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之声(ID:zgzs001) 近期多轮超强暴雨袭击,长江中下游多省份告急。就在军民奋战在抗洪一线之际,一种所谓的“德国抗洪神器”迅速走红。据说,这种移动防洪挡板可在4至6小时内将河岸围起来,防洪效果那可是又快又好! 如此的“抗洪神器”,与我们印象中的场景完全不同。于是,不少网友发问,“我们还在肉搏抗洪的时候,看看德国在干吗?”、“我们发射得了长征7号,建得了高铁,还有了最快的计算机,为什么还只用沙袋和人海战术?”、“看着人家薄薄的挡板就挡住洪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吐糟过后,渐渐的,大家发现好像“德国抗洪神器”,好像跟想象的不太一样… 首先,网传最广的德国“抗洪神器”组图,其实并不是发生在德国的事,而是奥地利的一个小镇,并且这是2013年的一条旧闻。资料显示,Machlanddamm曾是2002年洪灾后奥地利最大的防洪工程,建成于2012年8月25日。但并没有官方资料佐证其在4-6小时内便可“临时搭建”完成。从原理上看,“哪里有汛情哪里就可以快速搭建”的说法并不准确。从下图可以看出,堤坝嵌入地基很深,且还要从外部予以加固。 而有了“神器”,也并非万无一失。 据国际在线报道:据德国《明镜周刊》6月11日(2013年)报道,百年不遇的洪水继续在德国泛滥,国际信誉评级机构Fitch的非官方统计显示,这场洪水已经给德国造成1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84亿元)损失,超过2002年洪水损失。 并且,有了“神器”,抗洪的主力还是“沙袋”!奥地利萨尔茨堡当地报纸2013年对奥地利Grein附近地区洪水的报道是这样的: 有图有真相,水坝是真的,效果也看得见,但那年的洪灾,人们也分明用的是一排排沙袋,靠的军民一心。 不止德国,在英国,王子也都去搬沙袋了。据新华社2014年报道,威廉王子和弟弟哈里王子加入抗洪队伍,在位于伦敦西部的小镇达切特和士兵们一起搬运沙袋。 洋抗洪神器没那么神,土沙袋防洪其实并不LOW。沙袋既便宜又便于使用,而且非常高效。在实际运用中,沙袋也被证实是可靠而有效的防洪工具。最稳固的堆叠方式是将沙袋堆成金字塔形。 好吧,沙袋是好。不过,我们就没有自己的“抗洪神器”吗?能和沙袋一起打打组合拳也好啊! 这个当然有!而且是“以柔克刚、以水治水”! 记者探访安徽59圩抢险现场,这里就有咱自己的“抗洪神器”。如用编织袋装土筑起百米子堤需30人46小时;而这个“神器”只要12人2小时即可完成。快来看看咱的“防洪神器”是如何“以水治水”的。事实说话↓↓↓ 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8日至12日,福建中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南部和西部、安徽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福建中北部局地有特大暴雨。这对于目前抗洪形势严峻的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地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安徽安庆,当地武昌湖的水位仍然持续上涨。湖边的圩堤出现多处塌方、渗水和漫堤险情。在五九圩的部分堤段,湖水已经漫到坝顶新堆起的三层沙包的第二层,高出原有的圩堤。泥土质地的圩堤在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冲刷之后,局部也出现渗水和塌方险情。 而为了保证圩堤稳固,不能在附近取土装填沙袋,大型的工程机械也无法开上圩堤作业。没有土,怎么装沙袋!没有沙袋,五九圩守不住怎么办! 来看武警水电部队准备了一样新式“武器”—— 又能移动又能折叠的堵水墙。 武警水电部队官兵正在展开黄白相间的帆布水袋,用钢筋固定在坝顶。原来这个也称为“充水式橡胶子堤”的“神器”,长的是这个样子!!! 再用水泵从湖里取水注入水袋里,形成6米长、60厘米高的一堵水墙,用水来抵挡水。 “充水式橡胶子堤”抗洪原理:这个堵水墙主要的原理就是利用充水式帆布的防水袋,这是一个不透水的大水囊。展开时可以达到六米,收起来不到一米,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关键时刻比如哪个地方出现漫堤的险情或者决口比较小,就可以把这个移动折叠式的堵水墙搬到现场,立刻进行组装、拼接、充水,10分钟就能发挥挡水的作用,作用非常明显。 这款国产的移动折叠式堵水墙是第一次被运用到国内的救灾当中。它的搭建效率可以比传统堆砌沙包的方式快9倍,并且不怕浪涛的冲刷,通过两端的魔术贴首尾相连,还可以更长。 目前,武警水电部队、安庆支队和8690部队某部的官兵和当地民众还在继续加固望江县多条河流湖泊沿岸的圩堤。为他们点赞!为他们加油! 防洪抗灾众志成城,网络杂音风声水起。有图未必有真相,用情绪宣泄替代事实和严谨推理,是键盘侠屡屡冲动的心魔。防洪救灾的网络空间,不能成为认知偏差和负面能量的泄洪区! 记者:白杰戈 | 摄影:武警水电部队通讯员郑小攀 综合中国之声《新闻纵横》、环球杂志、新华社、讲故事的德语老师等。 本期编辑:崔鹏、石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