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和發展應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訴求 --記“大華府兩岸時事論壇社”訪問大陸 大華府兩岸時事論壇供圖稿 “大華府兩岸時事論壇社”成立將近五年。如何利用好這個華府兩岸僑胞喜愛的平台,如何客觀提供僑胞們關心的兩岸時政動態信息,如何推解和分享方方面面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和智庫的不同觀點,如何在海外助益於兩岸的良性互動,合作共贏,始終是論壇社致力推動的方向。大華府兩岸時事論壇社帶著這些想法爭取到了受邀去廈門出席2015年“第七屆海峽論壇” 的機會,一方面多了解海峽兩岸的常態化交流機製,另一方面和和有關方面交流學習。6月9日至15日由潘玲榮社長帶隊的兩岸時事論壇代表團一行10人到大陸進行參訪,參加了廈門的“海峽論壇”開幕式,並出席了由中國僑聯、台灣中華僑聯總會、台灣華僑協會總會、福建省僑聯聯合主辦的“第七屆海峽論壇-2015兩岸僑聯和平發展論壇”。在去廈門之前,代表團還應邀拜訪了北京的有關涉台涉僑部門。會議之餘,代表團又專程拜訪了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參觀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廈門華僑博物館,廈門鼓浪嶼和世界文化遺產-福建華安土樓。一週的時間儘管非常短促,卻十分充實,奔波忙碌,收益頗豐。
海峽論壇自2009年首次舉辦以來每年都在廈門這個美麗的城市召開。論壇面向兩岸基層,形式多樣,惠及兩岸民生的許多方面,每屆都有上萬的兩岸同胞參與,是規模最大的兩岸交流平台。往年“海峽論壇”由於主要聚焦兩岸交流,海外社團參加較少。今年“第七屆海峽論壇”主辦的分論壇“2015兩岸僑聯和平發展論壇”首次舉辦了“2015海峽兩岸暨港澳僑界圓桌峰會”,中國僑聯主席林軍、副主席喬衛,福建省副省長鄭曉鬆,台灣僑聯總會理事長簡漢生,台灣華僑協會總會理事長陳三井等出席了活動。“大華府兩岸時事論壇社”作為海外民間社團有幸應邀出席了該圓桌峰會。代表團團長,論壇社社長潘玲榮代表論壇社應邀在圓桌峰會上發言。潘社長發言中介紹了在海外兩岸僑胞互動對兩岸關係良性互動的正面影響,希望運用這個平台團結更多的兩岸僑胞,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做出貢獻。
參訪團一行在廈門拜訪了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該院副院長李鵬教授曾受邀在“華府兩岸時事論壇”做過演講。代表團一行首先在“兩岸協創中心經濟一體化平台”由首席專家、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鄧利娟教授陪同下, 參觀了兩岸協創中心暨廈大台研院的展廳,了解中心與學院的發展歷程。隨後,參訪團與研究院的專家學者進行座談,雙方針對台灣地區2016年“大選”預測、“大選”後台灣政治生態可能產生的變化、台灣年輕人對“大選”的態度以及對近期蔡英文訪美的看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地交流探討。兩岸協創中心重大理論創新平台執行長張文生教授對2016年台灣地區“大選”相關議題作了深入分析,
沈惠平副教授、陳超助理教授也發表了各自的看法。鄧利娟教授與經濟平台成員石正方副教授則就“大選”可能對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帶來的影響談了各自見解。參訪團成員也從旅美僑胞的角度發表對台灣選舉問題及蔡英文訪美問題等的看法。僅僅一個小時的交流使大家受益匪淺,嘗試了即有請進來又有走出去的論壇新模式。
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譚天星,全國台灣鄉親同胞聯誼會紀斌副會長,外交部港澳台司副司長何嵐箐等在北京會見了大華府兩岸時事論壇社代表團一行,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在廈門“海峽論壇”期間專門會見了美國大華府兩岸時事論壇一行。國僑辦譚天星副主任會見時提出,海外僑胞要堅持“一個中國,平等交流;求同存異,促進發展。”希望大華府兩岸時事論壇帶領團結兩岸僑胞,求同存異,共同維護兩岸和平穩定關係。代表團一行還應邀參觀了中國國家博物館,重點聆聽了“復興之路”部份的講解和觀看了展品。
福建的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等特點獨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代表團所參觀的華安土樓為圓形,非常富有客家傳統色彩,樓高四層,頂樓設有防禦設施。樓內由40多戶人家共享,土樓牆厚達三米,冬暖夏涼,樓內挖有有兩口水井,水質甘甜。建樓600多年來,樓內還出過狀元和著名商人。代表團受邀進樓參觀了所有樓層,還品嚐福建當地名茶,和樓民一起製作土樓花生糖,感到十分的溫馨。
福建華安土樓 台灣僑聯總會簡漢生理事長(中)與部分代表合影。 潘玲榮社長應邀在“海峽兩岸暨港澳僑界圓桌峰會”上發言。 中國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譚天星會見代表團。 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右5)會見代表團。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陳元丰副主任(左6)會見代表團。 全國台灣鄉親同胞聯誼會紀斌副會長(左8)會見代表團。 代表團在鼓浪嶼合影。 代表團參加廈門兩岸海峽論壇。 代表團與廈門臺研所交換紀念品。 廈門台灣研究院參訪,鄧利娟副院長(右)介紹概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