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阿斯利康MedImmune 搭建中美生物医药合作桥梁
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成功举办第21届年会
文:陈振夏 孙炜彤
图片:Max Wang,Jihong Wang, Hong Sun
2016年6月11日,来自中美生物医药领域的400余名企业家、专家、学者齐聚美国马里兰州盖瑟斯堡阿斯利康生物制药研发机构MedImmune总部会议中心,参加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第21届年会。此次年会以“中美生物制药:通过合作加速全球开发和商业化”为主题。阿斯利康执行副总裁兼MedImmune负责人Bahija Jallal博士和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等二十余位中美生物医药精英作为演讲嘉宾出席。
早上8点半, CBA候任会长姜绪荣博士首先向与会嘉宾致欢迎辞。随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李克新与马里兰州副州务卿Luis Borunda分别代表中美政府致开幕词,肯定了CBA在21年来对中美生物医药合作做出的推动作用,并对CBA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寄予期望。CBA现任会长巢守柏博士向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以及阿斯利康执行副总裁兼MedImmune负责人Bahija Jallal博士颁发了CBA“杰出成就奖”,以表彰二位在生物技术及医药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二位获奖者随后分别围绕会议主题做出演讲。
李革博士首先介绍了药明康德从2001年在中国建立的一个7000英尺的实验室,成长为现在拥有遍布世界24个分部、占地550万英尺、与多家世界医药巨头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开放式技术平台公司的历史。Bahija Jallal博士和大家分享了行业发展方向,讲述了MedImmune如何通过对研发的大力投入和与中国的密切合作,开发创新型大分子药物,一步步实现一年向美国药监局提交一个生物制品许可申请的目标的历程。
正式会议环节分六个议题,由著名的企业家及科学家进行演讲,介绍医药领域的最新进展及行业趋势,同时每个议题末尾附有观众提问及小组讨论环节。。在“中美生物制药监管的挑战和机遇”的议题中,前中国国家药监局专家冯毅博士、美国药监局专家Yun-Fu Hu博士和MedImmune公司专家John Finkbohner博士分别从中美医药监管部门和药企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中美药品监管的政策,并分析了监管部门及医药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肿瘤免疫治疗和细胞治疗”议题中,阿斯利康肿瘤免疫副总裁Tony Ho博士北大未名集团总经理曹文波介绍了新疗法的开发经验;在“生物制药的全球协作”议题中,MedImmune伙伴合作主任Gayatri Varma、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芮国忠主任和浙江特瑞思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幼玲博士介绍了中美企业在药物开发中的合作;在“生物标记、转化研究及精准医疗”议题中,Quantum健康主席余国良博士、西门子保健生物标记研发专家Arejas Uzgiris博士和Centrillion总经理Wei Zhou博士探讨了精准医疗的应用前景;在“科学家和企业家在美国应该知道什么”议题中,前美国联邦政府官员Jeremy Wu介绍了在中美技术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在“CBA-SCBA联合会议:癌症治疗”议题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资深科学家Li Yang博士、Ji Luo博士和Mitchell Ho博士介绍了癌症研究的最新进展。
除了精彩的演讲,会议还通过晚宴的形式为参与者提供了充分的交流机会。晚宴由CBA现任会长巢守柏和候任会长姜绪荣主持。上海耐利生化设备有限公司鼎力资助了晚宴,公司总经理项绍宪展望了2025年的中国制造,表达了对中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希望。晚宴上,CBA前会长赵玉琪(2012-2013)获得了CBA杰出贡献奖,NIH研究员杨春章博士当选2016-2017年度候任会长。
此次年会受到了参与者的广泛的好评。Quantum健康主席余国良博士是CBA首任会长,见证了CBA 21年的发展。他表示,CBA从最初由十余个成员组成的小团体发展到现在拥有3000多会员的大组织,经历了巨大的发展,而CBA年会作为CBA的旗舰活动也是越办越好。余博士表示,他会继续关注CBA及其年会的发展。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芮国忠主任此次带领了由中国十余个医药及投资公司高管组成的团队从中国前来参会。芮主任拥有30年生物医药技术转移和产业转化经验。他表示,随着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医药企业对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合作的需求日益增长。他期待着加深与CBA的合作,继续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事业的发展。一位第一次参加CBA年会的马里兰大学博士后表示,年会为她提供了非常丰富而宝贵的产业界信息,而这些是她在平时很难接触到的。
CBA现任会长巢守柏博士表示此次年会的成功离不来CBA往届会长们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年会组委会的精心筹备,也离不开志愿者们的辛勤工作。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促成了CBA在21年中不断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