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民正在为养殖的牛准备草料。(王腾 摄) 图为在入驻闽宁扶贫产业园的青川管业有限公司里,工人正在装配管材生产线所需的金属丝。(王腾 摄) 5月16日,由人民日报海外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中国一汽赞助的“2016中国新发现”全媒体大型采访活动暨“中国新发现·宁夏故事”在银川启动。随后,记者一行奔赴闽宁镇扶贫产业园、西吉搬迁村及精准扶贫点等地进行采访。 安居 20年前,苏玉莲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搬家:从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现固原市)举家搬到了北部的永宁县闽宁镇。 作为典型的移民城镇,20年前的闽宁镇却是一片戈壁荒滩。 “地里都是大小石头,根本不适合种东西。得翻一米深的土,把石头挨个清理出去,才能种点庄稼。”苏玉莲比划道。很难想象,闽宁镇的第一批移民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像沙棘一样扎根下来。 闽 宁镇移民的背后,是1997年国家出台的东西省份对口扶贫的政策。当时,帮扶宁夏的是福建,在福建省的资金支持下,很多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干旱地区的“苏 玉莲”,搬迁新址,开始新的生活。公路、学校、村部、卫生院、邮电、市场和一二级扬水灌溉及井灌工程等基础设施,逐步在这片荒地上建立起来。 尤其是近几年来,宁夏启动实施35万生态移民,将生活在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地方的9个县区、91个乡镇、684个行政村的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落户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区域。2015年,全区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38元,高于迁出前2000元以上。 而作为“老移民”的苏玉莲,早已尝到了搬迁的甜头。她在自家的10亩土地上种植枸杞、葡萄等,经济条件逐渐好转。 “10亩地,每亩能有1.5万元的收入,一年下来有10多万哩。”这些年的辛苦,在苏玉莲看来有了回报。苏玉莲一家也把之前的20平方米蜗居土坯房,翻新成了超过500平方米的大院落,和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生活在一起。 “比你们城里人幸福多了,我们这边人均都超过100平方米。”苏玉莲邻居马大爷的一句话,引得记者们一阵大笑。 立业 在闽宁镇的工业园区,我们见到了青川管业的老板王志强和银峰轻合金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峰。作为福建和江苏企业,他们都看中了闽宁当地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西部广阔的市场。 青川管业从2014年12月签约,次年11月份上线第一条生产线,解决当地60人就业,5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能解决当地300多人就业问题。而银峰一期投资10个亿,等今年6月底陆续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个亿,为当地贡献利税4个亿。 本地的产业立起来了,自然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回乡就业。 “以前在外地打工,来回跑,心也不安定,每个月两千多,都是打临工。这半年回家乡工作,每个月有小三千收入,一签还签3年,离孩子近了,心也定下来了。”在青川管业上班才半年的宋唐玲乐呵呵地说,“接下来我也会劝丈夫回乡工作。” 不过,闽宁人的幸福在固原人看来,还有点遥远。 从银川开车沿着高速公路南下300多公里,便来到了固原,这里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宁夏唯一的全域贫困市,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认定“不适宜人类居住”。 面对着我们的提问,元咀村村民谢进才夫妇只是憨憨地笑,话语不多。在刚翻新的砖瓦房里,并没有多少新家具。一年多前,谢进才狠下心花了五六万块钱扒掉了土坯房,盖了新房,拿了政府补助的2万多块钱。 但房子修漂亮了,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在 谢进才的家门口,墙上贴着一张“精准扶贫联系卡”,上面清楚记录着户主姓名、家庭人口数、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扶贫资金到户情况等。2010年和2014 年,西吉县分别做了一轮“建档立卡”;2015年,又做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力求精准扶贫。像谢进才的情况,被认定为缺技术、缺资金。 为此,作为帮扶责任人的村支书杨建国帮他贷款养牛、种马铃薯,一年下来收益也有两三万元。 “在我们这里,养5头牛或者30只羊就可以算脱贫。”老杨说,“谢进才家在村里算是中下水平,不过今年也在想办法贷款多养几头牛。到今年年底,我们整个元咀村就能摘掉贫困的帽子。” 不过对于未来,老杨还有更长远的打算。村边上就是当地著名的森林景区——火石寨国家森林公园。“到时我们把绿化也给弄上去,把旅游产业做起来,搞搞农家乐。”老杨笑道。 谋划 安居立业的背后,是宁夏坚持了30多年的扶贫攻坚。历经“三西”农业建设,百个贫困乡镇、百万贫困人口“双百”扶贫,千村扶贫整村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四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宁夏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90万左右。 尤其是“十二五”期间,通过“造血式”精准扶贫,支持贫困人口以产业立家,宁夏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从101.5万人下降到5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6%下降到14.5%。 不过,在固原市西吉县县委书记马志宏看来,在这场全国、全区的脱贫战役中,西吉的压力更为巨大,也更为典型。全宁夏58万贫困人口,有10.58万在西吉,占了全区1/5,全固原贫困人口26万,西吉占了4成。 为此,西吉县在精准扶贫上提出了10种模式:驻村帮扶、金融扶贫、能人引领、龙头带动、科技支撑、休闲旅游、托管种养、全赠半返、红利反哺、劳务创收。按照不同贫困村落和贫困户的不同特点“订单式”扶贫。 3年为限,全县296个村,172个村要脱贫销号,而之前脱贫的124个村又要防止返贫。今年年底,包括元咀村在内的45个村都要顺利脱贫。 “区里要求省级领导帮扶到县,厅级领导帮扶到乡,县级领导帮扶到村,干部职工帮扶到户的领导干部层级帮扶机制”。马志宏介绍说,“我自己就联系帮扶了一个任务最艰巨的村。” 他的背后,是宁夏的脱贫“军令状”:58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00个贫困村全部销号、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而时间是2018年,比全国2020年脱贫的截止期限足足提高了2年。(张远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