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驻外大使是怎样”沦落“为卖国贼的 李东雷 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郭嵩焘(中国第一个驻外大使)写于临死前 前几天读了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接受英国媒体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刘晓明说到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是中国蒙受耻辱的产物,他说驻英国大使是中国历史上向外派驻的第一个大使,是来完成《中英烟台条约》赋予的一个屈辱使命。 刘大使的这些话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我以前不了解的情况。这几天一直在网上搜索有关这段屈辱史的文章。网上的相关文章非常多,只是我对此比较无知而已。我对把这几天学到的信息进行了交叉对比,理清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知道了中国第一任驻外大使蒙受的耻辱其实来自于他的爱国同胞们。 在感慨一个真正爱国者的悲催结局之后,整理写下了以下文字,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一、马嘉理事件的三个版本 《烟台条约》的起因是马嘉理案,条约是马嘉理案的最终解决方案。 以下是百度上关于马嘉理案的最简单介绍,这是个很中性的陈述版本: 【英法等国在打开中国沿海门户及长江后,又想打开内陆的“后门”,从19世纪60年代起,不断探测从缅甸、越南进入云南的通路。1874年,英国再次派出以柏郎上校为首的探路队,在近二百人的武装士兵护送下,探查缅滇陆路交通。英国驻华公使派出翻译马嘉理南下迎接。1875年1月,马嘉理到缅甸八莫与柏郎会合后,向云南边境进发。2月21日,在云南腾越地区的蛮允附近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发生冲突,马嘉理与数名随行人员被打死。这即是“马嘉理事件”,或称“滇案”。】 这是一个关于事实和结果的简略陈述性版本,没有倾向性的观点。 这是我喜欢的版本,但我更喜欢事实的细节。 我看到的所有中文资料中居然没有介绍马嘉理本人生平的,居然没有人关注这么重要历史事件中的主人公的生平。我查了一下英文资料,找到了他的英文名字是Augustus Raymond Margary (26 May 1846 – 21 February 1875),马嘉理是他家族的姓的音译。他生于英属印度,父亲是英国陆军少将。他曾在法国和英国受高等教育,但参加了三次英国外交官的入职考试都失败了。1867年他终于通过了考试并被任命为驻华公使馆的实习翻译,后曾经在北京、上海、台湾和烟台担任英国的外交翻译。 看完马嘉理的英文资料后,他的形象终于在我脑海里终于鲜活了一点。 只可惜找不到他的照片。 马嘉理案的第二个版本这样的: 【”马嘉理案又称“云南事件”或“滇案”。1875年2月英国驻华使馆翻译马嘉理,擅自带领一支英军由缅甸闯入云南,开枪打死中国居民。当地军民奋起抵抗,打死马嘉理,把侵略军赶出云南。英国借此事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烟台条约》。“】 这个版本是中国教科书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经典写法,着笔不多,过程不详,评论立场鲜明,一切罪责由列强承担,非常符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历史观,以及中国近代受尽列强凌辱的受迫害情结。(欢迎关注鹏媒体微信公众号:pengmedia) 但它符合史实吗?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可能永远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却不烧紫禁城。 马嘉理案的第三个版本: 【为了打通进入中国西南内陆贸易的交通线,英国陆军上校柏朗带领一支200多人的武装探路队,拟由缅甸北上入滇。英印当局据此向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以“游历”为名,代他们向总理衙门办理护照;二是派一名通晓汉语、熟悉中国情况的的翻译带路。总理衙门批准了英方的要求,威妥玛将翻译带队任务交给了他的下属马嘉理,时年28岁。马嘉理“由京到滇”,受到云南巡抚岑毓英的优加款待,“派委文武员弁护送出境,并饬沿途州县妥为照料”。】 (上述文字是史实,马嘉理此行是经过中国政府批准的。他在云南出境前受到了当地清政府官员的优待。有一种说法是28岁的马嘉理在清政府官员面前狂妄自大,出言不逊,得罪了当地官员,才惹下了杀身之祸。他离境后,当地官员一级一级地密令报复,马嘉理在回程途中痛遭杀手,被砍了脑袋。换个角度来说,这就是精心策划的一场“中国军民反侵略战斗”。) 马嘉理被护送出境后与柏朗在缅甸会合,后来再次入境,但他没有通知当地官员请求护送,而是仗着自己人多枪好“冒昧前来”。他率领四个中国随员作为探路队的先锋,“行至户宋河, 遇着野人拦路, 问伊要过山礼。马洋官不肯, 野人就将马洋官杀毙,行李、马匹抢去”。 上述文字中引号里的内容是后来清政府在英国人见证下的马嘉理案调查结果。马嘉理死后,清政府将当地相关官员革职,并将边防部队指挥官下狱,又处死了好些个野人。所谓野人就是当地少数民族,“过山礼”就是“买路钱”。据说马嘉理遇野人拦截后举枪便射,当场打死一人打伤数人。 这就是马嘉理事件比较完整的概括性叙述。威妥玛认为马嘉理之死的幕后黑手是清政府,清政府则把责任全部推到了”拦路抢截“的当地少数民族身上。当地官员在被调查时从上到下在口供中彻底否认自己与马嘉理遇害有关联。 被我们的历史书描述为一次从上而下“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壮举,在历史档案里却完全变成了一起偶发的少数民族土匪抢劫案。 是真是假,真分不清楚。 历史还真的是任人打扮。 马嘉理死了,一场外交风波却是越闹越大,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充分发挥了英帝国大使的地位,对清政府狮子大开口。结过英国人赫德在中间调解,双方在马嘉理死后近一年半后在烟台签订了《烟台条约》。 威妥玛,当时的英国驻华大使,看外形就很硬派冷酷 赫德,当了清政府50年的海关总署署长。为中国的海关事业操碎了心,连头发都担心没了。他是清政府的正一品官员,相当于副国级吧。 赫德曾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达50年之久(1861年-1911年),在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他主持的海关还创建了中国的现代邮政系统。使中国海关成为贪污腐败盛行的清政府中唯一的一抹亮色。死后被清政府追授为”太子太保“。 想想,腐烂的清政府当初连自己的海关都管理不好,更何况进行有效的国家治理。赫德在处理中国与英国关系时奉行的是双赢政策,努力推动那些对两国都有好处的事。他在上任的日记中写道:“我必须时刻牢记,海关是中国衙门,而非外国机关。既然如此,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围绕中国的利益开展工作,避免得罪中国,或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这简直就是英国白求恩啊。 清政府也待他不薄,他开始官为正三品,工资每月800两白银。后来升至了正一品。 历史真TMD有意思。 《烟台条约》被称为不平等条约,这是肯定的,因为它的内容超越了马嘉理案本身应该讨论的范围。条约中与本文最有关的是第一个条款《昭雪滇案》里的第六条:俟此案结时,奉有中国朝廷惋惜滇案玺书,应即由钦派出使大臣克期起程,前往英国。 简单地说,就是要中国政府派出钦差大臣去英国道歉。 好吧,谢谢大家的耐心,我们的主人公终于要出场了。 顺便问一句: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那么多不平等条约,有几个人读过条约原文,其实很多史实就在条约里。只是我们历史课上学到的基本上是对于条约的观点。 顺便再说一句:1928年7月7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发表废约宣言称:与各国间之条约已届期者,废除原约,另订新约;尚未期满者,通过”正式“手续解除原约,另订新约。 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抗战胜利前基本废除了。 二、钦差大臣是怎么变成驻华大使的?一个答案:面子! 根本《烟台条约》,该派谁去英国道歉呢? 郭嵩焘,近代史上第一个正式领衔出使西方的中国人,中国近代洋务思想家、中国职业外交家的先驱,现在闪亮登场。 但准确地说,是暗然登场,又暗然下场。 为什么是他?因为他是洋务运动先行者中的先行者。 看完了他的故事,我在表示对他敬佩之余忍不住感叹一句: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爱国贼们真TMD多。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 关于郭嵩焘的生平,百度上有非常详尽的介绍。我的感受是:一个从小接受中国最传统教育的人也是可以接受西方文明的,只要你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欢迎关注鹏媒体微信公众号:pengmedia) 郭嵩焘17岁考中秀才,后进入长沙的岳麓书院学习,深受”经世致用、坚忍不拔、不尚玄虚、摒弃浮词“的湘学传统影响,在这里结识了同学曾国藩,后来两家还结成了亲家。12年后,郭嵩焘经过5次会试才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那是1847年,中国已经经历了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中郭嵩涛亲眼见识了英国强大的军力,这使他成为被鸦片战争打醒的少数中国人。1856年末,由于学识出众,郭嵩焘到京城出任翰林院编修,并得到了咸丰皇帝对他的赏识,让他行走于南书房,南书房是皇上的咨询机构。 1859年2月,他上奏皇上要求培养专门的外交人才,尤其是外语人才。清朝晚期最早建立的三所外国语学校中,分别在北、上、广。他协办了上海广方言馆,主办了广州同文馆。 这必须要致敬啊,本人就是学外语出身,而且搞了许多年外事。 外事在清朝的时候叫”夷事”。挺有意思,如果现在把中国的各级外事部门改名为“夷事办公室 、夷事局、夷事处“,一定会被人骂死的。但郭嵩焘所处的时代,尽管中国在列强面前一败再败,但中央大国的心态不变啊。 郭嵩焘曾经感叹说:中国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与外国人划定章程,与他们平等相处,不应该怕他们。但如果不了解外国的情况,一味用蛮力,反而会使夷乱加剧。事实上,郭嵩焘不仅这么说,还这么做了。在他担任广东巡抚期间,他援引国际规章,要求英国人配合他抓海盗,英国人还真的听他的了。 而他比起其他洋务派更超前的是,他认为洋务派追求的只是西方先进的技术。他认为将西方强盛归结于先进军力力量是非常错误的,中国如果单纯学习西方兵学“末技”,是不能够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的。只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中国的工商业才是出路。 放在当时的环境中,郭嵩焘有这种开明的想法真是令我吃惊,要知道他并没有出过国,他只是在当时最开放的广东当过五年巡抚,见识高于同时代的人很正常,但能从制度性的根源上思考问题太难能可贵了。 开放、包容的心态很难得,实践起来就更难得了。 中国网络上有多少高喊民主的斗士,但他们对于不同的观点和人却是恨得咬牙切齿。 这样稀有有中国官员当然得了赫德的赞赏,所以在赫德的推荐下,清政府决定派郭嵩焘前往英国道歉。堂堂天朝,派大臣去英国道歉实在太没面子,在保全面子的驱使下,清王朝随后任命郭嵩焘为中国驻英国大使。郭嵩焘的英国之行不是去道歉,而是出使英国、递交国书的前提下去表达歉意,这样多多少少冲淡了专程道歉的感觉。 大清王朝的面子实在重要,比命还重要。 但也就是因为面子,中国终于派出了近代史上的第一位驻外大使,在走向国际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而郭嵩焘在”沦落“为卖国贼的道路上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三、抑郁而终的”卖国贼“ 在保守势力主导的清政府中,郭嵩焘实在是个异类。 在那个时代广大爱国者的眼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汉奸。他的汉奸帽子在他出国前就已经戴上了。 一是因为他在洋务派中也属于先行者,思想实在过于先进,实在太西化,让保守的爱国者们难以忍受。二是马嘉理案调查后,他曾经上书要求严办云南巡抚。爱国者们因此大骂他为汉奸、贰臣。 更有意思的是他在被任命为出使英国的首任大使之后。在这之前,郭嵩焘已经坐了几年冷板凳了,他在官场上太不善于苟且。只因洋务运动正火热,让他得以再次出山。没想到他出使英国的消息一经传出,家乡人民就不干了。他们把郭嵩焘的“出使番邦”看作是湖南人奇耻大辱。当时湖南正要举行乡试,考生们居然集体商议要去捣毁郭嵩焘的住宅(从这一情节我居然读出了五四运动的味道,呵)。 当时就在长沙城内玉泉山上,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唉,中国就是盛产爱国的口炮党,自己干不了实事,却能口水杀人,这和现在的网络一样一样的。 郭嵩焘因此差点就放弃了。 这时慈嬉太后把他召入宫内,语重心长地亲自安抚他、鼓励他。慈嬉老太太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此时万不可辞,国家艰难,须是一力任之。我原知汝平昔公忠体国,此事实亦无人任得。汝须为国家任此艰苦。“ 啥意思?慈嬉就是国家正值危难之际,这活别人还真干不了,你就得为国担当。 在慈嬉的鼓励下,郭嵩焘坚定了信心。率团出使英国了。 出去就出事了。 第一桩事,他写了本游记。 和我老人家一样爱写游记啊。写游记就写吧,还发回国内出版了。游记内充满了卖国主义思想啊。他出使的时候正是大英帝国辉煌之时,如果放在现在,他老人家会不会也写一篇《日落英伦》呢? 行前,清政府指示“出使各国大臣应随时(向政府)咨送日记等件”,“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该使臣皆当详细记载,随事咨报,……自当用心竭力,以期有益于国”的要求所记。 ” 看来当初清政府起初还是挺开明的,愿意接受外界信息。 1876年冬,郭嵩焘率副使刘锡鸿等随员30余人坐船启程赴英,一路上走了50多天,途经许多港口。他把这50天的日记整理成书,题为《使西纪程》。全书共16章,主要是“事实+观点”的叙述法。在看到一些港口每天上百艘轮船进进出出却次序井然这一事实时,他点评道:“条理之繁密乃至如此”。他笔下的伦敦是这样的:“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气成烟雾……宫室之美,无以复加。” 在日记中他把途经十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都作了描述,还讲到了土耳其设立议会和制宪改革,苏伊士运河巨大的挖河机器,“重商”对西方富强的作用等等。他努力让国人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而且在文中特别说明:西洋也有两千年的文明。 此书在国内一经出版,引起轩然大波,居然承认夷人也有文明。朝中大臣认定他有“二心”。有人痛斥他对外国极意夸饰,没心没肺,中了洋毒已经无药可救。有人对他提出弹劾,要求将他撤职调回。清政府最高领导人在舆论面前也动摇了。但因为找不到替代人选,清廷没有将郭大使召回,而是下令将此书毁版,禁其流传。并让郭的副手刘锡鸿对其进行监视。 从此,第一任中国大使只是在英国受到英国人的欢迎,而在中国变成了过街老鼠。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从清朝延用至今 郭嵩焘到任后,向英国国王递交中国国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国书。接受国书的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 郭嵩焘出使英国三年,思想越来越开放。没事的时候他就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还去英国议会列席旁听。他说:西洋的国政一概公开,而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余年的国政,却正好与此相反。英国议会和政府两者互相牵制是英国立国千余年不败的原因。 他还访问了学校、博物馆、图书馆、报社等,结识了众多专家学者,并以六十高龄潜心学习外语。他居然还将考察心得不断寄回国内,提出很多建议。 唉,这思想是越来越反动了。 与此同时,郭嵩焘与他的副使刘锡鸿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相互告状。看来中国外交官相互告状是有传统的。 赫德曾写信给国内称刘锡鸿是“饭桶,不应衔他命出洋”。刘锡鸿指责郭嵩焘有“三大罪”: 一、“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 什么意思?就是郭大使在参观英国炮台时因为寒冷披了一下洋人的大衣。 二、“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 什么意思?就是巴西国王来英国访问时,郭大使出席了欢迎仪式。他居然站起来向巴西国王表示了欢迎,大损天朝形象。 三、“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 什么意思?在白金汉宫听音乐会的时候居然拿了节目单看,完全是模仿洋人装逼啊。 好玩吧,现在看起来这些指责多么搞笑。但在那个时代,清政府的选择是把两个人同时调回国内。 受到英国欢迎的中国大使暗然回国。 1878月8月,清廷下令将二人召回,并要治郭嵩焘的罪,后因李鸿章等人反对而不了了之。 1879年5月,郭嵩焘乘船抵达长沙,他的船被当地人拒绝靠岸。满城张贴指责他“勾通洋人”的标语,郭嵩焘在一片骂声中退出了政治舞台。 1891年7月18日,郭嵩焘在孤寂中病逝。李鸿章上奏希望能够按惯例为郭嵩焘立传赐谥,但圣旨说:“郭嵩焘出使西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所请着不准行。”直到他死后9年,在义和团运动高潮之际,还有京官上奏请戮郭嵩焘之尸以谢天下。 不知是否预感到了有这么一天,郭嵩焘在临终前不久写的一首《戏书小像》诗中写下了本文开头的那句诗: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欢迎关注鹏媒体微信公众号:pengmedia) 百代千龄,自己才能被后人认识,郭嵩焘内心是多么的悲凉。 百年之后,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放的中国与世界近乎同步了。但那个年代的爱国者们依然在当下中国社会中依然广泛存在。爱国与卖国之争依然不绝于耳。 呜呼,爱国者常常误国,所谓的卖国者却被历史证明才是真正的爱国。 中国历史就是这样的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