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真处始见功 ——央视原著名主持人吕大渝谈感情在朗诵中的作用 “中华杯”美国青少年汉语朗诵比赛系列辅导讲座(三)3月5日下午在美中实验学校洛城校区音乐教室举行。主讲人、央视著名播音员、主持人吕大渝老师为学生、老师和家长辅导了本次比赛指定作品的朗诵要领和技巧。
由于吕大渝老师对生活在美国的孩子和历届“中华杯”汉语朗诵要求、选手参赛情况都十分熟悉,因此她的讲座对参加本届“中华杯”朗诵比赛的选手和家长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远道赶来听了讲座。吕大渝老师在讲课中对比赛的七首指定作品逐一作了讲解,她特别强调了真实的感情在朗诵中的重要作用,而要准确掌握作品中的感情,就需要在朗诵之前做好功课。 吕大渝老师告诉大家,这次朗诵比赛的指定作品,基本上是从著名诗人北岛《给孩子的诗》里选的,另外也有国内朗诵比赛的推荐作品,这些作品都是自由体诗歌。在朗诵中,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情、声、韵、调是对诗歌朗诵最基本的要求。情,就是我们朗诵任何作品,一定要发自内心,动真情,再念出来。朗诵,就是用心说话,用生命说话。情,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声音随着内容的变化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声音不一定要洪亮,但要清晰。韵,就是协韵,对每一首诗歌都要把韵找出来,而且韵应该都是重音调。在情、声、韵、调四者中,要以“情”为主,用“情”来带“声”、“韵”、“调”,做到声情并茂。只要有了真情,就会有调,调才能准。朗诵特别要忌讳的是人为的、激动的喊叫。 要做到有情,在朗诵中一定要将自己置身其中,要有视象。视象是朗诵的内心视象和语言表达的画面感、形象感。例如在朗诵小学A组指定作品《春风》的时候,选手眼前要有一种真地看见了山绿了,真地看见了树绿了的感觉,不能眼中无物。同样,在朗诵小学B组《河流》中,也要求朗诵选手有在与母亲对话的真实感,区别诗中的不同人物,才能准确表达诗的感情。 为了准确地把握一部作品的感情,吕大渝强调家长在辅导孩子时,一首诗拿来不要马上就念,而要先做功课,上网查一查作者,研究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因为我们念一首诗,是在作者原作的基础上把诗人的意思表达得更强烈、更清晰,所以你不知道诗人写这首诗的动机是什么,写作背景是什么,拿来就念就可能是不对的。她以著名诗人海子的抒情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许多人都在迎春一类的会上热情地朗读这首诗来祝福大家。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作者在写了这首诗之后两个多月就自杀了,显然,人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并不对,在这首诗的背后深藏着诗人为人不知的情感。唯有中央电视台一名主持人在查阅了作者海子和他写这首诗的动机、背景之后,在朗诵中对这首诗作了另一种完全与众不同的处理。由此可见,朗诵之前做功课的重要性。吕大渝老师特意找出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朗诵录音,播放给现场的听众们鉴赏。 吕大渝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对现场的几名选手进行了辅导。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他们对汉语都具备一定表达能力,并为参赛作了准备。吕老师给他们指出还需要努力的地方,鼓励他们作好参赛的准备。孩子参加比赛,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辅导。她还对家长们辅导孩子提出建议。家长要认真看一下已经在朗诵比赛网站公布的孙悦斌、王明军两位老师的讲座录像,对什么是朗诵和朗诵的技巧做到心中有数;要帮助孩子做好功课,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文字背后蕴藏的含义,正确地辅导孩子。 一向主张孩子从小进行语言和形体训练的吕大渝老师,衷心希望孩子们通过参加朗诵比赛,提高语言修养和口语表达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