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昆明市西山区永昌街道永顺里社区服务站 图为正在打捞水草和漂浮物的“巾帼打捞队” 海外网昆明10月18日电 如果说四季如春的昆明是中国最宜居的城市,那么依山傍水的西山区就是昆明最宜居的城区。东濒滇池碧波荡漾,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2%,在这里,可观滇池日出,可攀千步崖蹬道。 由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中国一汽和如新集团赞助的“2016中国新发现”采访团来到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深入多视角体验西山区基层惠民试点、生态保护建设及文化魅力传承。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街道社区 不到昆明市西山区永昌街道永顺里社区看一看,很难想像如今如火如荼的“大数据”、“互联网+”概念能够与这个八十年代建设的老住宅小区挂上钩。 更难想像的是,在看似不起眼的社区服务中心大屏幕上,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到社区每条街道,键盘简单切换,便能清晰准确了解每家住户情况,鼠标随处一点,所在位置所发生的事件按时间排列,细致到“摊位占地”、“违规停车”等。 永昌街道永顺里社区书记者文英向海外网记者介绍,社区实体管理网与虚拟数据网相结合,整合资源从而提高效率,推出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24小时为居民提供“呼叫服务”。 据了解,在这个拥有2001个住户共4779人的社区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过30%。在8名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开展老人暖心服务、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平安家庭推广的同时,颇有特色的是平均年龄在60岁的社区志愿者发挥的积极作用。 72岁的程学义1998年从云南省火电公司退休,在居住了二十多年。作为396名社区服务管理网志愿者的一员,他口中的“家”不仅是十一口人的小家,更是永顺里社区几千人的大家。 程学义说:“我们老年志愿者每天定时会在社区里溜达,服务需要的独居老人、及时发现问题隐患、也使得社区的氛围更加亲切融洽。社区的事,就是我自己家里的事,当然要尽心尽力。” 吴琼芝一家搬来永顺里社区已经26年了,自社区管理与“互联网+”相结合,给她带来最直观的印象就是社区卫生和安全的改善提升。 “社区到处都干干净净,安装了免费的楼梯防盗门和监控后,小偷小摸的状况都不见了。” “巾帼打捞队”:20年如一日河道治理 西山区地处滇池盆地西北边沿,共有11条出入湖河道,21条支流沟渠。 1987年至1996年期间,滇池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面上长满了水葫芦,夹杂着漂浮物和疯长的蓝藻,水面就像一层绿色的油漆。 1998年的夏天,“巾帼打捞队”在队长李云丽的带领下成立,男人们需要外出打工养家糊口,保卫“母亲湖”滇池的任务就落在了平均年龄在50岁的她们身上,打捞队伍也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最多90名队员。 李云丽说:“滇池养活了我们祖祖辈辈,我们喝的是滇池水,吃的是滇池鱼,滇池污染了,我们就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别小看这些“巾帼英雄”,据李云丽介绍:“我们以前祖祖辈辈都是渔民,不会驶船、不认得船行方向可不行。” 据了解,李云丽的“巾帼打捞队”负责的水面及绿化带长度超过22公里,面积达到48.46万平方米。每天打捞的水草和漂浮物约500多公斤,20年共计超过3000多吨,被誉为云南省“红河卫士”。 图为正在刺绣的祖玉兰 图为祖氏滇绣艺术中心内收藏的几百幅滇绣画作品 “祖氏滇绣画”:文化传承和技术扶贫 一幢三层的小楼外种满了各色植被,在西山区温润的气候下生长茂盛,比室外绿植更灵动的是小楼内一幅幅祖玉兰针线下的“祖氏滇绣画”。 52岁的祖玉兰在外婆刺绣的影响下,1998年只身前往苏州,用了11年的时间习遍“四大绣法”,融入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的独特韵味,吸收了苏绣的细腻、湘绣的和谐、粤绣的饱满和蜀绣的多样,带着一身技艺扎根云南。 祖氏滇绣艺术中心内收藏了几百幅祖玉兰及绣娘的作品,既有价值380万的“仿百骏图”,又有迄今最繁杂技艺的“龙瓶双面异样异色绣”;即有摄影作品仿真绣出气势磅礴的山水,又有3D效果立体绣呈现的精致灵动的工笔花鸟。 然而,艺术中心并未对外开放,因为对于祖玉兰来说,研究和传承是更重要的事情。 在政府技术扶贫项目的支持下,祖玉兰的刺绣培训中心十多年来已经培训了上万学员,专职绣娘现有约1720个,绣娘完成的作品直接通过艺术中心出售,从教授技艺到销售渠道,祖玉兰和她的艺术中心彻底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口的生计问题。 她说:“对于贫困山区的人们,学习一项技艺可以使他们不再靠天吃饭。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就是因为刺绣的魅力。” 祖玉兰接下来要做的不仅是研究如何将祖氏滇绣做的更好,更是希望通过年轻人的力量将刺绣融入人们的生活。她笑着说学声乐的女儿和学设计的女婿都在研习滇绣,脸上满是自豪。(朱惠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