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能够在美国大选年交出怎样的答卷? 华府网特约记者 易速利 根据不完全统计,美国2016年选举周期内有大约50位华裔成为政治候选人,目标职位从联邦众议员、副州长、州议员、市长到县学区委员等。1月份就有好消息从新英格兰传来。台湾移民后代、年仅31岁的吴弭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市议长。 仅从城区规模来看,60多万人口的波士顿在全美排名并不特别靠前,但整个大都市区在美国经济、文化尤其是历史和教育中占据突出地位。仅从历任市议长的前程看,有升至市长、工资翻倍者,比如波士顿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市长曼尼诺,他目前担任美国驻罗马教廷大使。同样身为天主教徒的吴弭能够复制前任的成功固然不错,但她未来的政治生涯或许不止于此。 除起步格外早的优势外,吴弭与美国政治最前沿有直接联系。2012年,她在基层帮助自己念哈佛法学院时的教授伊丽莎白·沃伦角逐麻萨诸塞州联邦参议员席位,两人的师生关系由校园进一步延伸至政坛。沃伦成功当选后,吴弭随即参选波士顿议会,28岁的她成为该市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女性议员。任期内她力推为市政府雇员提供6星期的带薪产假成功,这项成就得到总统奥巴马的点名称赞。今年1月,已经是民主党左翼代表人物、一度传出有意参选总统的沃伦出席了吴弭的议长就职仪式。 名师出高徒的例子在美国政坛不胜枚举。肯尼迪前总统的三弟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已经去世,他的门徒布雷耶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已经20多年。1972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高文身边的年轻选战经理加里·哈特首先成为联邦参议员,1984年参选总统。哈特选战中的大学生义工奥马利担任8年马里兰州长后成为2016年的总统候选人。还有杰布·布什的例子。他担任佛罗里达州长时的门徒马可·卢比奥在师傅已经倒下以后,仍然还在总统竞选的第一线坚持了好几个星期。 华人政治圈规模虽不大,类似的师徒例子也能找到。2012年在南加州台湾移民后代、34岁的哈佛毕业生陈介飞以县学区委员会主席的身份挑战共和党重量级议员、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罗伊斯。我曾短暂跟随采访陈介飞的选战,3天中几乎每一场集会上都能见到助选的加州审计长江俊辉,同为台湾移民的后代他还是陈介飞的证婚人。 陈介飞没能上演以小搏大的奇迹,而审计长任期结束后的江俊辉2014年改选加州财务长又轻松取胜,大赢共和党对手125万票。作为加州政坛活跃多年的实力派,江俊辉已经宣布2018年参选州长。 跟陈介飞同处南加州的两位国会议员赵美心和刘云平之所以能够当选,跟选区内亚裔、尤其是华裔选民比例较高有直接关系。赵美心的选区主要在洛杉矶县,亚裔居民比例高达37%,超过其他所有种族。刘云平的选区以白人居民为主,但亚裔仍然超过其他种族位居第二。同样的情况适用于目前国会的第三位华裔议员孟昭文,她的选区主要在纽约周边,亚裔居民比例接近40%,其中华裔过半。 华人人口的增加只能说为华人政治家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挑战仍然艰巨,因为众多的华人选民未必能顺利转化成众多的华人选票。华人参政热情之低除了有统计数据说明外,从来不缺少故事予以具象化。今年1月初我在爱荷华首府得梅因跟当地华人协会会长燕晓哲聊天的时候曾谈及这个话题,他打开话匣子以后的播放能力就象一部没有容量限制、电池从来不报警的智能手机。 作为首个初选投票的州,爱荷华在美国的政治版图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密集的选战、几乎随处可见的总统候选人可以吸引大量美国各地乃至其他国家来的“政治旅游者”,但得天独厚的当地华人未必特别有好奇心。 如果组织华人参加选战活动,燕晓哲说,“我只能挂羊头卖狗肉,用健身、烧烤、卡拉OK、青少年教育、个人理财和投资推广的名义将大家召集到一起。” 谈到鼓励华人关心政治的经历,燕晓哲说,“我遭到了很多失败,挫折感很强。就像台湾一位前领导人,我是连战,但连败。要想放弃是最容易的事情,不过我在美国学到了挑战自己的精神。” 燕晓哲在美国华人圈已经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靠他的高度热情,也靠他的实际运作能力。他和爱荷华政坛的关系非常密切。2012年初习近平副主席重返爱荷华之前我曾经到当地报道,正是燕晓哲的华人协会帮助落实了州长布伦斯塔徳的电视专访,比通过正常的媒体联络渠道迅速得多。 燕晓哲认为,“美国大选、中期选举和地方选举都是重要的政治资源。对我们华人来说,参加政治选举活动是最快、最省钱、最容易、最有效的进入美国主流的方式。很多华人说我对政治不感兴趣,别来打扰我。其实我倒是想说,你可以对政治不感兴趣,但政治对你感兴趣。” 燕晓哲给自己起的英文名字叫“Swallow”,美国人念起来很顺。如果用“晓哲”的拼音“Xiaozhe”,情况可能就会起变化。美国人发X的音不容易。 我生活在首都华盛顿近郊的马里兰州,2014年中期选举时临近社区的华人程翔飞参选州众议员,他有生化博士头衔,任教于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程翔飞没有用英文名字,直接叫“Xiangfei”。 我跟他一起参加选战活动好几次,从餐叙、论坛到筹款。我发现十之八九,美国人无法正确发出他的名字“Xiangfei”。明显的挣扎过后,有人叫他“扬飞”,有人叫他“昂飞”,有些简化成“程博士”,还有的干脆叫“X博士”,这跟全体美国人都能一口叫出“希拉里”显然有所不同。 选民念你的名字都有困难,投票给你又能多容易? 程翔飞没有取胜。今年他跳过州议会,直接参选马里兰州第6选区国会众议员。他的名字改成了 Scott——斯科特。 华裔既是美国的模范少数民族,也是永远的少数民族。与犹太裔、意大利裔、爱尔兰裔乃至部分拉丁裔不同,华人看上去跟美国选民最熟悉的传统政治家形象总会有所区别。如何赢得选民的认同、喜爱,尤其是选票,似乎存在着更多的障碍。 如果美国实行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或许只需要几十年,国会参众两院看着就会像中国古代的翰林院,华人面孔一定很多。华人擅长考试、学习的传统同样发扬光大到美国,名字见诸于媒体的政治候选人大多来自一流大学,成都出生 、英国和美国长大的李林笛毕业于普林斯顿。她担任过学生会主席,还作为应届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1969年卫斯理学院的毕业典礼上,代表学生发言的是希拉里。 李林笛参选宾夕法尼亚州第6选区众议员席位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不仅在于1990年出生的她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会议员候选人之一,还在于她有可能是第一位拥有微信群支持的国会议员候选人。以微信为主要社交平台的美国第一代华人移民对李林笛参选表现出的热情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纽约、加州和华盛顿等地已经多次为她的选战筹集过资金。历史经验显示,让华人为选战捐款不比让大灰熊将咬在嘴里的三文鱼放生容易多少。 从2月1日提交给联邦选举委员会、由父亲李全签字的资金报告看,到去年底为止,李林笛的选战筹集到40多万美元资金。浏览捐款人名录,其中多为Liu、Zhao、Shi、Tan、Wang、Jiang之类的华人姓氏。相比之下,其党内初选对手和可能的大选对手、现任共和党议员瑞安·科斯特洛的捐款者名单中,华人寥寥无几。 有人将美国200多年“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史概括为几个阶段,由“一个白人男性一票”开始,经过“一个男性一票”、“一人一票”发展到“一美元一票”,往后可能朝5美元一票、10美元一票发展。这个玩笑多少说明资金对于政治选战的重要性。2012年陈介飞在南加州冲击共和党资深议员罗伊斯时,双方的资金为77万美元对256万美元。目前李林笛与对手的资金分别为40万和86万。从这个数据看,李林笛应该能够在大选中对科斯特洛构成实质性挑战。 可喜之外也有让人担忧的地方。给李林笛捐款的刘、赵、施们地址绝大多在宾州第6选区以外,热心捐款的华人们只有从加州、康涅狄格、得克萨斯搬到费城周边居住一段时间,他们的1美元才更有可能转变成1票。李林笛选区的亚裔比例仅为2%,远远低于陈介飞南加州选区的28%。另外,跟波士顿的吴弭不同,李林笛并没有一位导师带领她从政。但不论分数高低,她参加2016年大选本身应该对未来华人参政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与其说参与选举政治是一场考试,还不如说是一场旷日持久、全面测试智力、体力、综合能力的工作面试,即使以希拉里这样的实力投入到大选中也必须应对随时可能崩盘的巨大压力。选民用放大镜乃至显微镜观察候选人的每一个细节,让他们给出高分往往比得到教授的首肯复杂一些。华人应付美国考试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未来只有在政坛上的工作面试中取胜才能获得更多的发言权。 2016年的大选中赵美心、孟昭文、刘云平3位众议员不出意外将顺利连任,其他华裔候选人也能在州议会和小城市的市长选举中有所斩获。只是从人口比例看,美国国会至少应该有10位华裔议员而不仅是现在的3位,华人的权益才能得到算术意义上的合适代表。此外,华人目前在联邦参议院和各州州长的位置上还没有破零。吴弭、李林笛、陈介飞们的努力需要长时间的反复放大后才有可能实现华人参政格局的实质性改观。 |
效的进入美国主流的方式”没有什么非议,但是要想进入美国的政治主流圈,我们
这些在中国长大的人需要脱胎换骨,是会很痛苦的。如果没有这个思想准备,还是
先找明白人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