚嘆,或沉思如何發展中國;美國也樂於與中國展開科技和軍事交流,向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經歷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國力今非昔比,美中之間的戰略競爭性增強,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限制1989年以來持續存在,近期網絡黑客、經濟間諜、南海博弈···影響中美關係的案例此起彼伏,被炒作,被放大,毒化著中美關係的氛圍。中美關係又到了新的歷史關頭,這部為紀念中美建交35周年而拍攝的電影,無疑是想提醒人們:中美兩個大國只有保持接觸,加強合作,才能造福兩國,惠及人類。 “展望未來,一要和平,二要發展。不管對中國大陸,對台灣,對美國,都是如此。”蔡德梁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