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理解的好莱坞,都与《星球大战》有关
[摘要]光剑已点亮,原力已唤醒,鹿晗却没有告诉你们:年轻人,你们现在理解的好莱坞,都与《星球大战》有关。 这两位机器人兄弟,已经在大银幕上活跃了38年 腾讯娱乐专稿(撰文/荡科长 编辑/yiiren) 即便作为好莱坞大片,预售就超1亿美元票房的成绩也只有一部电影能做到,那就是《星球大战》。虽然离首部诞生,已经过去了38年,岁月却并没有让这部科幻系列电影显得老态龙钟,相反,时间反而证明了《星球大战》正是塑造了如今好莱坞的一代经典。 在中国,一部分年轻观众通过青春偶像鹿晗的影响力,第一次了解到这部“很久很久以前”的科幻经典,也有不少人留下了“光剑真土鳖”这样的评论。在科幻电影缺失的中国电影市场,《星球大战》遭遇这般尴尬并不意外,只是光剑已点亮,原力已唤醒,鹿晗却没有告诉你们:年轻人,你们现在理解的好莱坞,都与《星球大战》有关。 《教父》的导演科波拉与卢卡斯 1.新好莱坞的崛起——黑暗深处的一颗星 1960年代,好莱坞的处境就如遥远的银河系一般黑暗:大制片厂体制瓦解,新崛起的电视娱乐吞食市场,内忧外患让好莱坞的老板们孤注一掷,把权力下放给那些刚从电影学院不久、对英格曼•伯格曼和黑泽明顶礼膜拜的年轻导演们。于是,一批参差多态、仰之弥高的经典作品喷薄而出,史称“新好莱坞时代”。乔治•卢卡斯和他的《星球大战》三部曲便诞生于这一时期,这一电影系列不仅重新构建了好莱坞的工业和商业规则,也改变了电影的历史。 《星球大战》截至目前一共拍了7部大电影 2.电影当成电视剧拍——重新定义“系列电影” 在《星球大战》诞生之前,好莱坞的商业模式简单粗暴:让最受欢迎的票房明星拍最受欢迎的类型电影。比如威廉•鲍威尔和玛娜•洛伊搭档演了6部侦探片“瘦人”系列,米基•鲁尼更是拍了16部浪漫喜剧“安迪•哈迪”系列——这些电影不过是主角相同,故事上却毫无关联,只是好莱坞“系列电影”的原始形态。而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却用三部电影(算上前传一共六部)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从创作、制作和发行一条龙上就颠覆了好莱坞的生意经:一个卖座的故事可以拍成三部卖座大片,利益绝对是“1+1+1>3”——用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流行语来说,就是“IP”的价值。于是,《星球大战》系列不仅为《指环王》《哈利•波特》这样的传世之作奠定了商业模式基础,也给了《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这些后来者足够的胆子去把大结局分割为上、下两部。 青年男性最喜欢反复刷这种科幻电影 3.摸清主力观众——“12-24岁男性观众”定律 在好莱坞黄金年代,制片厂认为最好的商业类型片就是“合家欢”电影,比如卓别林的电影,或者《乱世佳人》(观剧)和《音乐之声》,走进电影院的观众都是四世同堂。《星球大战》并非合家欢电影,它的核心观众群是年轻的男性观众,但好莱坞却发现:这些男性观众一遍又一遍地走进电影院重撸《星战》,让影片票房远远超出了它应有的表现。从那以后,好莱坞把商业大片的核心观众群定位为12岁至24岁的男性观众——这一只占美国总人口十分之一的人群,决定了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创作规律和营销策略(比如结合爆米花、麦当劳和可口可乐等快餐文化),也影响着北美电影票房的走势。这是一条好莱坞商业电影的金科玉律,至今未变。 乔治·卢卡斯一手创立了科幻电影的新标准 4.科幻电影的标杆——建立电影“视与听”的标准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科幻电影在好莱坞一直是上不了台面的低成本B级片——即便是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也没能改变这一点(影片5700万美元的票房已经是当年好莱坞科幻电影的纪录)。在新好莱坞时期,有理想的导演都想拍出自己的《逍遥骑士》或《出租车司机》,没有多少人打算拍科幻电影,许多制片厂为此干脆撤掉了特效部门。而那些被制片厂拍卖的设备,以及越战之后运回国的二手军用物资,都成了乔治•卢卡斯拍摄《星球大战》和创造工业光魔这座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特效工作室——的原始资本。 卢卡斯和工业光魔在传统的手工特效——动画、绘景和模型——上进行技术变革和提升。他们创造了最早的数字合成技术,开创了“光化学时代”(也就是早期数字时代),并设计了由计算机编程控制的重复的摄影机动作,让大量的元素混合到一个动态镜头中,终结了自电影诞生以来,摄影机只能静止拍摄的束缚。也就是说,现在所有要用到数字特效的电影,都与《星战》和工业光魔有关。 再介绍一下本•伯特,电影史上第一位“音效设计师”(Sound Designer),他最伟大的智慧都献给了《星球大战》,他设计了影片中所有的立体声效。而卢卡斯创造的THX认证系统,为商业影院的画面和音响制定了工业标准(在此之前几乎所有影院的音响系统都是单声道),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影的声音。至此,乔治•卢卡斯完成了一场“视与听”的革命,其历史意义不亚于从无声到有声。 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可谓捡了大便宜 5.从此开始卖周边——赚钱的终极奥义 美国是个历史文化贫瘠的国家,但商业文化却相当发达。“星战”之所以能在美国乃至全球成为一种文化,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周边产品的价值。通过《星球大战》,乔治•卢卡斯凭空创造了一个价值超过300亿美元的市场,同时还对电视游戏等其他娱乐媒介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侠盗飞车》等市面上的热门游戏,都有对《星战》致敬的彩蛋。而最新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一年的周边收入就将超过50亿美元,影片的制作成本才2亿美元,无论最后票房如何,新的《星球大战》都不可能是一笔亏本买卖,这么看来,迪士尼只花了40亿美元就收购到了卢卡斯影业,收获这座目前看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IP金矿”真是一笔“便宜”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