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国追逐财富、真相、和信仰》——记欧逸文和他的演讲 姚远 在今年的美国国家图书节上,有机会认识了美国记者兼作家Evan Osnos。 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国家图书节(National Book Festival),今年是第十五届,九月五日星期六在华盛顿会议中心举行。 图书节上的重头戏是由著名作家和诗人作不同主题的演讲,这届图书节邀请了一百七十多位作家。八月份,我报名做义工当作家向导,任务是在图书节期间负责陪同一个作家,保证他准时参加各项活动,如发表演讲,为读者签名,接受媒体采访等。报名时,随机选到了Evan Osnos。 虽然料到被图书节邀请的作家都非等闲之辈,但这个Evan Osnos乍看名字并不熟悉,上网一查,好家伙,介绍他的网页连篇累牍,各种照片千姿百态——原来是新进名人。读着读着,越发觉得这名字耳熟,方才想起在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 (NPR)))上听过对他的采访,都与中国的话题有关。 Evan Osnos 有个典雅的中文名字——欧逸文,犹太裔,76年生于伦敦,1998哈佛优等生毕业。2005到2013年先是作为《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后为《纽约客》(The New
Yorker)的记者驻华八年,他的报道曾多次得奖。2014年,他的第一本书问世:《雄心勃勃的年代:在当今中国追逐财富、真相、和信仰》(Age of Ambition: Chasing Fortune, Truth, and Faith in the New China),当年就得了美国文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 国家图书奖(最佳非小说类)( National Book Award in nonfiction)。 网上见过照片,所以在报到处一眼就认出了他。欧逸文在哈佛学的中文,还到北师大进修过,又在中国呆了八年,用中文交流应不是问题,但入乡随俗,我们还是用英文交谈。见面不久,就根据安排去为读者签名。边走边聊,他笑说在美国的时间还不如我长,现在回到美国,很多东西要重新学习。我问他经历体会过中国文化再回到美国,视野是否和以前不同,他说的确如此,有切肤之感(that got under my skin)。 到了签名大厅,早有十几二十列长队排好,虽然知道不至都冲他而来,但估计他的粉丝应该也不会少,不过走到写有他名字的队列前,我就失望了,想必他也有同感——只有十几个人等在那儿。能等他,自然是铁杆,十几个人,有捧着一本的,有抱着三四本的,有要求签在汗衫上的,有要求合影的,还有就是不签名,只因去过或将去中国,特地来找他聊聊的,其中就有一个曾去过中国西南大巴山支教的美国青年,居然还是欧逸文的太太前几年在北京服务的支教项目美丽中国(Teach
For China) 给安排的。签名的,合影的,说话的,陆陆续续,粉丝眼里都闪着光,毕竟面对的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图书奖得主。安排签名的一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接下来就该他演讲了。他的演讲被安排在历史主题大厅里,门口排着长队,这回我们不敢盲目乐观了,一打听,果然是等候隔壁厅一个著名电视主持人的队伍漫延过来。挤过人流进了历史厅。厅很大,可容上千人。逸文悄悄对我说,这么大的厅,再多听众都会显得空荡——签名处的冷清还是有阴影的。但不一会到点开讲时,就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台下黑压压一片,虽不是座无虚席,但已几近客满,可见有关中国的话题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逸文显然为这场面感到振奋,开得腔来,胸有成竹,滔滔不绝。 演讲紧紧围绕他的书名展开:《雄心勃勃的年代:在当今中国追逐财富、真相、和信仰》 (Age of Ambition: Chasing Fortune, Truth, and
Faith in the New China), 书名中的Ambition既可译为雄心亦可译作野心。逸文从政府领导层的兴国雄心谈到普通老百姓的发财野心,兼而有之。 他的观察分析纵贯古今,从西汉淮南子的治世经略到当今习近平的中国梦;他的图片幻灯很吸眼球,从中共政治局常委个个黑油油的不谢浓发到鳞次栉比在雾霾中若隐若现的摩天大楼。四十分钟的演讲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听众全神贯注,频频颔首扬眉,发出阵阵会意的笑声。 谈到中国梦,他提醒大家,中国是个比德国古登堡还早四百年就有印刷术,直到十八世纪还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财富的国家。因此,他分析中国领导人的雄心就是要重树民族自信,找回民族尊严,再塑大国形象。至于“中国威胁论”,他以美国拥有十二艘航母,中国只有一艘为例,认为中国领导人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追求的是在多元的世界里作为一个强国崛起,而不是超越美国称雄作霸。 谈到普通老百姓的追求,逸文首先用两幅画说明个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在中国北宋画家范宽的《谿山行旅》中,山峦巨石顶天立地,而商旅人物则偏居一隅微乎其微,与之相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居中不让,而背景山水则幽深渺茫。他说,在个人主义一直被贬低扼杀的中国,如今社会主义已经名存实亡,老百姓再不愿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举了中国最大的婚恋网站《世纪佳缘》的创办人龚海燕的成功为例,说明个人追求财富与幸福在今日的中国名正言顺光明正大。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诉求。人们开始争取知情权,要求信息公开,了解事实真相,诸如空气质量、住房安全,政府运作、法律法规。逸文认为,近几年的反腐倡廉运动就是民众对知情权和参与权追求的结果。 不可避免,随之而来的探索是更深层的,是对道德信仰的追求。当下中国,儒学、佛教、道家蓬勃复兴,基督徒的数量与共产党员不相上下,就是明证。除此之外,逸文说,更多的中国年轻一代在寻找自己的道路,探究作为一个公民对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要担当的责任。他举了个例子说明这一点。
2008年奥运之前,针对外国媒体对中国所作的各种批评以及奥运火炬传递中遇到的反华示威,中国举国上下群情激愤,此时一段名为《2008,中国站起来!》的视频在网上热播,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经过一番搜寻,欧逸文找到了视频的制作者。去采访前,他猜想这恐怕是个窝在父母地下室,对西方所知无几的愤青。出乎意料,一见面,竟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学术青年,二十六岁,名叫唐杰。聊起来,才知道唐杰是复旦大学西方政治哲学专业的博士生,正在撰写的博士论文是有关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现象学(phenomenology)。采访中,唐杰顺口问逸文是否知道胡塞尔,欧逸文不无幽默的答道“当然,当然,人人都知道。” 台下爆发出一片笑声。 通过对唐杰和他同学的采访,欧逸文意识到这些中国的青年精英们并非不熟悉西方,他们认为自己对中国的热爱和骄傲,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支持,并非是一种冲动的反应,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作为文革后,天安门事件后的年青一代,他们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复兴,并极为自豪,同时认为国外对中国的看法与身处其中的他们的亲身感受相去甚远。欧逸文认为这种冲突会愈演愈烈。 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作为记者和作家,逸文与听众和读者分享了他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分析。和大家一起,我带着深深的思考和他道别。 欧逸文演讲的视频:http://www.c-span.org/video/?327596-11/evan-osnos-age-amb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