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怒江,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如愿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总裁何平博士,说明保护怒江生态环境的成果。 (记者罗晓媛/摄影)
“怒江是中国生态文明的底线,若保不住,一切都只沦为口号”。位于华府的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IFCE)创始人何平与其团队,多年来协助中国非营利组织(NGO),为保护怒江免于水电开发而奔走。他们表示,终于在近日迎来胜利,怒江不仅未被列入「十三五」的开发项,还将成为国家公园。
自中国经济腾飞以来,牺牲环境谋发展的争议就一直存在,僵持十多年的云南省怒江水电项目就是其一。非营利组织IFCE自1996年成立后,致力透过中美双方交流、技术引进,以促进两国环境的改善。他们自2009年开始在怒江调研,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提供数十份建议报告。
在怒江水电开发进入前期实施的2013年,IFCE总裁何平首次亲身考察怒江,被当地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所震撼。何平指出,怒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缩影,物种分布明显,拥有中国20%的植物,其中三分之一还是地方独有。如果建水坝,会改变整个生态系统,多种珍贵动植物来不及研究就将消逝,最终得不偿失。
他当即与云南省委书记沟通,但对方以贫困、缺乏发展机会为由,不予理会。为免去一级级上报耗费的时间,何平与基金会专家做出特别建议报告,并通过全国政协直接致信国务院,要求无条件停止怒江水电开发,该项目终在副总理直接干预下喊停。
尽管能源局最近起草的「水电发展十三五规画(征求意见稿)」依将怒江水电画入重点水电发展之列,只是推迟到2020年后再做考虑,但何平指出,2020年再开发已不太可能,首先怒江的生态价值已广获认可,且能源结构不像从前;其次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新发电技术的出现,水坝发电将被取代;同时云南省已申报在怒江建国家公园,将成为重点保护项。
何平说,“怒江都保不住,生态文明建设就失了底线,新政府口号喊了很多,但怒江是中国生态保护的底线,是试金石”。
此次“怒江保卫战”的成功,亦体现中国当局对平衡环境与发展的态度转变。何平指出,怒江水电项目得以叫停,反映中国政府对生态建设的重视,从不顾一切的发展转为考量生态环境,是积极的转变。他强调,在政府转变政策同时,“保护优先”的观念也应深入人心,再配合加大治理投入,才能缓解发展给环境的压力。
IFCE今年迎来20周年,将在北京、华盛顿举办年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