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担忧美国在中东地位被中国替代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对于习近平访问中东三国,美国媒体尤其关注。美国《华盛顿时报》19日称,这是一次受到“密切关注”的访问。北京努力扩大对中东石油市场的介入,很可能将代替华盛顿成为这个动荡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潜在外国力量。报道称,在中东地区仍然动荡之际,习近平访问这一地区的目的是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将中国而不是美国作为未来的伙伴是明智的。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亚太安全项目资深主任帕特里克称:“美国对该地区的政策目前看来完全倒置了,我们推动同伊朗达成和平的同时却在疏远多数朋友,中国则抓住时机填补权力真空。”“中国被视作是中立的大国,能够降低紧张和促进发展,而美国在这个争吵不休的地区被很多事情分心。”他还表示,鉴于全球油价处于低位,北京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 美国《星条旗报》称,习近平将是伊朗被解除制裁后访问该国的第一个世界大国领导人。习近平中东之行表明,在叙利亚冲突向世界“出口”暴力、地区大国因宗教派系争吵和美国影响力下降之际,中国希望扮演更强大的角色。 “德国之声”20日则称,“习近平访问中东是在走‘平衡木’”。报道称,由于访问正值伊朗和沙特关系陷入紧张之际,助长了中国可能想成为潜在调和者的猜测。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国际关系教授莱弗里特认为,这样的猜测难免有些“夸张”,因为习近平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制定此次访问的行程。在访问中,习近平无疑会在最高层面上强调各方应该表现克制,并努力缓和双边的紧张局势。但习近平出访的主要议程是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关系,中国不太可能成为中东外交调停者的角色。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薛庆国对《环球时报》说,阿拉伯世界“向东看”并非源于中国的“引领”,而是一种自发的趋势。一方面,这些国家已经意识到,跟西方走有时会“上当”。西方以武力的方式将自身的民主与发展模式强加于中东国家造成了地区的混乱甚至国家的崩溃。相反,中国倡导的方式则在长远上对中东有利,因此重视中国的声音已成为共识。 薛庆国说,对中东国家来说,“一带一路”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成为给中东带来和平的重要方式。“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原则是合作共享,这使得该地区一些政治上有分歧的国家可以通过共同建设输油管道、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方面的经济合作连结在一起,进而在政策的制定上摆脱传统的“零和思维”,更多考虑互利共赢,这样才能实现地区和平,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动荡、贫富差距和恐怖主义等问题。 印度拉迪夫网站称,在促成习近平访问中东的时机方面,一个因素毫无疑问是中东对美国普遍持有负面观点,许多国家与美国的关系在削弱。在埃及,2015年对美国持正面观点的人不到10%,在该地区的其他国家,批评美国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对美国持正面评价的人数。相比之下,中国在中东享有非常高的正面形象。报道称,在中东的地位提升能促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而且也能更好促使美国接受其“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议。 【环球时报赴沙特特派记者黄培昭 环球时报驻埃及、英国、德国、加拿大记者韩晓明 纪双城 青木 陶短房 陈一 柳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