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朴槿惠,为什么和邪教头目“亲如姐妹”?文:小楼老师 | 壹心理专栏作家 学姐导读:22岁突然丧母的朴槿惠对创伤事件的应对方式以及丧失父母以后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得“崔”一家人乘虚而入。而这件事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警示作用呢? 01 近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女士发表了一次全国性讲演,就自己闺蜜崔顺实干政的事向全国人民道歉。这次道歉立即引爆全国舆论,韩国有4成民众要求朴槿惠下台。 (朴槿惠致歉) JTBC(中央东洋放送株式会社,一家韩国电视台)的一名记者从垃圾堆中翻出了被崔顺实丢弃的一台电脑,从电脑邮件中这名记者发现,朴瑾惠在2012年总统大选期间及执政后多次将讲演稿发送给崔顺实“审阅”,而这些稿件属于高度机密稿件,只有总统本人以及极少数政府高层官员可以接触到。 (记者发现崔顺实电脑) 崔顺实何许人也?其实崔顺实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韩国民众,根本没有资格查看这些文件。JTBC报道还认为,崔顺实不仅仅只是违法“审阅”了这些文件,她还利用和朴槿惠的亲密关系,长期贪污受贿,甚至以成立“非盈利基金”的名义大肆掠取钱财。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崔顺实还被爆料出是韩国某邪教“首领”。 (崔顺实) 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曾任韩国三任总统,于1979年遭遇刺杀身亡。18年后,其女朴槿惠回归政坛,并以其影响力成为韩国首位女总统,因其独特经历和人格魅力,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朴槿惠与父亲朴正熙) 这样一个家世背景显赫的女性,如何与“邪教”扯上关系的呢?一些蛛丝马迹指向朴槿惠与“邪教”关系起源于朴槿惠母亲去世以后。 02 朴槿惠出生于1952年,父亲朴正熙时任韩国陆军本部作战部次长,母亲陆英修是“沃川首富”陆钟宽的二女儿。 朴槿惠是朴正熙第一个孩子,他对这个女儿寄予了许多美好期望,用韩国国花木槿花给女儿命名,寓意美丽、长久,温和的芬芳施惠于人。 (朴槿惠一家人) 1963年,朴正熙当选韩国总统,9岁的朴槿惠也成了全国瞩目的“大令爱”(总统“第一女儿”)。 朴槿惠人生的艰难时期开始于母亲遇刺。 1974年8月15日,韩国光复29周年纪念日,朴正熙总统携夫人陆英修女士出席了庆祝大会。朴正熙开始致辞时,旅日韩侨文世光拔出手枪朝朴总统开枪射击,但是这颗子弹没有击中朴正熙,却击中了他妻子陆英修女士的头部,陆英修因抢救无效死亡。 (朴槿惠母亲遇刺现场) 那时朴槿惠正在法国留学,她当时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是当一个老师,但母亲遇刺事件彻底改变了她。 根据《金炯旭回忆录》的记载,就在这段时间崔顺实父亲崔太敏和朴槿惠产生了交际,崔太敏给朴瑾惠寄了一封慰问信,声称去世的第一夫人让他托话给朴瑾惠:妈妈不是离去,而是腾出路来开启你的时代。 在朴槿惠自己的自传中,对崔太敏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这个对她影响之大的人竟然没有一点记载真是非常奇怪。但是朴槿惠却在自传中写了母亲去世之后她回忆起自己做的两个梦,这两个梦似乎“预言”了她人生将有“严峻的考验”,朴槿惠也将其解释为自己“无法逃脱的命运”。 03 崔太敏又是什么人呢? (“教主”崔太敏) 引用韩国《中央日报》一篇文章“Pseudo-Christian shamanistic cult alleged to have influence over President Park(伪基督萨满教被指控影响朴槿惠总统)”的说法,崔太敏1912年出生于黄海道省,在日本殖民期间曾是一个警察,在韩国解放以后成为了一个佛教徒。 上世纪70年代他创立了自己的教派——永生教,据说这个教派融合了佛教、基督教和朝鲜本土天道教。后来他又得到了一个“牧师”称号,但这个“牧师”既未接受过专业牧师教育,也从未接受过洗礼。更离奇的是,他换过很多个名字,还结过六次婚。 据说崔太敏的“永生教”和别的“邪教”所做的活动差不多,大概就是解释命运、托梦、解梦甚至改运。 有传闻称,在母亲去世后,这个“永生教教主”崔太敏渐渐成为了朴槿惠的“精神导师”。 不知道朴槿惠将这两个梦与自己命运联系起来和崔太敏是否有一定关系,但在母亲去世5年里,朴槿惠确实开始努力“扮演”自己母亲的角色——穿母亲的衣服,戴她遗留的首饰,模仿她的言行,完成许多国务活动,从“大令爱”变成了“第一夫人”。 (朴槿惠讲演) 1975年崔太敏发起了“大韩的拯救任务”,这一年距朴槿惠母亲去世一年。1976年,朴槿惠成为了他设立的“大韩救国宣教团”的总裁。 (崔太敏和朴槿惠) 但不久之后崔太敏利用自己教派大肆敛财的事情被人报告给了当时的总统朴正熙,朴正熙质问过崔太敏贪污腐败的事件,但不知为何他躲过了犯罪指控。 (朴正熙、朴槿惠与崔太敏会面) 崔顺实是崔太敏第五个女儿,初见朴槿惠的时候她还是个大学生,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大约40年的友谊。朴槿惠声称和崔顺实相识于自己的困难时期,两人“亲如姐妹”。 (朴槿惠与崔顺实) 朴槿惠的悲剧人生并没在母亲去世后结束。5年之后,她再次遭遇父亲遇刺身亡的悲剧。父亲离世对她打击有多大?朴槿惠在自传中说,她身上突然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淤伤,医生都无法解释。但作为大姐,她还要安抚弟弟妹妹的情绪。 可是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父亲离世还让她见证了人世炎凉——她在自传《绝望锻炼了我》这本书中提到,父亲去世后,“最亲近父亲的人”都对他们变得冷漠,“身边的人一一背离”,她看到的是对父亲的诋毁、背叛、诽谤,曾经非常疼惜他们的人,在损益计算后都改变了态度。但由现在的一些线索看来,在众人背离朴槿惠姐弟3人的时期,崔一家人似乎还在支持着她。 (朴槿惠安葬父亲) 朴槿惠与崔太敏过密的关系曾引起过自己亲妹妹朴槿令的担忧,1986年,朴槿惠妹妹朴瑾令曾向青瓦台(韩国总统官邸)写信,称崔太敏滥用儿童福利基金权利,并说“崔是个骗子,应该被严惩”,并认为姐姐朴槿惠被他掌控。 这个信件以及两姐妹之间一些别的嫌隙,导致朴槿惠与自己亲妹妹恶交。 (朴槿惠与妹妹朴槿令) 崔太敏于1994年去世,传闻称他女儿崔顺实继承了他“教派”衣钵,成为实际教主,继续影响朴槿惠,于是便有了之后朴槿惠发言稿由她“审阅”的事件。 朴槿惠竞选总统时有一句名言,她说:“我没有家庭,没有丈夫,没有儿女,国民就是我的家人,让大家幸福是我参政的唯一目的。”然而现在看来这句话打脸了,因为她还有一个“闺蜜”,并且这个闺蜜及其家人利用她的权利贪污腐败,疯狂敛财。 04 到底是什么让崔太敏、崔顺实一家人取代了朴槿惠家人地位,对她产生如此巨大影响? 我个人认为,并非所谓“邪教精神操控”,而是22岁突然丧母的朴槿惠对创伤事件的应对方式以及丧失父母以后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得“崔”一家人乘虚而入。 许多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在创伤事件之后会试图从这些事件中寻找意义,作为一种应对方式。 创伤事件的发生不仅仅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还可能会瓦解一个人的信念——比如,我是一个好人,我从没做过坏事,为什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或者,我虔诚的信仰上帝,为什么上天这样惩罚我?等等。除了信念系统瓦解,一个人还会体验到巨大的不安全感——曾经自己可以控制的生活突然失控了,他会质疑自己是否还能重新获得生活的控制权。 (朴槿惠姐弟三人和母亲) 而寻找创伤事件的意义,可以使人重新获得“控制感”,也更容易走出创伤事件。在寻找创伤事件意义这一阶段,很多人会以宗教或哲学为支撑,再结合自己的经历去解读。在朴槿惠丧母经历创伤事件期间,“永生教教主”告诉她,你的母亲不是离去,而是腾出路来开启你的时代。这样的解释好像突然有了道理,朴槿惠又回忆起自己做的两个梦,“命运安排”显得顺理成章。 为创伤事件寻找意义其实是一个健康的过程,也能帮助人们快速回复过来,但不幸的是,朴槿惠没有遇到“对的人”。 (朴槿惠与父亲) 5年后父亲去世,经历此次创伤事件的朴槿惠除了失去父亲,还要面临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危机。 什么是社会支持系统呢?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网络,这个网络由家庭、朋友、邻居和社区成员共同组成,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心理、身体、经济帮助。 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预测他面对逆境和创伤事件的复原力。Fatih Ozbay在《社会支持和面对压力的复原力》这篇文章中说,社会支持能够提高一个人的复原力,保护一个人不至于发展出创伤性心理病态,减少创伤性应激障碍程度。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Shonkoff教授认为:“一个人面对逆境和不顺的复原力,由这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决定。当一个人拥有一段或几段有支持力、有回应的社会关系,再配合一定的处理困境的能力,他就能迅速从逆境中走出来,快速适应环境。” (朴槿惠一家人) 朴槿惠未婚,她当时的社会支持系统是自己的家庭成员,父亲、母亲以及年幼的弟妹,也许还有别的亲人和朋友,父亲的亲信等等。但是在这个系统中对她来说重要的两个人已经去世。而政治上的动荡,使得“最亲近父亲的人”都对他们变得冷漠,“身边的人一一背离”,曾经疼惜他们的人也改变了态度,朴槿惠兄弟姐妹3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几乎完全被破坏。 按朴槿惠的说法,她和崔顺实相识于困难时期并且保持了进40年的友谊,崔家人很可能在这些年取代了朴槿惠家人,成了她“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 (韩国民众讽刺朴槿惠和崔顺实的关系) 在朴槿惠人生两场巨大危机中,崔一家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此后朴槿惠与自己亲妹妹恶交,弟弟又多次传出吸毒丑闻,她自己家人似乎也无力给予她支持。所以即便崔太敏和崔顺实不是“精神操控”朴槿惠,朴槿惠也已经极度依赖他们了。 只是这个曾经给予朴槿惠巨大支持的“系统”,而今却将她置于危险境地。 (韩国人民集会示威) 朴槿惠自己或许知道如何审慎运用权力,她在自传中提到“若不是怀有笃定哲学信念及修养并受到上天的保佑,任何人都无法正确地运用那强大的权利。” 但她的闺蜜崔顺实却是一个短视、贪婪以及缺乏良好教养的人,当她拥有朴槿惠的权利庇荫时,并不懂得如何正确运用,只会为自己和家人大肆牟利,滥用权力, (朴槿惠道歉) 朴槿惠的事件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警示作用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人生中出现逆境或者创伤事件,在这些事件尚未出现时,不妨想一想: 你会用什么方式应对这些事件? 你会怎样解释生活中出现的逆境或者突如其来的灾害? 你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否良好? 在你面临诸如亲人离世这样突然打击的时候,谁能给到你支持? 好好维护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有这样的系统,准备构建吧。 |