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奶不如矿泉水贵!中国原奶产业再陷危局 “现在交奶就是赔钱,”李正有些无奈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目前收奶的保底价格只有2.9元~3元/公斤,而成本少说也要3.4元/公斤。” 从2009年开始,中国奶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奶业周期之中,与以往“奶荒—加大养殖—奶剩—倒奶杀”的短周期不同,在进口大包粉冲击之下,国内奶价快速下跌,亏损也从势单力薄的养殖户,进而蔓延到大型规模化牧场,有乳业专家认为,这实际上已转化为一场国内的原奶危机。 在今年第七届中国奶业大会上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表示,目前国内奶业发展是三鹿奶粉事件以来最困难的一个阶段,3月份时奶牛养殖亏损面已经达到51%,并扩大蔓延。 迷茫的奶农 李正是华中地区一家中小型牧场的老板。 2005年,李正看好奶牛养殖,购买了第一批小牛。养殖周期正好让他躲过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而这也是让他感到好运的事情。 好运还在继续,2009年奶价开始回升,李正和伊利以3.8元/公斤签订了供奶合同,从2011年开始,奶的产量始终供不应求,奶价不断上涨,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印象中最高价格是2013年,停止进口新西兰奶粉的时候,对于我这样的不算大的牧场,奶价居然都能拿到6元/公斤。”在李正看来,这个价格已是不可想象,于是他将牧场牛群数量扩张到800头。 2013年奶荒严重,各大乳企四处抢奶,武汉光明的业务员甚至托了熟人来游说李正。恰好伊利合同到期,李正半推半就地答应了朋友,然而他并没有想到,奶价的转折点已悄悄逼近。 2014年初,李正向光明交奶还能拿到5.3元/公斤的高价,但很快奶价就一落千丈,最低的时候只有2.6元/公斤。李正一边减少奶牛数量,一边负债经营。就这样,在2015年武汉光明突然撤销了合同,不再向李正收奶。 说起那几个月,李正有些不满:“合同还没到期,就说不收了。”不得已,那几个月的奶只能拿去喷粉。奶荒的时候,国产奶粉价格4.9万到5万元一吨,喷粉厂争着收奶,而到了2015年,进口的奶粉才1.6万~1.7万一吨,鲜奶送过去喷粉厂也不肯收。由于缺少审查资质,这些奶粉并不能上市流通,最终都变成了牛饲料,这也让李正损失惨重。 经过一番折腾,李正终于在当地联系了一家奶企交奶,虽然要求高且价格不算理想,但交奶量可以保障,而这或许是因为当地原本七八家大小牧场只剩下李正和另外一家还在勉力支撑。 在李正看来,目前牧场成本很高,苜蓿要吃进口的,玉米要吃东北的,生怕奶里哪个指标不合格,就交不出去了。“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周边小厂纷纷关闭,奶只能卖给少数几家大厂。“中小牧场没有定价权,定价都是企业说了算,就算体细胞、微生物、蛋白都非常不错,也就3.2~3.4元/公斤。”李正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现在最关心的就是价格,如果低价再持续一年,我们这些中小牧场都会垮掉。” 谈到未来,李正有一点茫然,传统的想法来判断行情这一手段已经失效了,他准备继续减少牧场产奶牛的数量,也不知道该减多少。而如果奶价继续下跌,那就只能把牛卖掉,至少还能赚点钱。 感到迷茫的不止李正一个。 奶站位于山东潍坊寒亭县的李先生刚刚卖掉3头奶牛,奶站里还养着30多头,目前鲜奶收购价格是3元/公斤,而且要求非常严格,几乎是按照国标的上限在收奶。而旁边的牛场没有奶厂收,只能以2~2.4元/公斤的价格卖给贩子,实在卖不掉的就直接送给别人。李先生告诉记者:“商店里一瓶500ML的矿泉水还要卖个1.5元到2元,如今牛奶真的比矿泉水还便宜,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根据黑龙江省乳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思再今年7月公布的数据,这一轮起落让黑龙江养殖业很受伤。黑龙江省的平均收奶价格大幅回落,从2013年到2015年,奶价降了13%,全省奶农年减收28亿元。由中小养殖户组成的奶站数量从3062个减少为1040个,降幅达66%。 危机蔓延 随着奶价的持续下滑,这一轮危机已经蔓延到了大规模牧场。 今年上半年,国内原奶企业长城乳业(832680)暂停了奶粉加工业务,而其成为国内第一家公开停止奶粉加工业务的乳企。公司解释称:由于进口奶粉价格持续低于国产奶粉,乳品加工企业大量使用进口奶粉作为生产原料,导致国产奶粉价格低迷,因此暂停了奶粉加工业务,转而准备发展低温产品。这一决定,让长城乳业1-6月份收入下降了33.86%。 长城乳业副总裁李迎一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暂停也是没有办法,公司奶粉业务主要是代加工和自己喷粉,但现在进口奶粉价格太低,造成国产奶粉大量积压。 李迎一告诉记者,国产收奶就按3.2元/公斤计,一吨奶粉需要8.5吨的奶,折算下来成本就要27200元,加上加工费就超过3万元了,进口奶粉价格还不到2万,喷完了粉一样卖不出去。 长城乳业2015年年报显示,最大的客户是北京万得妙贸易有限公司(下称“万得妙”),2015年收入是1678万,但在今年这个客户没有出现。接近长城乳业人士告诉记者:“万得妙那些奶其实是拿来喷粉的,估计去年那批奶粉也卖不出好价格。” 万得妙是华夏畜牧的下属子公司,牧场位于河北省三河市,公司资料显示,目前牧场拥有约14000头奶牛,主要向国内多家知名乳企出售原奶,其旗下的万得妙巴氏奶在北京等地销售。记者曾与牧场和公司分别联系,但对方以负责人不在婉拒了采访。 目前日子最艰难的是上游养殖企业,为了减少损失,包括上述公司在内国内大型牧场的操作模式都是尽量限产,加大牛的淘汰速度,卖掉产能低的奶牛以减少存栏量,多喂一些小牛,再消耗一部分奶量,“不然奶粉那么便宜,生产出来也是赔钱。”李迎一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不断下滑的奶价也影响到原奶企业的业绩。从2015年开始,包括现代牧业(01117.HK)、原生态牧业(01431.HK)、西部牧业(300106.SZ)等多家原奶企业都出现了净利润快速下滑的情况,上半年也都发布预亏公告。其中原生态牧业和现代牧业都出现了原奶卖不掉转而喷粉储藏的局面。 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卖不掉的牛奶只能喷粉,目前公司已经加快奶牛淘汰,正常奶牛淘汰率是28%,而现在现代牧业达到了46%。 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近期国内规模化牧场的收奶价格不断下滑,已经跌至3.7~3.8元/公斤左右,这个价格已经接近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的盈亏线。 挡不住的进口大包粉 在此次原奶危机中,不少企业把危机的原因指向了廉价的进口大包粉对市场的无序冲击。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记者,目前行业矛盾正在凸显,一方面,进口大包奶粉价格持续低迷,并与国内呈倒挂趋势,对国内乳品加工和奶牛养殖业冲击明显;另一方面,由于进口原料质优价廉,企业大量使用替代国内生鲜乳,进一步加深了上下游产业矛盾。 大包粉是一种俗称,其实就是鲜奶直接喷粉制成的工业奶粉,主要供乳品企业进行再加工或生产使用。最近一次8月2日全球乳制品拍卖数据显示,全脂奶粉的价格为2265美元/吨,这个价格折算成原奶为2.2元/公斤,而同期国内农业部定点监测平均奶价为3.4元/公斤,倒挂依然严重,国产奶粉的成本都要比进口奶粉到岸价高出1万元/吨。 事实上,国内企业开始大量进口奶粉是从2009年开始,此后多年,国内企业开始尝试利用这条奶源平衡成本价格,国内奶价高,就使用进口奶粉代替,而当国内鲜奶价格便宜,就用国内鲜奶。 一位业内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据估算目前进口大包粉的70%用于乳品生产,30%用于非乳品食品企业。2014年国内大型牧场生鲜乳收奶价格达到5~6元/公斤的高位,而各乳企业绩依然高速增长,这与企业开始大量使用进口大包粉有直接关系。而这一转变也为后面的原奶危机埋下了祸根,此前国内原奶价格和国际上是间接联动,而随着进口的增长,奶价开始变成直接联动。 国家食药监总局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含婴儿进口奶粉的奶粉进口总量为14万吨,而到2013年和2014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97万吨和104万吨。 宋亮认为,大量进口奶粉也已经影响到国内乳品企业的正常经营。国内大部分含乳饮料、酸奶制品、烘焙食品、糖果等基本采用进口奶粉作为原料。由于更多的企业转向海外采购原料,这也导致国产奶粉减少生产,国产鲜奶大部分都压给以常温奶、酸奶为主的乳企。政府积极倡导和出于保护奶源目的,国内乳企一方面积极收奶变成产品,推向市场进行促销;一方面喷粉入库。收奶喷粉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而市场促销又减少企业正常盈利能力,这也削弱了下游企业对上游的保护作用。 消费下滑 虽然业内普遍将原因归结为廉价进口大包粉的冲击,但记者调查时发现,近两年大包粉进口反而在减少。 2014年全年我国奶粉进口量在104万吨,而2015年则下降到55万吨,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1~6月,我国进口奶粉40.8万吨,全年预计70万吨。但如果折算成原奶,近两年进口大包粉的数量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在2015年开始,进口的大包粉中,有一部分实际上是国内企业海外设厂投产后,回流国内的产能,实际上这两年进口的大包粉真实数量还要更少。 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大包粉进口冲击很大,但矛盾并非完全在大包粉上,过剩更多的还是消费需求减少所导致。而这一说法也和宋亮的看法一致,他认为,目前国内消费力不足,传导至上游,才是加剧原奶危机的主要因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国液态奶销售总量2738.9万吨,比上年增长了3.6%。但与“十二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5.1%,“十一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11.1%相比,增幅明显偏低。而国内各企业的增速,也在2015年明显放缓。 从2014年开始,国内各乳企纷纷加快产品升级,包括伊利、蒙牛、光明等企业都加大了在高端产品的布局和营销力度。蒙牛乳业2015年年报中表示,中国乳品消费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但高端常温奶、酸奶等整体高于行业水平,而进口乳品的增加也刺激了国内各大乳企产品结构调整升级的速度。 王丁棉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为了配合国内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确保企业收入和利润,国内乳企加码高价高端产品,而原本消耗大量原奶的大众产品总量被缩减,这也导致了原奶需求的减少。部分乳企为了体现产品高端,将生产基地转向国外,实际上也减少了国内原奶的使用。 年报显示,2015年蒙牛乳业收入490亿元,较上年减少2%,毛利154亿元,减少0.4%,相比2014年15.4%和44.1%的高速增长明显放缓,但高端产品特仑苏、纯甄等销售表现良好。另一乳企巨头伊利股份(600887.SH)公告中显示,其“金典”、“安慕希”等高端产品的收入占比,较上年提升近5%。 原生态牧业旗下某万头牧场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从2014年开始,蒙牛等大客户不断减少合约中的收奶总量,陆陆续续累计超过10%,但具体原因并未透露。 突围之路 根据专业乳业网站荷斯坦公布的数据,近年来,国内的生鲜乳收购价格与国外价格走势已非常接近。而在此轮经济周期中,国外的奶价远低于中国,在价格上形成了绝对优势。 王丁棉告诉记者,根据对国内两大乳企收奶价格调查,在3.8~4元/公斤,远高于全球平均价格2.69元/公斤。尤其是2010年之后,国内学习欧美建立万头牧场,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推高了我国的养殖成本。这些超大型规模化牧场已经逼近了畜牧业的规模极限,由于投资过大,环保成本和运营成本很高,导致了规模不经济,反而成为引发原奶危机的一个因素。 据业内估算,成熟的大型牧场的生产成本是3.5元/公斤,而当前规模牧场3.8元/公斤的平均收购价格,已经对于近年来新建的大牧场形成压力。有消息称,国内已有多家大型牧场正在寻找接盘者,即使它们是在2013年之后才新建的。 “如果说2014年主要是中小养殖户亏损退出,而2015年之后,就轮到大型规模化牧场面临困境。”根据宋亮提供的数字,2004到2016年,通过资本市场筹资,建设中大型规模、大型规模上的投资总额超过1400亿,他认为,国家应该出台一些保护政策,如果这样低价的情况再持续两年,大型牧场连续亏损,中国乳业的基础就会损失殆尽。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国内奶牛养殖的最大问题就是奶价不具国际竞争力,国内部分企业选择在国外收购牧场或控制奶源,国内落后的畜牧业是否还有必要保护。宋亮表示,国际化一定是以本国产品的安全为基础,否则未来就存在受制于人的风险。“如果我们的奶牛养殖企业倒下了,一旦外资掌控了我国的原奶命脉,之后一定会把产品用最高利润卖到中国。而对于‘出海’的乳品企业而言,国内供应安全,才能保证其海外扩张的安全性,这是制衡战略。” 国家奶牛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旦上游的养殖业大面积破产,奶牛数量锐减,再恢复就非常困难,中国的奶源不能完全依靠国外,否则中国乳业安全和稳定就会受到挑战。” “但从根本上而言,还是应该尽快改变我国奶牛养殖模式。”宋亮告诉记者,此前国家补贴多数补给了超大型规模养殖;而在中小养殖户规模化上,虽然建立了大量的养殖小区,但仅仅是将大量散户聚拢在一起饲养,并未体现适度规模化的优势。因此他建议,目前国内的奶牛养殖模式需要调整,应借着此次危机进行模式重建,采取适度规模化与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万头牧场被王丁棉戏称为“资本家牧场”,并不符合中国畜牧业的实际情况,他认为最终适合国内的养殖数量应该在300头、500头、2000头几个级别,并由养殖户管理。 宋亮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养殖模式改变的同时,产业利益分配体制也应该改变。畜牧业是粮食消耗大户,从欧美新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来看,都是以乳业繁荣为前提的,因此畜牧业也被认为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将农牧结合才能创造出产业链规模化优势,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建设,帮助农民建立起有生产积极性的产业利益分配机制,才能促进产业发展。 针对目前面临的危机,王丁棉建议,在现阶段,国家应进行政策引导,以拉动国内鲜奶生产和消费。比如采取税收补贴的方式,对使用还原乳的企业实施更高的赋税,用多出来的税收补贴使用国产奶源的企业,促使更多企业使用国产原奶作为原料生产产品。采取鲜奶备案制度,企业要定期向管理机构备案鲜奶和复原乳的使用数据,并且公示,如果企业大量使用复原乳作为原料,在消费时也会被辨别得更清楚。而针对目前消费疲软等问题,国家应加大乳制品消费的宣传,推动可以消耗大量本地原奶的巴氏奶的消费。 “如果可以妥善应对,目前的原奶危机也许是未来中国乳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宋亮告诉记者,中国乳业消费还远没有达到天花板,中国的人均消费量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尤其在农村和三四线市场。据他预测,未来我国的乳制品消费折算成原奶应该在6500万~7000万吨,而目前这一数字为4200万吨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