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悲剧,掩盖人祸的企图不可饶恕丨凤凰评论摘要:大灾过后,官方声音总是强调救灾为先、稳定为先,这当然都没错,但真正的稳定是要让民众的生活和情绪先稳定,而不能舍本逐末地强行实现舆论水面的稳定。 文丨敬一山 连日北方暴雨,让多地遭遇洪灾。据《石家庄日报》报道,7月19日深夜,井陉县多个乡镇出现险情,数万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但险情有多么严峻,直到22日才让人切实感受到。河北省民政厅消息,截至22日14时,河北已因灾死亡36人、失踪77人。 比数据更引人关注的,是朋友圈流传的一些图片和短视频。一些尚未被确证的伤亡现场图片,展示的景象之惨烈,让人不忍直视。突降暴雨是天灾,但如果防洪部署、人员转移及时,巨大的人员伤亡是不是可以避免呢?没有比人的悲剧更刺痛人心、更刺激人关注的。而在自媒体时代,大范围的悲剧一旦发生,就不可能完全被遮掩回避,及时面对,传达权威调查后的真相,才有可能缓解质疑和恐惧。 在流传的视频中,其中一段是“邢台开发区管委会书记下跪”,已被媒体求证属实。视频中三女一男跪在马路泣不成声,有人质问,你知不知道我们村死多少人,对面一名男子——邢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王清飞——跪地不停的点头安抚。关于下跪的原因,王本人说是“安抚群众争取理解”,但死者家属感觉是领导有愧于百姓。 对于下跪不同理解的背后,可能关系重大,事关天灾人祸的认定。这个视频还有网上流传的一些信息,核心指向两个问题:其一村民怀疑村庄被淹是因为上游水库泄洪,而地方政府事先没有及时通知村民,最终导致人员伤亡惨重;其二村庄受灾之后,村民迟迟没有看到救援,怀疑人员伤亡的消息被掩盖,所以堵路要求和政府对话,但遭遇大量警力阻拦。 这些怀疑都还有待权威调查,但村民集体堵路不会无缘无故。大灾过后,官方声音总是强调救灾为先、稳定为先,这当然都没错,但真正的稳定是要让民众的生活和情绪先稳定,而不能舍本逐末地强行实现舆论水面的稳定。邢台这里的农村受灾如此严重,20日凌晨村庄突然被淹,22日村民堵路之后伤亡情况才逐渐被外界知晓,这个时间差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有学者研究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发现底层民众要以抗议的方式表达诉求,所遵循的第一个原则是“生存原则”,即通常只有被逼到自己觉得过不下去,才会选择激烈对抗的方式;而在表达诉求时也是安全为先,尽量是选择合法渠道解决,解决不了才会用更激烈的对抗方式。 沿用这个视角,就容易理解大灾之后容易发生不稳定局面。村民已经到了过不下去的程度,如果诉求还没有被注意、还得不到安抚,抗议就是不可避免。邢台官员的下跪,是他用个体的方式在安抚,但代表官方的更重要的沟通说服,是要给这些无辜的村民一个说法:洪灾为什么来得如此惨烈,有没有人祸的因素,又该怎么善后? 权威信息的不及时、不准确,向来是大灾过后最需要警惕的“次生灾害”,在自媒体时代更是如此。邢台受灾的各种悲惨消息,在很多自媒体平台传得沸沸扬扬,但当地官方媒体所见更多的,还是各种正能量救援的画面。最惨烈、最需要关注的,在舆论层面得不到呈现,对那里的受灾民众本身就是一种伤害。因为现实中,官媒视线所及,往往还意味着或者影响着救灾资源的分配。 天灾无情,公众都能理解,但人祸,尤其是掩盖人祸的企图不可饶恕。正视现实、正视舆论空间的那些追问,尽快给出权威准确的回应,这是当地政府最需要做的。 本月初李克强总理在南方部署防汛工作时强调,“因工作不到位、组织不得力造成堤防缺口、水库垮坝和重大人员伤亡的,要依法严肃问责。”鉴于邢台当地的伤亡、灾情以沸腾的民怨,加大救灾善后支援的同时,上级政府也有必要及时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