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流,为中美关系注入更多正能量2014年9月,美国人史梅淳(梅丽莎·凯·史密斯)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从1993年开始,史梅淳在宁夏大学外语系任教3年。2004年,在美国攻读完博士学位后,她重回宁夏,其在宁夏大学任教已超过10年。图为史梅淳在宁夏山区和孩子们交流。新华社发
今年3月,“中华之夜”文化活动走进NBA赛场。图为美国舞蹈表演队在布鲁克林网队主场表演红绸舞。新华社发
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即将在华盛顿举行。这一磋商机制成立5年来取得突出成就,落实了近300项成果,一批人文交流项目产生了积极影响,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并从国家层面逐步延伸到了基层。人文交流,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深度滋润人民友谊的土壤,并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铺路石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人文交流的独特魅力正在于它是人与人、心与心的交流,以人的交往促进不同文明间的真诚对话,化解不同国家间的潜在矛盾,培育不同民族间的长久友谊。也正是因为人文交流的这一特点,使其在增进中美战略互信、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路铺路——直接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始终与中美关系发展相伴相生 人文外交的主体和交往对象突破了政府机构的局限,扩大到社会力量和普通民众层面。这种对外交往方式更多利用非官方力量,使政府职能由前台走向幕后,淡化宣传的政治色彩,更容易达到增信释疑、沟通民众的目的。同时,人文外交直接以民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减少了信息传递的环节,避免了信息损耗和失真。普通民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来自他国的文化感染力以及隐含其中的善意。 人文交流的方式更加温和,充满人文关怀。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妇女和青年等多个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互派留学生,建立友好城市,开展文化节、举办体育比赛等方式更加温和平等,更注重接受者的感受,在互动中自然彰显本国文化的魅力,而非呆板的宣传说教,更容易使民众接受。 人文交流更关注长期效果,具有高屋建瓴的战略性。中美之间的互信不足是长期积淀的结果。人文交流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逐渐树立良好的本国形象,向外传递本国优秀的文化,为两国关系奠定广泛的民意基础。这不仅使两国关系更具有韧性,而且有助于防止或缓解突发事件对两国关系的冲击,为政府的决策奠定深厚的民意基础。 刘延东副总理将人文交流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巧妙地比喻为“探路者”和“铺路者”,简明生动地诠释了人文交流在新型大国关系建构与发展中所发挥的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作用。回溯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正是1971年以一枚小球为联系的两国青年运动员间的友好互动,为中美关系封冻的冰层撬开了缝隙,从而为两国极具智慧的政治家带来了创造历史的良机。在随后的1978年底,作为中美建交的标志性事件之一,52名中国学生赴美、8名美国学生来华,奏响了两国人民相互学习、友好交往的时代序曲。人文交流不仅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而且始终与中美关系发展相伴相生。 不可替代——中美关系中发展最稳定、成果最丰硕、前景最广阔的领域 中美关系已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最复杂、最有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既造福两国人民、推动彼此共同发展,也对国际局势的和平稳定和国际秩序的优化调整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中美两国在经久而全面的战略合作、经贸互利、人文交流中,逐渐成长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攸关方和命运共同体。 无论从现实或是长远的角度看,对话总比对抗好,交流总比交恶好。也正因此,习近平主席倡导中美应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打破“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必然冲突”的历史魔咒,走一条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高度概括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理念。 中美能否共走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能否树立国家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交融互鉴的典范,人文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美关系30余年的起伏发展中,人文交流始终是两国关系中发展最稳定、成果最丰硕、前景最广阔的领域。而今,中美人员交往每年突破400万人次,每天有上万人穿梭于太平洋两岸,通过互联网、手机互动的民众更难以计数;2014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达49万人,而过去4年来华留学的美国学生总数超10万人;中美双方已合作在美国设立107所孔子学院,435家孔子课堂,注册学生29万多人……这些数字,或许仅是社会学家眼中的历史瞬间和企业家眼中的巨大商机,但在中美政治家们对时代、对大局的敏锐洞察中,这正意味着新型大国关系广泛坚实的民意基础和强而有力的战略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