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艺术硕士剧团:作一首名叫《特洛马克》的诗◈ ◈ ◈ “一所好的大学,一定要有戏剧和摇滚” ——吕效平 2016年10月15日晚,将有两部戏剧在南京和西安两个城市同时上演,一部是由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毕业生,青年剧作家朱宜所作《特洛马克》;一部是由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博士,青年剧作家温方伊所作《蒋公的面子》,而这两部剧作,都出自于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
自2007年始,回首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在静静流淌的岁月里走过的近十个年头,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来到南大,在这里成长,在舞台上下挥洒青春。留下的不止是剧场里一个个鲜活的角色生命,还有一次次于南大校园里与艺术的相逢。 不妨一起走进南大艺术硕士剧团,走进南大戏剧,一起听听时光沉淀下来的南大戏剧的故事与生命可好? 01 2010年 《海鸥》 俄国剧作家契诃夫 如果当时你身在南大,一定会记得《海鸥》连演十场,场场爆满之景。演出时恰逢“诞辰150周年·契诃夫研讨会”在南大召开,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南大艺术硕士剧团排演的的《海鸥》一致好评。
02 2011年 《二零一一年九月》 原创大型多场景实验戏剧 这部以空间为分隔的实验作品,是国内戏剧界的首次尝试。而这一次当代艺术与戏剧相结合的演出实验,在南大大活的剧场里、阁楼上、走廊中……角角落落可用的空间里,同时进行由舞蹈、戏曲、音乐、绘画、投影、肢体等元素组成的数十个项目的演出,引起了经久不息的关注和讨论。 03 2011年 《我是月亮》 多媒体戏剧 这部由青年导演刘阳执导的多媒体戏剧,是《特洛马克》编剧朱宜的另一部作品,上演于当年刚刚落成的黑匣子剧场,以丰富的社会解读、超现实的舞美呈现让南大戏剧更加引人注目。在南京大学演出十场之后,于次年获邀赴英国爱丁堡参加世界三大戏剧节之一的爱丁堡艺术节,广受赞誉,同年被邀请参加第一届中国“爱丁堡前沿剧展”。 04 2012年 《这个孩子》 法国著名当代社会问题剧 这部法国著名作品,由法国著名导演让-克里斯托弗•布隆岱尔受邀指导,并以其深刻的内涵,与前卫独特的表现方式,获邀成为首届江苏文化艺术节特约中外舞台艺术展演剧目,于南大仙林校区演出十场,并赴北京演出。 《这个孩子》海报 05 2012年 《蒋公的面子》 原创剧目 2012年是南大戏剧时和年丰的一年。由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学生温方伊编剧、吕效平教授执导的原创剧目《蒋公的面子》,在南京大学鼓楼礼堂进行了第一轮第二轮的演出。二轮演出过后,应观众要求,连续进行了六轮加演。随后,《蒋公的面子》自2013年开始进行社会公演至今,已经演出逾250场,成为近年来中国原创戏剧领域最成功的话剧之一。该剧于2015年5月进行改版,邀请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周慧玲为改版导演,同时邀请台北创作社剧团对其进行了全面升级。至今演出邀约不断,已经成为南京大学、南京市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蒋公的面子》之后,艺术硕士剧团并没有停止不前,仍然以蓬勃的姿态不断创作,为南京大学带来更多的艺术作品。 06 2013年 《心之罪》 美国历史名剧 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邀请美国著名戏剧导演、乔治梅森大学戏剧系主任Ken Elston执导本部美国名剧,于南京市内演出数十场,不仅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欢,更取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 导演Ken在指导演员的表演 07 2014年 《<人民公敌>事件》 原创剧目 曾于2005年在南京大学首演的《<人民公敌>事件》,次年5月于南京大学礼堂再次演出,成为当年在校南大人永久的记忆。同年8月,该剧赴京参加第六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被观众认为“是90年以后在北京演出的最好的话剧之一”。2014年由德国导演歌德思和吕效平联合执导的新版《<人民公敌>事件》应邀参加第五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赴京演出,并于之后在南京大学和南京市演出十余场,好评如潮。 《<人民公敌事件》演出照 08 2015年 《玛丽·沃伊采克》 改编德国著名剧作家毕希纳剧本 为了让自己走在路上,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从未停止过向远方的脚步。2015年,剧团邀请德国导演歌德思执导了改编自德国著名剧作家毕希纳剧本《沃伊采克》的剧目《玛丽·沃伊采克》,导演在演出中引入舞蹈剧场概念,创造了全新的演出模式,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丰富的表演内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玛丽·沃伊采克》剧照 ◈ ◈ ◈ 在持续不断地创作中不断前行的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追根溯源可寻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戏剧家陈白尘先生担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和戏研所所长,在他的倡导下,南大学子继承田汉“南国剧社”的艺术精神,先后演出过《夜店》(高尔基原作)、《升官图》(陈白尘)、《小鸦林》([苏俄]万比洛夫)、《第十二夜》(莎士比亚)等戏剧名作和原创或改编的剧作《选择》、《歌声遥远》、《罗密欧,还是奥赛罗》、《<人民公敌>事件》等。 就是在这样有着浓厚文学气息与戏剧情怀的肥沃土壤里,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一点点成长了起来,至今日益蓬勃,影响愈深愈远。 就是这样的一个剧团,虽然它的成员不断变化,但是那些在读或是已经毕业的青年人们,将自我献身于剧场,折叠进光影的浮动,徜徉在话音的起伏,永远保持着旺盛的年轻与探索世界的好奇,如此才有了南大艺术硕士剧团从未间断的发展,使南京大学日益成为南京市戏剧文化高地。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教授与《海鸥》剧组合影留念 2016年,南京大学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实施意见》文件精神,重点建设南京大学双创示范基地,在这个大形势下,在《南京大学双创示范基地方案》中,依托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与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的戏剧产研中心应运而生,作为“文化产业创意平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南京大学艺术硕士仍将一直保持着艺术创新的活力,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向社会输送文化产业精英。 而文初提到的《特洛马克》,便是双创项目方案中南大艺术硕士剧团的首推大戏。 09 十年一刻 关于《特洛马克》 编剧朱宜 《特洛马克》的剧作者朱宜无疑是当代青年剧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自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后,朱宜在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编剧系取得硕士学位,曾获2015年全球泛华青年剧本创作竞赛首奖,上海壹戏剧大赏2015年度菁英编剧等国际奖项,曾任纽约ENSEMBLE STUDIO THEATR驻场编剧,入选英国皇家宫廷剧院编剧工作坊、挪威易卜生国际编剧工作坊。其代表作品《长生》、《异乡记》、《我是月亮》等被国内外数个剧团不断排演,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过出。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长生》剧照 《特洛马克》是朱宜2014年写就的新作品,被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吕效平视为朱宜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作品。 该剧取材于古希腊文学著作《荷马史诗》,主人公特洛马克是《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儿子。奥德修斯出征特洛伊,家中剩下刚出生的儿子特洛马克和独守空房的妻子佩内洛普。奥德修斯一走就是二十年,家中挤满了向佩内洛普求婚的人,而特洛马克在成人的关口,突然决定离开“襁褓”,去寻找记忆中高筑的英雄父亲。他在一路上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历经迷惘、怀疑、痛苦,目睹衰老、霍乱、死亡,最终长成一张疲惫而沧桑的脸...... 《特洛马克》排练照 朱宜大胆地用年轻的视角探讨着成人世界,并难得地保持着冷静的思考与怀疑,用荒诞又极具象征性的寓言故事,把责任、婚姻、爱情、战争、殖民、命运等等的命题一一囊括,借用少年苦难的旅程,历练出一颗成年人的心。 诚如吕效平所言:“我喜欢这个戏,但没有一条理由能够说服我为什么喜欢”。这出戏没有主题,却处处能探讨出话题;它多义,不确定,仍旧能在多个片刻引发深省。生活的代价原本就是多义的,人世之难千般,从少年特洛马克跨出家门的那一刻便以赤裸裸姿态地展现在他面前,信仰势必得打破重铸,就像势必有些东西得死亡,有些东西会新生。 《特洛马克》进入灯光合成阶段 该剧导演歌德思导演是继《浮士德3》、《罪与罚/污染与净化》、《玛丽.沃伊采克》、《人民公敌事件》后与南京大学文学院的第四次合作。歌德思曾在国立柏林艺术大学研究表演和德国文学,也曾在柏林自由大学研究哲学和剧场科学,曾多次受邀在德国、西班牙、法国、比利时、加拿大、中国等国家担任剧场导演。歌德思善于导演超现实实验戏剧,受到欧洲现代舞剧的影响,擅长用舞蹈、形体去表现戏剧。 《特洛马克》排练照 《特洛马克》也是如此,它炙热又现代,与歌德思导演方式的前沿性碰撞出来的火花,必将在剧场里点染激情,在心灵上激起浪潮,带来一份别样的视听盛宴。 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在用心做戏的路上一直前行着,它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个人在精神领域的艺术探索,通过创作,在舞台上表现人性和人的悲剧性与喜剧性,让人们在公开的“观”与“演”的直接交流中,集中地体验生命、体验生存、超越环境、批判陈规。
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重磅新戏《特洛马克》即将于10月15日~10月18日在南京大学恩玲剧场举行系列公演。如果你愿意,不妨和特洛马克共同体会成人世界的心酸百态、一起踏上冒险之旅,也听听南大艺术硕士剧团的十年沉淀。 (欲知《特洛马克》更多演出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莎士比亚在他的名剧《麦克白》中 借麦克白之口说: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然而, 在南大艺术硕士剧团这些年不断前行的路上, 我们分明看到了他们 意义非凡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